原标题:【奋进新征程 创造新伟业 起步即冲刺 实干开新局】兰州工业学院——
聚焦“五个维度” 构建思政工作“同心圆”
韦尧兵
近年来,兰州工业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强化铸魂育人使命担当,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探索完善思政育人模式,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把握育人高度
统筹谋划一体推进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学校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工作要点与“十四五”发展规划。突出制度牵引,强化思政工作各环节的组织管理,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大思政”工作运行格局。
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发展。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摆在学校事业发展突出位置,成立由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的推进马院重点建设领导小组,先后制定实施《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实施办法》《思政课考核方法改革实施方案》等,不断完善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政策体系和组织体系。全面推进与兰州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院校的合作共建工作。
构建全环境育人体系。将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与建设区域内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紧密结合,在学科教学、校园文化、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安全稳定、队伍建设、评估督导等方面全面发力。坚持“五育”并举,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形成人人育人、事事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的生动局面。
拓宽育人广度
厚植情怀激励作为
抓好全覆盖理论学习。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好“开学第一课”、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师生政治理论学习等载体,着力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覆盖全体师生。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在党建引领、日常学习、课程教学、成果转化上持续用力。
凝聚全方位育人能量。用好用活我省红色资源,与八路军驻兰办事处纪念馆、兰州战役纪念馆、玉门铁人纪念馆、张一悟纪念馆等合作建立校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基地。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为载体,结合乡村振兴等方面录制思政短视频20余期,上好新时代的“大思政课”。大力实施红色文化铸魂育人工程,运用“学、读、看、唱、讲、做”六字创建模式,持续推动“红色基因传承行动”走深走心走实。
挖掘育人深度
教育教学提质创优
强化思政课核心课程建设。加强党委统一领导,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思政课程建设方案》,明确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实施步骤、工作要求,扎实推进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建立由党委书记直接联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机制,学校党委会定期专题研究思政课建设工作,学校领导通过定期听课、座谈交流、谈话谈心等方式,深入了解思政课建设和教学情况。
创新“三步走”教学模式。不断创新“问题切入+课题深入+专题进入”的教学模式,采用专题讨论、混合参与、实践体验等教学方法,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施思政课创优计划,积极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推进思政课的多形态、高质量建设。
推动“课程思政”改革创新。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各部门和教学单位积极响应,大力推动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学校通过健全组织架构、出台制度标准、强化体系建设、坚持示范引领,逐步形成“专业分类推进、教师结对共建、基层组织支撑、典型示范引领”的工作特色。通过锻造教师队伍“主力军”、聚力课程建设“主战场”、筑牢课堂教学“主渠道”,形成了一系列可推广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成功经验,涌现出了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和示范课程,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
聚焦育人效度
铸魂育人有为有位
建立健全思政课特聘教授、兼职教师制度,着力打造专职思政课教师、辅导员、老同志、先进模范等专兼结合的思政课师资队伍,支撑保障思政育人质量。开展“以老带新”集体备课、交流培训、观摩课堂等系列活动,强化对青年教师的梯队式培养,持续为思政课教育教学引入新鲜血液。选派思政课骨干教师到党政机关、基层单位、对口帮扶地区等挂职锻炼,完善思政课教师能力培训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
加强育人力度
宣讲体系多维立体
注重宣讲团队建设,广泛吸纳高层次人才、思政课教师、党政管理干部、优秀学生、杰出校友等参与,组建各类宣讲团,开展集体备课,精心打磨宣讲内容,对宣讲主题深度解析。师生宣讲团将党的创新理论等内容面对面、互动式地传播给广大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