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为平凉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质效的科技支撑

来源/ 来源:中国甘肃网-平凉日报 作者/ 时间/2023-03-04 09:42:45

党的二十大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全省未来发展的主要抓手是实施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四强”行动。在近日召开的全市强科技强工业行动推进会议暨招商引资大会上,市委书记王旭指出,强科技是实现经济提速进位的关键招,是推动赶超发展的必答题,并对深入实施强科技行动作了战略部署,为我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明了发力方向。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一系列重大决策,我市去年出台《平凉市强科技行动实施方案》,旨在以高水平科技供给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平凉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澎湃发力:科技创新赋能九大产业

按照“做优特色、做强存量、做大增量”的产业提质增效目标,聚集创新要素和创新手段,开展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水平,加快平凉红牛种质培育与相关技术研发,赋能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推进设施蔬菜产业提质增效,提高中医中药产业科技含量与产品开发,推动绿色建材产业链产品开发,加大智能制造产业技术供给,支持文旅康养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支撑生态环保产业转型发展,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战略产品,建设一批技术水平高、带动性强的技术创新平台和产业化科技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壮大实力:增强科技创新平台策源功能

结合全市创新要素布局,培育打造各类创新平台,构建独具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培育壮大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战略科技力量。坚持“政策支撑+服务体系”双轮驱动,转职能、补短板、增活力,营造更加优良、高效和宽松的创新生态,全面增强创新策源功能。

着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高水平建设平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平凉红牛主导产业创新区,建立国家级平凉红牛种质培育中心,组建平凉智能制造产学研联盟,积极创建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培育壮大科技创新型企业,建立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发展体系,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支持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支持企业和高校院所融合创新,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构建科学高效的科技计划管理机制,改革重大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坚持少而精、抓重点、求突破,强化重点科技任务与资源统筹配置。建立揭榜挂帅、定向组织和公开征集相互衔接、成熟稳定的市级科技计划体系。

下足功力:破解科技成果转化瓶颈问题

完善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聚集政策、成果、人才、服务、资金等各类创新要素,形成以技术需求为导向、市场化转化交易平台为载体、专业化服务机构为支撑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

深化科技成果评价改革,采取行业用户和社会评价、同行评议、委托第三方评价、市场检验等形式开展科技成果评价工作,实行“谁委托科研任务谁评价”“谁使用科研成果谁评价”制度。提升中介服务专业化水平,支持建设一批技术转移转化机构,建立多元化技术经纪(经理)人培育体系。落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激励政策,建立覆盖全市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持续接力:全市科技创新工作面貌日新

强科技行动实施以来,全市科技系统以寻找差距、破解问题、补齐短板为切入点,以助力九大产业链提质增效为着力点,大打科技工作“翻身仗”。全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由2020年底的27.47%提高到35.36%,提前3年完成了“十四五”规划预期目标指标。

2022年,全市科技系统狠抓顶层设计,使引领带动有方向;狠抓考核激励,使善闯善试有动力;狠抓管理改革,使项目建设有特色;狠抓园区建设,使乡村振兴有科技;狠抓深度融合,使成果转化有进步;狠抓充电蓄能,使创新推力有后劲。全市新增各类创新平台24家,现有各类创新平台133家,较2021年增长18%,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20家、市级108家。培育各类创新主体245家,较2021年增长33%,其中高新技术企业36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35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18家,市级创新主体56家。

2022年全市共登记省级科技成果32项,市级9项,登记技术合同460份,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金额达11.81亿,较2021年增长38%。

2022年共争取国省科技项目45个,获项目支持和奖励资金1809万元,较2021年增长578万,增长率为47%。省上下达我市强科技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4523万元,其中市本级1000万元。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全市科技系统将锚定“打造有为科技,推动有效创新”的目标定位,以强科技行动为战略抓手,以产业科技创新为主攻方向,不断强化“四个意识”,始终坚持“四化标准”(目标具体化、任务清单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优质化),重点聚焦“五大领域”(苹果和肉牛品种选育、脱毒种薯繁育、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型建材、装备制造),持续提升“五个能力”(科技工作影响力、组织力、执行力、落实力、转化力),确保实现“五个攀升”(科技创新指数、高新企业数、创新平台数、科技计划项目数、技术合同交易额),以实际行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平凉提供更有质效的科技支撑。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