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开卷公布最新数据,心理类图书热度上升,与此相应的是,倡导内心快乐,追求生活美学的一批图书也在书店悄然走红。读者们开始乐于学会在一片绿叶、一杯清茶、一件饰物中找寻美。
从博物中获取人生大自在
刚刚面世的《草木有本心:生活中的博物学》占据书店C位,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刘华杰从北大四院中的植物说起,通过植物命名、植物术语、植物属性、入侵植物及植物伦理等有趣专题,有意无意地传播了知识,更提示了一种生活方式:成年人可以像孩子一样,始终对周围的事物保持求知的兴趣,以乐观向上的态度过好每一天。观世界,成就世界观,建立自己有依据的世界观。他说:“‘浮生常博物,记得去看花’,普通人做不了科学,每个人却可以启动自己的‘博物人生’,不会失去什么,却能变得快乐、自在、乐观。”
刘华杰的专业是科学哲学和科学史,而近些年他一直在大力呼吁重启古老的博物学,并有《中国博物学评论》、《勐海植物记》、《崇礼博物散记》等作品问世。在他看来,博物学积累了人与自然长久互动的智慧,是久经考验的知行体系。“现在多数人的知识都来自书本、新闻和信息网络,是二手的;人们放弃了直接观察、了解大自然的权利,不但不能获得第一手知识,也随之对自然之物丧失了审美能力和审美兴趣。”刘华杰因此呼吁人们走进自然,从博物中获取人生的大自在。
从饮茶中体会古人的生活美学
《美从一杯茶开始》也是最近的热销图书。作家唐公子以散文的笔触书写了眼中、心中的茶美学生活:西双版纳普洱茶山、武夷山茶园、下梅古镇、天心永乐禅寺、苏州的人间花事、日本京都的花间小路、韩国首尔的曹溪寺、柏林的雨夜茶室、敦煌的石窟与壁画……书中还收录了88张精美的图片,从茶室、茶席、茶器等角度展现当代中国人美美与共的饮茶场景。
习茶十余年以来,喝茶、访茶、事茶几乎成为唐公子的生活日常,在他看来,茶既古老,又年轻,继唐代、宋代、明代之后,如今中国茶文化即将迎来新的高峰。他说,回看中国茶文化发展史,每一个阶段,都是文人在引领饮茶文化的发展,如唐代的白居易、宋代的苏东坡、明代的文徵明等。他们以自己的文字,将饮茶引入到一种中正、平和、雅致的境界,这也是属于中国古人的生活美学。“今天,我们希望同样能够用文字来接引、传承、表现这种生活美学。”唐公子说。
从展品中感受艺术的精美
过去很难想象,连《铭心——20世纪Vintage胸针艺术》这类相对小众的图书也摆在了书店的显眼位置,不时引起读者的关注。关于该书的出炉,上海书画出版社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出版社依托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优质的展览内容和专业的编写团队,与博物馆共同推出了如《交织的目光:西方绘画500年》《器服物佩好无疆:东西文明交汇的阿富汗国家宝藏》等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优质出版物,在业界打造了“展览-图书”联动效应叠加的典型案例。而《铭心——20世纪Vintage胸针艺术》一书是在此合作基础上的又一成功突破。
据介绍,本书同名展览于去年11月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启幕,迄今热潮不断。展出及收录书中的143组/938件藏品全部由古董胸针收藏家郑莺燕提供。图书不但呈现了展览近150组胸针的精美实物图像,还有与此相关的历史图像及文献资料。本报记者 路艳霞
(《北京晚报》 2023年03月07日 第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