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她们有个共同的名字 全国三八红旗手
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进一步引领和激励广大妇女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奋进新征程,豪情满怀、意气风发投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日前,全国妇联决定,授予钱素云等10人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授予蔡凤辉等298人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其中,甘肃张继、房睿、康丽、姜莉玲、岳彩霞、刘建玲6人上榜,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今天,让我们来一睹她们的风采。
张继
扎根陇原四十载
张继(中)
四十年来,她将教学科研与甘肃乃至西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联系,始终坚持产学研一体化道路。她就是全国三八红旗手,西北师范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甘肃省第一层次领军人才──张继。
1984年,张继从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后,留校从事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科研工作。“高校有一个很重要的职能,就是服务社会。怎样用我们的知识、技术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是我们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高校科研工作者必须要承担的责任。”张继说。
“黑板上种不出菜,黑板上也做不出产品”“与其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这是张继经常讲给学生的两句话。在张继看来,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还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堂讲解“色素”的课程,她要求学生调研100种食品添加色素,然后通过实验提取各种物质所含的色素,探索其性质、提取方法、实践应用,再和教材结合起来,了解其结构、性质等其他理论知识。在学生眼中,张老师似乎“永远不会疲惫,永远保持着‘战斗力’”。
扎根陇原四十载,张继始终致力于特色农业产业和陇药新药开发、先进功能材料创制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针对制约西北地区特色植物资源深度利用、农业产业开发不足及产业扶贫技术支撑薄弱的问题,她开展了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研究,攻克了多个技术瓶颈和关键问题。她先后承担各类科研项目90项,为300余家涉农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建立生产示范基地(线)100多个,解决就业2万多人次。她的研究成果获省级以上奖励10余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00多项(美国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300余篇,通过成果鉴定20多项,为西北地区特色资源的高值化利用、特色农业产业转型发展及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近日,张继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面对这份荣誉,张继说:“作为一名西部高校的教师,我将用一颗爱心去点燃学生的激情,将他们培养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会坚守这片热土,用一颗童心去发现去创造,用一颗真心去服务去贡献,和全省各条战线的科技同仁,特别是女性科技工作者、企业家一道,为甘肃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发挥我们应有的作用和应尽的职责。”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文艳 文/图
康丽
搭建警民“连心桥”
康丽(右)
康丽今年49岁,现任酒泉市公安局肃州分局东城关派出所副所长。多年来,她始终扎根基层,先后荣获个人三等功、全区优秀共产党员、全市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红旗手、最美酒泉人、全省优秀社区民警、全省先进工作者、甘肃省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等几十项荣誉。
肃州区汉唐街南社区有常住人口3200多户7300多人,外来务工人员1000多人,人员复杂且老年人居多。康丽创新服务方式,将自己的姓名、单位、职务、电话号码等印制在一张小小的“警民连心卡”上,通过这张小小的卡片,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2014年,70多岁的赵大爷,从推销员手里买了5000元的甲壳素保健品,只吃了3粒就卧床不起。老人通过“警民连心卡”拨通了康丽的电话。接到电话后,康丽第一时间将赵大爷送到医院治疗,并多方联系找到了推销员和经营公司负责人,将案件移交工商部门处理,为老人挽回了损失。从此,“警民连心卡”成了赵大爷出门必带的“法宝”,他逢人就夸:出门在外三件宝,钥匙、身份证、连心卡。
康丽也是一名社区民警。走上这个岗位伊始,她就开始一家一户挨个走访,练就了辖区情况“一口清”的本事。
曾经居住在南后街的邱大爷,与患有精神疾病的儿子相依为命。2012年,康丽来到邱大爷家中走访时,老人含泪说自己这些年为了给儿子治病花光了全部积蓄,担心儿子将来无人照料。看着老人无助的眼神,康丽说:“我会尽力帮你的!”从此,看望邱家父子俩成了她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为了履行自己的承诺,她多方奔走协调,社区、医院、司法局、民政局都留下了她的足迹。2015年,政府免费收治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政策一出,康丽几经周折,帮助老人将儿子送医治疗。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高慧霞 文/图
房睿
她为妇女解难题
房睿
“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在这个岗位一天,就要尽心尽力地为妇女儿童办实事、解难事,用心、用情服务广大妇女儿童。”房睿说。自2011年9月任职宁县妇联主席以来,房睿始终初心不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承诺。
“我们的‘陇原妹’家政培训、妇女创业就业、巾帼扶贫车间和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创建都分别在全国、全省现场会上做过交流发言。”房睿自豪地说。
妇女就业技能低、工作岗位少,房睿就发挥妇联组织的优势,举办“陇原妹”、巾帼家政等劳务品牌培训班和农村妇女实用技术、岗位技能提升等培训班,建立巾帼脱贫示范基地、陇原巧手示范基地、巾帼扶贫田间、基地等44个,带动3.3万人次就业。
妇女创业没资金,房睿就千方百计帮着筹钱。得知制作手工布鞋的郝淑芳有创业意愿却苦无资金时,她便积极为其协调办理妇女小额担保贷款5万元,后又多方争取帮扶资金30万元,助其建起2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带动800多名贫困妇女就业。数年来,在房睿的支持下,宁县妇联先后累计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5.06亿元,扶持带动1.4万名城乡妇女发展养殖、瓜菜、苹果、民俗文化等特色产业,助建“妇”字号创业示范基地90多个。
为维护广大妇女合法权益,房睿带领县妇联先后健全了信访、人民评审员、法律援助等制度,建立了妇女维权接待日制度,在18个乡镇13个社区257个村的妇女组织中建立维权、信访工作站和家庭暴力报警点,成立“守护幸福·和合之家”和“巾帼工作室”,同时在各乡镇成立反家暴庇护中心和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工作站,开通12338维权热线,协调公安、司法、民政、卫生等相关部门统一挂牌成立了反家庭暴力“五中心”,为受暴者提供报警、庇护、就医、伤情鉴定、法律援助、心理抚慰等“一站式”维权服务。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万盈 (受访者供图)
姜莉玲
一颗芳心许绿洲
姜莉玲
今年44岁的姜莉玲是民勤县退耕还林办公室主任、助理工程师。她24年如一日扎根沙海,用实际行动争做生态文明的守护者、践行者,用青春和汗水见证了荒凉大漠向绿水青山的转变。“身后就是家园,我们无路可退!”她说。
从甘肃省林业学校毕业后,姜莉玲的人生轨迹便同风沙化土地治理与开发联系在了一起……生于斯,长于斯,当歌于斯。姜莉玲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民勤流传着一首歌谣,‘登高望远全是沙,一刮大风不见家。庄稼田地被沙压,流离失所奔天下’,我听着这首歌谣长大,甚至还亲眼见过这个画面。”种草压沙,灌木控沙,高树防风……春去秋来,姜莉玲和她的同事以愚公移山的韧劲和信念,与黄沙相持、相守、相争,以“寸草遮丈风”的韧劲营造绿水青山,换来了民勤生态环境的持续好转。
2007年,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正式批复实施,退耕还林成为林草工作的重头戏。科班出身的姜莉玲勇挑重担,深入退耕还林一线调研,深度参与编制全县退耕还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姜莉玲也遇到过困难和阻力。上门做村民思想工作时,她连吃闭门羹。但她从不抱怨,一边帮群众干农活,一边讲解退耕还林政策,逐渐融化了群众“固执”的心。
让沙海变绿洲、黄沙变黄金。姜莉玲结合民勤实际,探索“沙里淘金”之路,指导西渠镇制产村农户何德荣及青土湖周边村民,学习梭梭嫁接肉苁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建成沙产业基地4600多亩,收益200多万元。
姜莉玲先后荣获甘肃绿化奖章、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个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荣誉称号。“荣誉不仅仅只属于我,更属于为捍卫民勤绿洲生态安全,坚守风沙一线的全体民勤人。我将和全县林业人一道,实干笃行,为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不懈努力!”
通讯员 马爱彬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雒焕素 文/图
岳彩霞
巧手开辟致富路
岳彩霞(右)
认识岳彩霞的人都说她大气、能干、雷厉风行。作为华亭市妇联兼职副主席、河西镇仿真花乡村就业帮扶车间负责人,她带领河西镇的妇女们加工仿真花增收致富,更将仿真花加工推广开来,获得了大家的认可。
在华亭市妇联组织的农村巧手骨干培训班,岳彩霞第一次接触到了仿真花制作。2017年2月,岳彩霞成立了华亭市首家陇原巧手女人坊。同年5月,在华亭市妇联的支持下,岳彩霞与“隆德仿真花有限公司”签约仿真花订单制作,带头开展以仿真花制作为主的手工艺品制作和培训,并与周边贫困妇女精准对接,为900多名贫困妇女开展仿真花订单式培训30期,为3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创收20多万元。
2022年,岳彩霞又发展了假睫毛加工,为大家寻找更多致富增收的路子。在岳彩霞的假睫毛加工车间里,20多名女工正在忙碌,干劲十足。黄静娟从仿真花车间成立就跟着岳彩霞干活,她高兴地说:“几年前跟随岳老师制作仿真花,我不仅照顾了家庭,还挣了钱,最开心的是认识了好多姐妹。”这两年,黄静娟又做起了假睫毛加工管理员。
岳彩霞的努力付出、无私奉献,得到了各级组织的充分肯定。近年来,她先后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省陇原脱贫攻坚巾帼带头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被推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今年,岳彩霞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面对这份荣誉,岳彩霞信心满满地说:“希望通过我的努力,给一些弱势群体带去生活上的点滴改变,让他们对生活充满希望。接下来,我会积极扩展渠道,寻找路子,带领更多的妇女就近就业,增收致富。”
通讯员 严锐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哈丽娜 文/图
刘建玲
蕙质兰心洒芬芳
刘建玲
刘建玲是张掖市临泽县福荣大酒店总经理。近日,她荣获2022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今年50岁的刘建玲,曾经是企业职工。2003年,企业改制,刘建玲下岗了。下岗后的她,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相反,坚强乐观的她走上了自主创业的路子。凭借着自己对餐饮行业的满腔热爱,以及自身拿手的好厨艺,刘建玲多方奔波筹资办起了福荣大酒店。刘建玲坚持诚信经营、文明经营、优质服务的企业理念,牢固树立食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意识,坚持用良心做食品,用诚信做人品。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十八年。
历经十八年的艰苦创业,现如今,作为临泽县餐饮业老字号民营企业,福荣餐饮公司已经成了以经营西北特色美食为主,辅以各类名特小吃的特色美食名店。福荣餐饮先后荣获甘肃省商业服务业特色名店、甘肃省最佳餐饮企业等荣誉称号。刘建玲也先后被中共张掖市委授予十佳女企业家、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刘建玲在践行“立德、行善、大爱”美德的同时,积极投身慈善事业,2003年至今,她先后向社会捐款捐物达87.5万多元。2022年疫情期间,她捐赠了价值5.1万元的馍馍礼盒。她还为解决城镇人口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精准扶贫作出了积极贡献。
刘建玲勇担社会责任,积极捐款捐物,用爱心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她用一颗诚信的心,在人生道路上远航,用“谦逊、诚信、奉献”的精神展现着当代女性独特的“兰德”与“兰品”,播洒着芬芳。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雒焕素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