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琰
赵澎涛先生既是金融战线一位守土有责的老兵,又是一位颇具激情、坚持创作,在行业内有影响的书法家。
古人认为,艺术包括法、艺、道三个境界。道实质上是艺术家的世界观、文观、审美观赋予艺术的一种特殊形象,属于字外功。许多人学习书法喜欢动手,不喜欢动脑,练得很苦,但提高很慢。其实,问题并不在手上,而是在心中,心中没有悟到“真之味”。蔡邕《九势》中说:“此名九势,得之虽无师授,亦能妙合古人,须翰墨功多,即造妙境耳。”王羲之向卫夫人学习,达到“将谓大能的水平,后渡江北游名山,守众碑学习焉”。“众碑”之师不能说话,完全是广学多悟。王羲之说:“吾务斯道,废寝忘餐,悬历岁年,今乃稍称矣。”“自非通灵感物,不可与谈斯道,夫道者,学以致之。饱食终日,而无所用心,则去之逾远矣。不得其门而入,虽勤苦而难成矣。”因此,在学书过程中,作者思了没思,读了没读,悟了没悟,至关重要。赵澎涛善于悟道,他几十年如一日,学习研究书法,对书法近乎有着痴迷的情结,此情结既来源于他“耕读传家、品学端正”的家传古训,更得益于他日复一日深研书理之所得。
赵澎涛先生出身于书香门第,家中至今留存并珍藏着书写有“外翰林”“明经进士”的两块大匾额。据称是明、清时期祖上留下的书法作品。其自幼受之熏陶、耳濡目染,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临摹古今书法,多年不辍。长大成人后,更是深入研习、刻苦修炼。不论工作再忙,都要挤出时间勤学苦练,无论真草隶篆,无论古往今来,有帖必临。他说:“临帖是我的必修课,临帖就是和书法大家的对话与交流。”楷书字他长期临习颜鲁公、柳公权书帖,隶书临汉代《夏承碑》《礼器碑》居多。同时深入学习四山摩崖刻经、简牍、敦煌遗书等,着重探索以魏晋南北朝时期隶楷书写法的继承发展问题,向人们传递向善中和的传统文化气质。行书、草书重点学习王羲之《十七帖》、颠张醉素狂草,孙过庭《书谱》等。同时利用各种机会,走南闯北访求书家,遍搜古人求师学艺,深入学习中国优秀传统古典文学作品,尤其是唐宋诗词。扎根传统,既守住传统,又力求创新,以增加书法作品的文化内涵,写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
在长期的书法学习实践中,赵澎涛善于学习总结书法学习的重点问题,深入思考、重点攻关、提升书品。中国书法艺术是注重实践的学问,作为一名合格的书法家,理论上必须要不断提升,更主要的是在于实践中探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赵澎涛在书法创作中,首先是以传统写法为主。由于长期临帖学习,他真草隶篆诸体皆能。如题大字匾额,以颜楷为主,隶书也写一些,个别行草也写,表现出大气、壮观、厚重及自然的气息。
其次,赵澎涛在隶楷书创作上大胆求新。其代表作《金刚经》《心经》《道德经》等作品,体现出布局上的平和、结构上的平和、语境上的平和。其作品在追求自然的同时,着意表达出禅的意蕴。章法严劲而刚健,有一派崇高肃毅之气,或平或直或疏而密,外柔而内刚,一派开阔宽厚之容。但同时在平和之意境中达到一种“无我之境”,似“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若“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使观者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我非我、你非你的境界当中。赵澎涛的书法行云流水、骨力追风、有柔有刚、方圆适度,每一个字、每一笔、每一幅作品,都透露出创造、变化的个性。其运笔的轻重、疾涩、虚实、强弱、转折、顿挫,节奏韵律中形成净化的线条,形成平和的气蕴,如同音乐旋律一般,成为他书法造型艺术和表现艺术的重要构成。
此外,赵澎涛的大草作品,气韵生动、充满激情。其代表作大草苏轼的《赤壁赋》、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等,表现出的是“开千枝花”,但又“一本所系”,统一于“人”“纲”“本”等,可谓是他内心世界里那份生活激情的再现和表达。时而散金碎玉般力透纸背,时而又成断线之珠散逸成趣、笔力遒劲,实表情达意之绝耳,不仅表达出所书文章的意境,而且也表达出了书者内心深处勃勃之意。他的草书似交响乐,有清浊、有小大、有短长、有疾徐、有刚柔、有高下、有出入、有稠疏相济,在开合、收放、动静、隐显中表现出千变万化、丰富多彩,令人目不暇接,达到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
书法家的人格品行决定着其书法境界的高低。赵澎涛在追求艺术的过程里,饱读诗书,有通达各学的践行能力,且有守得住寂寞,具有坚韧的毅力。他老当益壮,坚持践行真善美,乐于助人,始终如一地热爱生活和学习,而他的书法艺术也成为在精神层面引领人们追求真善美的笔墨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