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新样板——临泽推进乡村振兴纪实

来源/ 作者/ 时间/2023-03-14 16:39:31

记者 杨静文

去年以来,临泽县委、县政府坚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强县域”部署要求和市委、市政府“一屏四城五区”奋斗目标,聚焦“一核四廊多点”空间布局,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十二项行动”,对标农业优先型功能定位,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持续提升现代农业质效,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坚持以示范带建设为突破

  统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抢抓被确定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机遇,把乡村振兴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确立“以‘六化’促城乡一体化,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新样板,建设县域经济发展示范县,在共同富裕中先行先试,争创GDP百亿县”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确定“一核引领、两轮驱动、三级联创、四廊打造、五步推进、四重保障”“123454”乡村振兴工作总体思路。以丹霞生态康养谷暨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为引领,规划打造丹柳路“鸟语花香”生态旅游廊道、张罗路“琳琅满目”特色产业廊道、312国道“车水马龙”通道经济廊道、临平路“泉水叮咚”生态经济廊道四条乡村振兴示范廊道,合理布局实施生态产业、文化旅游、基础配套等项目,稳步推进丹霞乡情家园、梨园村红色美丽村庄、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和屯泉小镇乡村振兴综合体建设等81个项目,总投资27.6亿元,引导各镇走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多元富民”的路子,推动乡村振兴向全域拓展提升。

 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根本

  培育壮大特色富民产业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生产底线。新建水肥一体化高标准农田2.56万亩,引进陇春30、陇春41等小麦新品种9个,推广“粮+粮”“粮+菜”“粮+粮+菜”等多种间作套种模式,全县落实粮食种植面积40.64万亩,粮食产量突破17.3万吨。大力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新建“五化”制种基地2.1万亩,通过市场化竞争性配置玉米制种基地29.45万亩,生产玉米种子1.32亿公斤,实现产值18亿元。新建、改扩建跨区域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区17个,畜牧渔业总产值突破30亿元。建成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1.2万亩、种植优质蔬菜13.81万亩,蔬菜总产量46.8万吨、实现产值14.2亿元。扎实推进设施蔬菜产业集群、中以合作、蓝莓基地建设等项目,聚力打造全省一流现代寒旱农业产业园,生产各类食用菌1.25万吨、精深加工食用菌及果蔬1150吨,实现产值5.25亿元。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等特色种植1.6万亩,产值达3亿元。临泽县被确定为第三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创建单位。同时,加大农业经营主体引培提升力度,新认定县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15家、县级示范性家庭农场16家,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8个、“甘味”农产品5个。建成“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一站式服务中心7个,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23个,全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达35万亩以上,主要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85%以上。

坚持以生态振兴为导向

  聚力建设生态宜居和美乡村

常态化开展防返贫监测,全覆盖排查农户3.1万户10.8万人。认真落实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发放产业分红183.15万元、各类补贴254.72万元,投放“富民贷”239笔2858.6万元。用足用活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相关政策,统筹各类资金21.48亿元,科学编制完成58个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实施西寨村污水处理、黄家堡村自然村组道路、下营村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基础设施配套等乡村建设类项目37个,高质量完成1个省级示范镇、30个省市级示范村创建任务。以“戈壁水乡”为主基调,建成风貌改造示范点32个1800户;花田乡居、马郡小彩嘉园等高质量住房示范点10个450户,打造富有枣乡特色的“临泽美居”和“彩虹村庄”,被确定为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单位。扎实开展“三大革命”“六项行动”,大力推行人居环境网格化管理和“12345”工作法等,全县创建高质量“清洁村庄”53个、生态美丽宜居村庄7个,评选美丽庭院1500户。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统揽,大规模开展“六带四园多点”造林绿化工程,全年完成营造林5.46万亩。压紧靠实河湖长责任,常态化开展巡河湖检查,及时提请督促三级河湖长巡河6500多次,签订跨流域联防联控合作协议9份。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