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让“科技之花”绽放沃土——记全国三八红旗手、西北师范大学研究员张继

来源/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 时间/2023-03-22 08:57:05

原标题:让“科技之花”绽放沃土

——记全国三八红旗手、西北师范大学研究员张继

张继研究员。

张继在天水开展食用菌生产技术指导。

张继进行百合保鲜技术应用推广。

张继在云南进行中药材高品质生产技术指导。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张继和学生一起讨论交流。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苏家英

走进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继研究员科研工作室,明媚春光倾泻满桌,绿植盆栽枝繁叶茂。张继将满头黑色小卷拢在脸侧,一条缤纷的丝巾系于颈间,知性美丽。

谁承想,这样懂美爱美、美如春花的张继已近花甲之年。

近日,全国妇联公布2022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名单,西北师范大学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甘肃省第一层次领军人才张继荣获这一称号。

面对记者的采访,张继说:“首先,我想表达、展现的,是女性科研工作者美的一面,内在美,以及外在美。”

张继有一个别致的网名,叫作“百合小妹”。机缘巧合,她走上了长达40年的教育科研之路,与百合打交道20多年,并为其品性、内涵所折服。她想,既然穿上了这如百合般洁白的实验服,就像百合一样躬身田垄、助农富农吧。

一番简单交谈后,张继带着记者走进她的研究室。入眼便是有序运转的果酒自动化生产线,香气扑鼻。一个个整齐排列的橡木酒桶中,分别盛装着树莓白兰地、雪桃白兰地等。酝酿其中的,是张继团队近期亟待转化落地的科技成果。在此,张继与甘肃特色果蔬的芬芳故事一瓣一瓣绽放开来……

(一)

“看看兰州什川的‘万亩梨园’,那梨花,是陇原的娇女子;那软儿梨,‘瓜果城中第一奇’。然而,摔地上的、卖不完的梨子怎么办?同样,再看兰州安宁的‘十里桃乡’,那肉质柔软、浓甜多汁的白凤桃上市期短,品相欠佳的、熟透软烂卖不掉的桃子怎么办?果农所思,就是我们所想。”

张继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因此,我们考虑通过原材料深加工,开发出市场适销对路的产品,打造当地特色产业。当这些果子被装进瓶瓶罐罐,变成果酱、果脯、果茶、果酒,它的‘销售半径’也进一步扩大。”

“减少损失浪费等于增产、能够增收。”“提升农业技术含量可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可提升和重建其价值。”……1984年,21岁的张继从西北师范大学生物学专业毕业后留校。40年间,她以振兴甘肃特色农业产业为己任,把论文写在黄土大地上。

针对制约西北地区特色植物资源深度利用、特色农业产业开发不足以及产业扶贫技术支撑不够等难题,张继开展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研究,为我国西北地区特色资源高值化利用和特色农业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数十载光阴弹指而过。张继那些在实验室、在田间地头度过的一日又一日、一年又一年的记忆里,兰州百合是“常客”。

近20年来,兰州百合走出甘肃及至漂洋过海走出国门,成为甘肃名副其实的“名优特产”。兰州百合的“走红”,有着常年忙碌于百合生产、加工、营销一线的“百合小妹”张继的一份心血和贡献。

特色果蔬的保鲜、长途储运是困扰业界很久的难题。从业以来,张继从未中断过对这个课题的研究。

此前,在兰州市七里河区调研时,张继发现农户家中虽有冷库,采用低温技术保存鲜食百合,但腐烂率仍在15%左右。“这对于种植户来说,就相当于减产了15%。不延长百合的保鲜时长,农户的致富之路还是走不顺、行不通。”张继心疼农户,也心疼百合。

“百合是真正的‘白富美’。6年至9年的生长过程中,她吸收土地营养精华,生得白白胖胖,可爱极了。然而,成熟后、被挖出的百合难逃1个月就腐烂褐变的命运。”她说,这么“宝贝”的东西,烂在货车上太过可惜。

于是,张继带领团队研究集成了超声波—臭氧—紫外辐照—气调包装等技术,发明了兰州百合保鲜绿色新技术及可控一体化生产装备,指导企业建成百合气调保鲜库39个,解决了鲜食百合防氧化、储运保鲜关键技术,使鲜食百合保质期延长了一倍。

像是一位老友,张继满心希望兰州百合可以更好。鲜食百合走俏市场后,她又将目光投向了传统产品——百合干。

张继和团队深入农户家中调研,当她看到百合鳞茎成片状铺洒在池子里、炕头上,再度焦心上火。“百合干也应该标准化生产,确保绿色、安全、健康。”为此,她带领团队加紧制定出百合干加工体系,在百合产区建立百合脱水标准化生产线5条,做好标准进企入户。

探索研发兰州百合新的加工技术和更多的产品类型,延伸其产业链,张继一直在路上。如今,兰州百合的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鲜食片状百合、无硫百合干等产品纷纷上市,出口到东南亚、欧美等地区;百合多糖保健产品也逐步开发,走向市场。

百合种植加工户的口袋鼓了、笑容甜了,张继由衷地高兴。

“要保持兰州百合的‘国际范儿’,持续带动农户增收创富,就必须推动农业与食品加工业、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继续挖掘百合的药食保健价值、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等。”张继认为。

(二)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在大漠戈壁,葡萄酒美誉外传。

两千多年前,葡萄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而河西走廊,是中国酿酒葡萄栽培最早的地区之一。

“葡萄熟了,这里的酒厂阵阵飘香。”抽取脑海中那缕难忘的芬芳,张继回忆起20多年前自己在河西地区调研的经历。

是否可以利用葡萄酿酒工业废渣开发新的产品?经过调研,以及对葡萄营养成分和功效的研究评价,张继慧眼识“珠”,于2005年开发研制出“降脂灵”等保健产品。这,是张继最早开发利用西北特色植物的宝贵经历。

“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重要性。后来,我的导师王云普教授来到我的实验室,看完展板和展柜后,反问我,‘你的成果就挂在墙上吗?’当时我很羞愧,也很感激,更受启发。”

张继说,在导师的帮助下,她联系到青海的一家药厂,将“降脂灵”制成胶囊投放市场,并不断与企业对接技术需求,完善技术体系。后经甘肃省科技成果鉴定,这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打实支撑了产业发展进步。

走遍了河西地区的张继,又背负起更多的想法走向定西、陇南、庆阳、天水等地。油橄榄、花椒、马铃薯、木耳、夏秋茶、中草药……几十年间,她带领团队揭示了西北特色植物多糖、生物碱、芳香成分和功能油脂等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生物活性及其构效关系,突破了多糖、功能油脂、芳香成分、生物碱等的绿色高效制备关键技术,开发系列功能产品50多个,实现特色植物、农业资源的高值化利用。

张继的研究成果先后斩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甘肃省技术发明一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10余项;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00多项、美国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200余篇,通过成果鉴定20多项。

张继本人先后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第四届巾帼发明家创新奖、全国第四届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中国沙产业十大先进人物”、甘肃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近30项。

……

等身荣誉,张继淡然处之。

“如何合理地利用甘肃独特的生物资源,更好地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才是我追求的目标。”张继重视科技攻关,更加重视科技攻关和企业、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我把农民和小微企业家当作兄弟姐妹。他们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课题。”

近些年,张继牵头成立甘肃省特色农产品产业联盟和西北特色农产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整合全省百余家涉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农业合作社,以“技术”和“产业”协同助力甘肃农业产业化发展。

“这一方沃土,走不完、看不尽!”不在实验室的日子里,张继总是在去往各地调研的路上。舟车劳顿于她而言微不足道,因为她是顶着危险也会向前行进的张继,坚强的张继。

2008年汶川地震,甘肃陇南成为除四川主震区以外受灾严重的地区之一,当地特色产业种植也遭受重创。在灾后重建中,张继带领团队承接了“陇南地区灾后住宅重建与特色农产品快速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为当地群众提供全产业链技术服务与支持。

“我们乘坐的小车在崎岖不平的公路缓慢前进,旁侧的山崖不时滚落石块。石块砸在路上,甚至砸在我们前面一辆车的车顶上……这是我在出差途中最想念儿子的一次。”张继说,危难时刻,无关年龄大小、无关性别,现场的科研工作者无人退缩。

此后,张继带领团队研发出利用陇南夏秋茶提取茶多酚,以陇南油橄榄废渣和橄榄叶为原料制备低成本、低能耗的吸水材料等多项实用技术成果,为当地灾后经济社会的恢复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地震刚结束,我的木耳生产基地受灾严重,张老师专程赶来,为木耳种植出主意。后面几年,她又过来很多次,带着新思路、攥着新技术,帮我们提高木耳产量和品质。”徽县太康农林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技术员杨维正说,以前一个木耳菌袋只能生产出七钱干木耳,现在可以产出一两。

如今,张继已为300余家涉农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建立生产示范基地(线)100多个,成果在6个省(区)的230多家企业转化,解决就业岗位2万余个。前些年,她还针对全省25个区县200余个贫困村的4000余名创业致富带头人开展培训,联系对接扶贫车间100余个,惠及群众近50万人,有效助推了特色产业发展和精准扶贫。

(三)

两度谈起儿子,张继满眼泪花。

“孩子半岁的时候,我就把他送去托儿所,然后前往广州做一项重要的实验。”擦掉眼泪,她接着说,“我错过了儿子从嗷嗷待哺到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的重要几年。一年里,我在家的时间只有二十几天。”

“前些年,我去日本做访问学者。山海相隔,我十分想念孩子,于是和他约好每天通电话。我用日本地铁站的公共电话给儿子打过去,总是有说不完的话。时间到了,就再投钱、再投钱。”她又哽咽。

此时此刻的张继,只是一位对孩子满心愧疚的母亲。

工作原因,张继四处奔走,时常忙得脚不沾地。在实验室通宵达旦已成家常便饭。她很难有机会陪伴孩子,很少有时间照顾孩子。

“项目等着结题,企业等着产品,特别是学生等着指导。”马上60岁的张继,还坚持着年轻时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的习惯——早晨八点到晚上十点半,有时甚至忙到更晚。

她和学生一起在实验室做实验盯数据,带学生去各地的企业和农户开展调研,帮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难心事……张继爱她的学生们,就像爱自己的孩子,而且,她将更多时间给了学生。“再大的事业,也要后继有人。我要把学生培养成有能力、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张继说。

西北师范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石继鹏把张继看作是亲人。自2017年攻读硕士学位至今,他一直师从张继。在石继鹏的印象中,这6年,每逢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假日,张继总会与没有回家的学生一起过节,煮汤圆、包粽子、吃月饼,无一例外。

“老师有高血压,高压时常‘飙升’至150-170mmHg。但遇到要紧的任务,她还是会来实验室跟我们一起熬夜。我们于心不忍,想方设法劝她,可她就是不听、不走。”受到张继的影响,石继鹏计划博士毕业后,也留在西北接续奋斗。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就这样,张继倾心倾力,先后培养博士研究生12人、硕士研究生100余人、本科生1500余人。

“在我读大学时,学校有一面砖墙上写了几个耀眼的红字,‘教师,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这几个字影响了我40年的教育科研生涯。”满园桃李竞芳菲,张继做到了,而且做得优秀——

张继指导的学生连续八届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奖,以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李政道奖学金等,为新时代“双创型”人才培养探索出一条有效途径。

她先后创建西北师范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甘肃特色植物有效成分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特色农产品高值化利用工程实验室等科学研究平台,组建了一支扎根西北、勤劳奋进的创新人才团队。

“老师育人有方,这是大家的共识。她不仅教理论知识,更重视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她常对我们说‘黑板上种不出菜,黑板上也做不出产品’‘与其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这两句话。”西北师范大学生物学专业博士丁玲说,老师时常带着他们到田垄车间找课题、做项目,为的是打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在张继看来,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只让科研成果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而要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服务社会、服务群众。”

忙碌奔波了40年,张继还是不想停下。她想继续守望这一方沃土,陪伴勤劳的人们耕耘不息。见证每一季的花红果硕,看遍每一年的丰收美景……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