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集团年产28万吨硫酸镍项目建设施工现场。 柯玉栋
西北地区最大的耐磨铸球、铸锻生产基地在金川镍都实业公司建成投产。 柯玉栋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谢晓玲 通讯员 郭永霞 李跃萍 张珊
一个个重大项目“满弦开工”加速“起跑”,开启奋勇争先、真抓实干新图景;一次次组团外出招商,急迫的脚步,折射出抓经济促发展的迫切心情;一系列部署举措密集落地,释放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服务经济加快发展的强烈信号……
和风拂面,万物复苏。新的春天,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生机勃勃的金昌。
起步即冲刺,实干开新局。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金昌全市上下意气风发,拥抱春光,乘风蓄力,埋头苦干,以“八个赋能”为统领,深入实施“三抓三促”行动,以“八大行动”推进高质量发展,勇夺“开门红”,奋战“全年旺”,奋力争当全省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努力以一域之光为全省大局助力添彩、贡献力量。
全力以赴强工业、兴产业 以壮大优势产业为经济增长赋能
金铁集团深入开展“三抓三促”行动,铆足干劲抓生产、赶订单。(金铁集团提供)
金昌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工矿城市,始终把工业作为立市之本、把产业作为兴市之要。
以创建全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区为目标,金昌市牢固树立大抓工业、大兴产业导向,坚定不移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以打造“2+4”(有色金属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电池2个千亿产业链,数字经济、化工循环、资源综合利用、高品质菜草畜4个百亿产业链)现代化产业集群为抓手,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持续放大工业发展优势,以壮大优势产业为经济增长赋能。
在2022年全市“2+4”现代化产业集群实现产值1087.9亿元、同比增长47.4%的高速增长基础上,金昌再接再厉、自我加压,提出2023年“2+4”产业链产值达到1300亿元以上的奋斗目标。
围绕这一目标,金昌加快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推动有色金属新材料、化工循环、资源综合利用等产业提质增效、脱胎换骨,加快建设镍铜钴新材料产业创新聚集区。
走进金川集团镍合金公司,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各种大型装备机械轰隆作响,火热的生产场景令人心潮澎湃。
在公司的冷轧车间,刚刚下线的纯镍带产品厚度只有0.05毫米,是制作新能源电池负极的优质原材料。从笨重的电解镍板,到纤细的纯镍带产品,它的价格翻了一番。
“一吨电解镍市场价在13万元左右,而像这样超薄纤细的纯镍带每吨的市场价高达27万元,并且供不应求。”金川集团镍合金公司板带事业部经理朱廷贤说,“这个产品越薄越值钱。我们采用金川集团优质的电解镍,凭借真空熔炼方面的先进技术,才能生产出比A4纸还薄的带材。”
金川镍合金公司是金川集团镍深加工的唯一企业。凭借优良的装备和领先的生产工艺,公司生产出的不同规格、不同型号的镍合金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新能源、化工、电子电工等多个领域。
金昌市聚集产业发展要素,构筑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打造具有金昌特色的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以市企融合一体为基础,金昌市与金川集团共谋合作机制,通过技术集成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科学布局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功能区,着力打造粉末冶金、铜材精深加工、贵金属深加工、钛材料深加工产业链,努力构建共生互补的现代产业体系,集成推进千亿元产业园区建设。
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延伸与扩展,产品的附加值不断增加。金昌人赖以生存的镍,也从初级工业产品变成了战略性新材料,开始跻身中高端领域。一条有色金属新材料千亿级产业链,正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同时,金昌以培育新产业接续发展新动能,出台优惠政策,全力支持新能源及新能源电池、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致力于建设资源高度聚集、上下游产业协作的全国一流电池生产基地,推进新能源产业链向全产业链延伸,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500万千瓦,电池原材料及辅材本地产业化率达75%以上;以大数据、网络货运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