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人书里的中国故事
——“经典记忆·卢保福个人收藏当代连环画专题展”侧记
4月10日,天水市博物馆、天水民俗博物馆与我市连环画收藏爱好者卢保福携手,在北宅子举办了“经典记忆——卢保福个人收藏当代连环画专题展”。开展当天,记者便来到北宅子,探访了这场期待已久的连环画展。
走进北宅子第三临展厅,目光所及,一幅幅精美的连环画整齐地陈列在展览墙和展览架上,《女娲补天》《华胥与伏羲》《赵充国》《飞将军》《谢瑶环》《红岩》……方寸之间的这番天地,自然简洁、趣味盎然,流连其中竟给人以别有洞天之感。
连环画,俗称“小人书”,常以图文结合形式出现。据文献记载,我国最早的连环画可溯源到汉代,到宋代,随着印刷术普及而基本成形。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主要以中国传统故事、历史经典人物、革命历史为主,采用白描、工笔、素描、写意、水彩等多种手法绘制而成。我国的连环画最早兴起于20世纪初叶的上海,以其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特点,深受读者喜爱。
此次展出的连环画是精心挑选出的1570册卢保福个人收藏中,不同时代具有代表性的连环画精品,其中有不少是名家名作,有的更是载入了中国美术史册的里程碑佳作,藏着几辈人的美好回忆。展厅内,这些连环画根据不同类型,被分为神话传说、历史名人、历史故事、历史戏剧、红色经典、红色经典电影等六个部分。驻足观看,这些承载着厚重文化和深刻记忆的小人书,更像是天水民俗博物馆为我市市民奉上的一份鲜活文化盛宴。
天水民俗博物馆副馆长赵伟介绍,此次连环画展览的作品中有对神话故事、历史人物的展示,有对民风民俗、节日庆典的表现,有对诸如焦裕禄这样兢兢业业的人民公仆的刻画,也有对国家建设、民族团结、新时代、新面貌的展现等等。展览以丰富多元的题材,集中展现了我国连环画艺术的现实主义发展基调和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我们期望,这些曾叩动过大众心灵的经典作品,在给大家带去视觉美感的同时,更让大家重温小人书带给我们的成长记忆和心灵慰藉,更让大家去触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看着市民时而聚精会神驻足观看,时而举起手机拍照留存,记者发现连环画这种人们曾经“喜闻乐见”的艺术样式,至今还散发着光彩。
流连在连环画前的,既有被爸爸妈妈抱在怀里的孩童,也有爷爷奶奶辈观众。记者在展览现场注意到,有许多父母带着孩子来看展览,边看边给孩子讲解。“路过的时候看到有这么一个展览,就带孩子进来看看,让喜欢画画的女儿多看看、多学学。”家住秦州区合作巷的杨女士称,这个展览内容丰富、形式独特,而且很有教育意义,周末的时候她会再带孩子来参观。
对许多50后、60后而言,连环画是藏在心底的温暖回忆,一经提及,就仿佛一粒石子丢进平静的湖面,激荡起层层涟漪。
1965年出生的刘云生便是一位十足的连环画迷,得知此次连环画展,他于开展当天下午早早来到了展厅。看着那些自己曾经无比熟悉的连环画,刘云生颇为激动。“小的时候,连环画因为题材广泛、内容多样,几乎统揽了我所有的童年文化记忆。遗憾的是,后来随着社会需求与阅读习惯的变化,连环画逐渐淡出公众视野。这么多年,我也是忙于生活、工作,很多年没有再接触过连环画了,突然看到这么多的连环画,记忆中那些珍贵的回忆一下子就涌现出来了……”
记者注意到,陈列在展厅出口处的红色题材连环画前也有不少参观者。反映老一辈革命家革命生涯的《周总理在广东的故事》《彭湃的故事》,表现共产党人感人至深故事的《刑场上的婚礼》《壮别天涯》,描写中国工农红军克服重重险阻,最终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万水千山》,70后和80后熟悉的《鸡毛信》《红色娘子军》,以及不少人耳熟能详的英雄故事《杨根思》《邱少云》《黄继光》等连环画,让大家感受到了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和波澜壮阔的历史脚印。
“此次展览我们筹备了一月之久,光是连环画的挑选就花了不少工夫,细心的朋友应该不难看出,神话传说、历史名人、历史故事、历史戏剧等部分,我们有意识地挑选了跟天水文化有关的。而红色经典连环画部分则是以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为主,我们也是想以连环画这种独特的视角和艺术表达,为大家打开一扇了解党史的特殊窗口。”赵伟在受访时说,此次展览结束后,博物馆将遴选出一部分连环画做成流动展板,让其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让更多的人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找寻历史记忆。
早在展览布展时,记者就见到了进进出出忙碌着的卢保福,对此次展览他可谓重视非常。“我收藏连环画30年之久,共收藏有7000余册,这次展览遴选的1570册作品都是观众熟悉的佳作、力作,其中绝大多数作品或是在全国美展与连环画创作评奖中斩获过奖项,或是有着巨大的发行量,都是大众耳熟能详的。”卢保福表示,此次在市博物馆与天水民俗博物馆的大力支持下,自己的个人藏品能在4月10号正式与天水的广大市民见面,可谓完成了自己多年的梦想。“我以前就想让这些连环画走进博物馆、走进校园,想让它们成为人们了解传统文化、接受教育、传播正能量的载体,如今这一梦想终于实现了。希望这次的展览能唤起像我一样的50后、60后渐渐逝去的记忆,也让更多年轻人透过连环画了解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