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张俊新:记忆里流淌的秧歌声

来源/ 来源:天水晚报 作者/ 时间/2023-04-14 09:34:42

武山村村唱秧歌耍社火,春节期间,秧歌成为村里文娱活动的盛典,武术表演、广场舞、旋鼓舞等各种文体活动,都统在秧歌名下倾情上演,但唱秧歌仍然是夜晚演出的主体和核心。各村都有秧歌把子(也称高烨把子)代代相传,使本村的经典秧歌持久不衰、传承不息,也使武山秧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在县内秧歌把子中,城关镇君山村吉家庄的张俊新就是其中之一。他对秧歌的痴迷和深爱,就是武山秧歌传人的一个缩影。

今年已是古稀之年的张俊新,出生于山清水秀的老君山麓,或许是沾染了君山灵气,他对这方土地的一草一木特别热爱。而流传村里的武术、秧歌等地域文化,就像一枝山坡上盛开的山丹花,让他心境开阔,心灵备受滋润。

这种天赋性灵让他自小深爱秧歌,13岁就参与村里的秧歌活动,15岁正式表演跑纸马、武术和小唱,而且是主要角色。在村里秧歌手中崭露头角,使他感觉自己的身上镀了一层光,在秧歌活动中更加自信自豪。

随着张俊新在村里秧歌表演中的角色日益凸显,他的秧歌潜能和天赋也得到了更好的发掘和发挥。到20世纪70年代,他开始引狮子、引船,俨然一个年轻的秧歌全能手。近年来,在油菜花海观光、水帘洞祈福文化旅游、“三堡九湾”非遗展演等大型活动中,张俊新和他的秧歌团队屡屡亮相,悠扬的武山秧歌飘过鲁班丹霞奇景、萦绕古堡墙头、融进油菜花海,点燃外地游客对武山民俗了解的激情。

20世纪80年代初,张俊新带着人生的憧憬进入教育系统工作,开始了新的生活。从此,他不能时刻沉浸于秧歌唱词、唱腔带来的愉悦中,也不能随时扯开嗓门痛快淋漓地来一段秧歌。但是,一到春节,他回到村里,就像鸟儿飞向天空,鱼儿回归大海,与村里的秧歌爱好者一起排练秧歌。那些飘雪的日子,他们挤在一个土炕上练唱。每个寒冷的夜晚,他们坐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放飞心情,唱响秧歌。悠悠歌声在庙峪沟畔回荡,高亢之音向老君山上飘去。诙谐有趣的对白、幽默滑稽的表演、情景交融的演唱,融化了冬日的寒冷,把陪练秧歌的欢快铭刻在光阴的故事里,这种快乐一直延续到当年的秧歌结束。

为了以最快最佳的状态进入秧歌演练中,张俊新一到年底就制作秧歌卡片。一首秧歌写一张卡片,一有空闲就边唱边记,哪里忘了就查卡片,就这样,吉家庄人演唱的70首秧歌,他基本都会唱。对常唱的经典秧歌,如《表八错》《十炷香》《蝴蝶报喜》等更是滚瓜烂熟。

2015年张俊新退休后,全身心投入本村秧歌整理和传播中。因他在武山秧歌传承中的突出表现和对非遗传承的极大热忱,2018年被公布为武山秧歌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从此,他把武山秧歌的传承当成人生的一份事业,老年生活的中心和主线,从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研究整理和传播武山秧歌。

2020年陇东学院举办甘肃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张俊新作为优秀学员代表,在结业典礼上发言。其间,他积极宣传武山非遗、武山秧歌,让更多人知晓和了解了武山秧歌的文化内涵。同年10月,他成功跻身市级乡土人才民间艺人行列。翌年,张俊新参加天水市有关单位在陕西杨凌举办的乡土人才培训班,他把武山秧歌的独特韵味洒在关中大地。

学好秧歌并非轻而易举之事,需要花费一番工夫。过去的秧歌都是口授心传的,没有记录。童年时代的张俊新学秧歌时,大人们在场房练唱,他则站在门口,边听边记录歌词,边记边跟着学唱。凭着日复一日的坚持,他学会了村里人演唱的主要秧歌。

武山秧歌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歌词内容广泛,或承载着深厚的教育意义,或记录生产生活和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与喜怒哀乐。唱腔独具地域特色,就是同一首秧歌,邻村之间也有差异,显示出秧歌的民间性、地域性、多彩性。有些秧歌的歌词和唱腔不仅在县域内,甚至与周边的陇西等地的都很相近,如《转娘家》,这或许是区域文化同源的影响,也或许是民间文化交流的结果。

“传承土生土长的武山秧歌,是我作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责任和迫切任务”,张俊新说。2017年至2018年,他利用冬闲时间整理了村里人主要演唱的十几首秧歌,自费打印十多本,组织村里秧歌爱好者辅导传唱。每天早茶后,他就踏上城里到吉家庄的路。两地相距六七里,一路上他逐个打电话催促。为了传承秧歌,他向习练者的家属都做了思想工作,有几个女人说:“只要老公一听到你的电话,一奔子就跑了。你叫去唱秧歌,我们都支持。”就这样人员一到就练,一练就是六七个小时,凭着那份热心整整排练了3个月。

张俊新的妻子周生连更是全力支持,凡他整理的秧歌,妻子都要另外保存一份,生怕他弄丢了白费了心思。凡有演出必提前准备各种道具和服饰等,并且跟随演出做服务工作。更为重要的是,在他演出前,妻子一定要听一遍他要演唱的秧歌,指出不顺畅的地方,让他更正,以确保演出成功。

为增强秧歌的时代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张俊新用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创作了《赞武山》《赞温泉》等10多首秧歌,部分作品被《渭川文化丛书》收录。如今的他,还学会了在直播间传唱秧歌,并与爱好者在直播间交流,正词正腔,弘扬武山秧歌文化。

为抢究性保护传承秧歌,让武山土生土长、“土气”十足的秧歌唱腔不失传,他在专业录音棚录制了十首经典秧歌。他说:“看着曾经一起唱秧歌的人,或一个接一个走了,或年老体弱不能唱了,而年轻人又不会唱,秧歌唱腔濒临失传,我心中十分着急。武山秧歌有100多种腔调,相当一部分已经失传了,急需抢救性保护啊。”张俊新早已将自己与武山秧歌融为一体,他的身体里流淌着武山秧歌的声音。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