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平凉泾川田赵村:“巧”借山水拓富路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李聪 时间/2023-04-14 09:46:23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如何发掘眼前的山水资源,让“山水”优势鼓起群众的“钱袋子”,一度让田赵村村“两委”班子日夜琢磨。

田赵村一角

白墙青瓦、潺潺流水,郁郁林木、古朴凉亭,穿梭其间,扑面而来的是淳朴乡土气息……平凉市泾川县红河乡田赵村依托独特的地域优势,唤醒“沉睡”资源,做活“山水”文章,带动群众吃“旅游饭”、挣“旅游钱”,成功走出一条乡村旅游助推村民增收致富的路子。

田赵村位于泾川县红河乡东部,曾是红河流域贫困带上的深度贫困村之一。基础设施差,产业底子薄,发展意愿弱,一度给田赵村烙上了“落后”标签。回想起这些,村党支部副书记不禁感慨。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如何发掘眼前的山水资源,让“山水”优势鼓起群众的“钱袋子”,一度让田赵村村“两委”班子日夜琢磨。

田赵村景区

为此,村“两委”班子开动脑筋、广泛动员,先后3次组织群众代表到陕西袁家村、庆阳马嵬驿等地观摩学习,在接收到“新事物”“新经验”后,更加坚定了发展乡村旅游的信心。

穷则变,变则通。从2014年开始,田赵村抢抓“山水田赵”3A级旅游景区创建的有利时机,改造游客中心1处,新增景观小品8处、儿童游乐设施6件、休息木凳10处。配套新建星级卫生厕所1座,建起特色农业观光园、农事体验园、果蔬采摘园、休闲烧烤区各1处,改建休闲餐娱农家乐1处,种植观赏花海100亩,新建车位80个。

路变宽了,环境变好了,基础设施建起来了,田赵村群众发展的心气儿也更足了。

村“两委”班子积极“谋划”,依托村上现有的25座日光温室和19座钢架大棚,动员村上4名党员致富带头人和6名产业带头人通过技术上互帮互带、务作上互协互助,联系帮带17户低收入家庭种植蔬菜58亩,辐射带动全村种植露地瓜菜450亩,不断拓宽增收致富渠道。

景区周边的群众也“瞅准”了商机,从事起了农家小吃经营、手工艺品制作、土特产品销售及旅游服务,短短半年时间,已发展起群众25户,近几年接待游客量达4万多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0多万元。

“山水田赵”景区举办的篝火晚会

“现在城里过来游玩的人越来越多了,我寻思着在山林里养些鸡,让城里人来咱村里既能吃到土鸡蛋和土鸡肉,还能吃到新鲜的苜蓿、香椿等野菜,肯定能挣不少钱。”红河乡吴家村群众吴军敏锐地嗅到了商机,他凭着自己的生意头脑,搭着政府引导发展乡村旅游的“顺风车”赚了个盆满钵满,也成为了乡里响当当的“有钱人”。

风光旖旎,百姓富足,如何让群众的文化生活“有滋有味”?田赵村先后举办了“槐香溢满城·文明沁人心”平凉市第二届槐花节、“山水田赵”垂钓旅游文化节、“倡树文明新风·助力乡村振兴”暨“红河最美”系列评选表彰活动,同时依托“愚公洞”讲好“当代愚公”田沛的故事,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文化“大餐”。

“绿水青山就是我们发展的最大底气。”红河乡政府负责人说,下一步红河乡将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积极争取旅游项目,做足山水文章,想方设法“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全力打造生态旅游乡村,真正把田赵村打造成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美丽乡村。(文/图 中国甘肃网通讯员 李聪)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