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冀晋存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1000多年前,唐代诗人张志和面对江南水乡的春汛,咏叹出了这唯美的诗意。
谁曾料想,千年之后的春天里,当游客来到祁连山下的金川河发源地,看到桃花盛开、河水涌波、草长莺飞、鱼儿欢腾的场景,竟有人触景生情、不由自主地吟诵起了《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里的开篇诗句,对祁连山润泽的绿洲奇迹慨叹不已。
4月,和煦的春风越过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乌鞘岭,给河西走廊送来又一个春天。行走在祁连山北麓的永昌县,春风劲吹、春潮涌动、春意盎然。
祁连山下的山楂树正在发出嫩绿的枝丫,陌上的柳树摇曳着绿色的丝绦,纵横的农渠流水淙淙,一幅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画卷,正在沃野的田畴间铺展开来。
近年来,永昌县委县政府胸怀“国之大者”,守护秀美山川,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进一步巩固祁连山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永昌鱼“跃”出甘肃
进入4月,祁连山下的永昌县焦家庄镇河滩村河水奔流、泉水翻涌,绿色葱茏,百花盛开。
54岁的范永福顾不得欣赏这美丽的风光,他一边打理着自家1.5亩的鱼塘,一边服务着前来买鱼的顾客。
刚送走一个顾客,范永福又把目光投向了清波荡漾的鱼塘。看着金黄色鱼儿在活水里优哉游哉,他满面笑容地说:“我们的鱼儿喝的是祁连山泉,真是水美鱼肥!”“金昌、兰州还有青海门源的客户都是慕名而来买鱼,今年还是个丰收年!”……
刚闲下来,范永福的话也就多了起来。
10年前,看到村里有人养鱼致富,范永福也利用1.5亩地开发了鱼塘。这一尝试,让他找到了比种地更轻松且收入更好的门路——十年来,从养金鳟鱼开始逐渐扩大到虹鳟鱼、七彩鲑、中华鲟,年产量也从一两千斤增长到一万多斤,年纯收入从万元左右迈上了10万元台阶。
这样的收获,在范永福看来,要归功于祁连山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河滩村位于祁连山北麓向北10公里处,是金昌市金川河的发源地,天然降水和祁连雪水将这里塑造成水草丰茂的天然绿洲。
“全村十几平方公里的地面上有10多条水系,泉眼100多口。”范永福介绍,前些年,受祁连山生态遭到破坏的影响,村里的泉眼一度减少,特别在枯水期,部分泉眼出现了干涸。但是,随着近年来祁连山生态保护力度加大,不但祁连山冰雪融水增加,天然降雨量也在增加,全村100多口泉眼、十多条大小河流又恢复了活水,且来水量越来越大,为全村养鱼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说话间,范永福带记者来到了村里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泉眼处——一个立有“金源”石碑的泉眼。走近泉眼的保护栅栏,这个泉眼可不是人们一般印象中的小泉眼坑,而是颇有半亩方塘的不凡气象,清澈的水面上徘徊着天光云影,水面下的泉水翻着浪花地向上喷涌,漫溢泉台的流水汇入金源泉旁边的小溪,温婉奔放地流向下游。抬望眼,这溪水流经之处已经由溪成河,给人展现出一番流水潺潺、河草青青的诗意。
此时,范永福也向记者道出了泉旁石碑的来源:2019年为保护这片湿地和金川河源头,镇、村两级筹集资金,在这里围起了保护栏,立起了“金源”的石碑。如今,村里又专门设了两名生态护林员,保护湿地草甸、泉眼、湖滩,村镇常态化实施河道清淤,保护一泓清泉出河滩、一河碧水流金川。
说起如今的幸福生活,今年70岁的村民张志福充满感慨地说:“是党的好政策让我们有了这样的幸福家园。”
1985年,在党和国家政策支持下,张志福贷了1万元无息贷款,利用村里的水资源搞起了养鱼产业,成为河滩村第一批养鱼人。后来,又是在党的政策引领下,当地推进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由乱到治、大见成效”,让河滩村有了水美鱼肥的幸福生活。
如今河滩村共有渔场30个,总占地面积104亩,水域面积60亩,年出售鱼量约50万斤,并带动焦家庄镇扩大养鱼规模,全镇共有渔场37个,占地面积137.6亩,水域面积80.2亩。从孵化鱼苗到养鱼、售鱼,一个绿色生态产业链正在拉伸做长。
地处河西走廊的永昌养出了肥美的鱼,本身都让许多人感到错愕,而有规模的养鱼且将鱼卖出省,不能不说是一个绿色的传奇。
祁连山下的“山楂树之恋”
春风里,祁连山下的永昌县南坝乡西校村花果山,一株株迎风挺立的山楂树正在抽出嫩绿的枝芽。
山楂树环绕的山坡台地上,一个宽阔的广场成为仰望祁连、极目四野的观景平台。走进广场,两枚镶嵌着红“山楂”的巨型银色戒指交错而立,与天际线处祁连白雪交相辉映,一阵阵山风拂过,发出美妙的声音。戒指下方的走廊前方,一座镌刻着“山楂树之恋广场”大字的石墙赫然而立。漫步广场,自“戒指”向北,脚下是一幅镌刻着爱情主题的词语长卷——惊鸿一瞥、永沐爱河、天长地久、伉俪情深、天作之合、永结同心……
正在这里游玩的一位西校村青年说:“这两个大‘戒指’直径5.2米,象征‘520我爱你’;刻着爱情成语的长廊131.4米,寓意‘一生一世’;爱情成语有99幅,寓意‘长长久久’。”
此情此景,让人顿感这里是一处有着浪漫气息的所在。
永昌县南坝乡乡长王永记介绍,这里原是西校村旧址,周边都是荒山荒坡,也是汛期经常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地方。2019年,在保护祁连山生态中,县、乡两级政府在这里实施了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西校村420余户1000多人整体搬迁至山坡下的川地,按照统一规划,建设了集中居住点。随后,将腾退的宅基地复垦,植树造林,并将原来村民房前屋后零星种植的山楂树在这里规模栽植,并根据气候、土壤条件,在附近荒山荒坡种植了杏树、刺柏、云杉等经济林。看着昔日的荒山坡变成了花果园,村民们给这里起名“花果山”。
为了实现西校村搬得出、住得好、稳得住、能就业,西校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成立了永昌县校尉营生态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永昌县博腾劳务服务有限公司,利用上级下达西校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资金,入股龙头企业,每年按照入股资金不低于9%的比例分红,用于村集体经济滚动发展;建设“花果山”乡村特色旅游示范项目,建成4万立方米、6万立方米蓄水池各一座,低压输水管道48公里,旅游道路4.2公里,山楂树之恋广场一座及清洁小流域治理等工程。同时,在该项目区种植林果苗木、绿化苗木6万余株,种植板蓝根、菊花、芍药等中药材300亩。为完善旅游业态,村里还投运了校尉营农家乐及民宿。
“原来的生活是靠几亩山岗薄地,养几只山羊,现在我们却吃上了旅游饭。”64岁的村民李万义说,“现在除了土地收入,还能经常到合作社务工,干些浇水、修剪树木、采摘果实的一些零活儿,一天能挣150元。”
近年来,西校村党支部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牢牢抓在手中,积极争取土地整治项目,大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在村南部祁连山浅山区4.3公里绿化种树,通过工程、林草、封育治理等措施,进行综合生态治理,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把荒坡变成了花满山、果满林的“花果山”,打造出集生态治理、科普实验、文明实践、乡村旅游为一体的乡村特色旅游示范基地,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2021年西校村党支部被省委组织部命名为“甘肃省抓党建促产业振兴示范村党组织”。
进入2023年春天,西校村正在谋划将造林绿化工作融入“双碳”目标,打造“碳汇林”,奠定绿能置换和碳交易基础,实现祁连山浅山区治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融合发展。
条条碧水润金昌
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还直接提升着幸福感、获得感。
仲春时节,位于永昌县城西北1公里处的永昌北海子国家湿地公园,河水奔流,草甸返青,群鸟翔集,一片草木蔓发、生机勃勃的景象。来自永昌县城及外地的游客,汇聚于此,踏春、赏春。
站在湿地的拱桥上,58岁的永昌市民董天彪凭栏远眺,感慨万千:“家门口有这么一大片湿地,这就是幸福!”“这里是永昌县城的‘肺叶’。”“近几年,来水量也越来越大。到了夏天,更绿水青山环抱!”
永昌北海子国家湿地公园主要由金川峡水库、金川河输水河道及北海子湿地风景区三部分组成。水源来自西大河、东大河、金川河三大水系。西大河发源于祁连山冷龙岭北坡,出山口后流入西大河水库,经新城子、红山窑、焦家庄等乡镇,与金川河汇流,流入金川峡水库。东大河发源于祁连山冷龙岭北坡,流经皇城滩向东北进入峡谷,经头坝口出祁连山,经二坝引洪渠将水输入金川峡水库。金川河发源于永昌焦家庄乡南、北泉等泉源,属于西大河河水入渗二次溢出汇流后形成的泉水河流,金川峡水库建成后,河水全部截流入库。
2015年12月,永昌北海子国家湿地公园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试点建设。经调查,永昌北海子国家湿地公园有种子植物174种、鸟类84种、兽类10种、爬行类5种、两栖类2种、鱼类16种,其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黑鹳、白尾海雕,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白尾鹞、大天鹅、白琵鹭、蓝马鸡等9种。
永昌北海子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让金川峡水库的保护和利用进一步得到提升和优化,保障着金昌市的生产生活用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西大河下游的焦家庄镇,湿地面积4310亩,分布泉眼1280个,全年出水量在441万立方米左右,承担着下游地区3万余亩耕地灌溉、人畜饮水需求和向金川峡水库输水的重任,对维系永昌县乃至金昌市生态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为增强湿地系统的生命活力,提高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焦家庄镇多方筹资进行保护地建设,累计建成围栏64.2公里,围护面积从2008年的1949亩增加到现在的4037亩,全镇93%的泉域湿地得到有效管护。
2022年,在争取水资源管理、环境整治等项目资金支持的基础上,镇村两级积极筹资筹劳,结合全域无垃圾行动率先开展了泉域湿地保护和河道治理,对22个村庄人畜取水泉眼进行了工程保护,湿地泉眼清淤300多个,设立标示宣传牌20个,并配备7名生态护林员进行管护,持续改善和保护湿地及周边环境。
焦家庄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崛起的行动,是永昌县筑牢生态屏障的一个缩影。在条条碧水润金昌的同时,也肩负起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更大担当。
让山清水秀的生态一年更比一年好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近年来,永昌县动真碰硬抓生态,持续守蓝天、护碧水、保净土,坚持山上山下并重、山水林田湖草沙统筹,全地域、全方位、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并逐步形成生态保护新机制。
2022年,永昌县国土空间“三区三线”成果通过审查,修复废弃矿山15处,实施人工造林1.3万亩,祁连山治理成效持续巩固。制定生态环保“六步式”闭环机制、水资源管理“五严”机制、尾菜处理“十条措施”,河西堡生活垃圾填埋场、县城污水处理厂等重点问题有序整改,退出砖瓦轮窑10家,压减地下水1000万立方米,洋葱零种植启动实施,3家尾菜综合处理企业建成投产,处理能力达到20万吨,处理率升至46%;实施河湖长制长效机制,金川灌区河西堡片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全面完工,金川河源头区、五里沙沟生态修复稳步推进,整治河道10公里,建成生态河堤30公里,空气质量达标率、水质优良率分别达到88%、100%,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2023年,永昌县提出,要打好生态修复攻坚战。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完成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及时启动城镇开发边界内详细规划编制。扎实开展林草综合治理、草原生态修复、森林抚育、公益林等重点工程,争取实施国家储备林项目,完成人工造林6000亩以上、草原生态修复1万亩以上。全面推行水资源管理“五严”机制、河湖长制长效机制,完成金川河源头生态修复、东大河河道治理,持续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落实洋葱零种植,压减地下水2000万立方米。整治历史遗留废弃矿山7处,创建绿色矿山8个;争取实施祁连山国家公园基础设施维护、生态保护修复等项目5个,让山清水秀的生态一年更比一年好。
永昌县副县长刘吉军介绍,近年来,永昌县按照中央、省、市工作安排部署,持续加大生态环境问题整治,祁连山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全面完成,并不折不扣落实祁连山常态长效化保护重点工作,推动祁连山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面向未来,永昌县将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扎实开展“三抓三促”行动,守牢生态环境“生命线”,让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群众幸福感指数不断提升,以更大担当更大作为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