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

来源/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 时间/2023-04-18 09:03:04

原标题:【思想引领 法治护航——习近平法治思想陇原实践专家解读】

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

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贾宁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法治中国建设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提供科学理论支撑是高等院校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西北师范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全方位占领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阵地,把法治作为学校治理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式贯穿到办学治校的全过程各方面,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推动提高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坚持依法治校,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法治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坚持依法治校,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以法治精神、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引领、推动、保障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构建起与中国国情相适应、与现代大学治理要求相符合的制度体系与文化体系。加强对学校“关键少数”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的考核评价,不断提升学校领导干部依法履职担当能力,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凝聚共识、解决难题、推动发展,努力形成治校治学尊法依法、师生自觉学法用法的依法治校新格局,有力推动学校治理模式变革与改革发展。一是建立起以《西北师范大学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不断推进学校内部治理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使学校各项事业在法治轨道上健康有序发展,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对学校制定出台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类合作协议、经济合同加强合法合规性审查。三是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学术委员会、学生代表大会、团员代表大会等工作机制在依法治校中的积极作用,切实畅通师生依法民主参与学校公共事务管理的途径和渠道。四是坚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在强化教师法治素养和职业道德规范等方面持续用力,形成“德法兼治”“德法兼修”的协同作用。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时代新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等奋斗目标。大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学校坚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铸魂育人,不断提升师生的法治素养,培育法治观念、树立法治信仰。一是聚焦习近平法治思想蕴含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推动研究成果转化为育人成果,指导学校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建设。成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所,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等课程,常态化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大讲堂”,充分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和现代法治教育资源,有效发挥法治教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在法治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法治教育形式创新。通过学生法学社团、平安校园宣讲团、模拟法庭和在基层法院、检察院设立的法治实践平台,有组织地开展法治宣讲、辩论赛、情景剧表演、普法教育微视频创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师生的法治认知、法治情感、法治意志、法治信仰和法治行为,推动法治校园建设。三是弘扬传播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法治文化,推动法治校园建设落地生根。通过邀请法治专家来校讲座、案例研讨、互动交流等,提高师生的法治实践能力。开展“宪法晨读”活动和“学宪法 讲宪法”系列活动,着力培养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引导大学生做德法兼备、知行合一的时代新人。

坚持守正创新,为推进法治甘肃建设贡献力量。高校是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要阵地,也是推进法治理论创新的重要力量。学校坚持法学理论研究和地方立法实践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学科与人才优势,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论研究阐释,建强服务国家和地方法治建设的智库平台。一是依托甘肃省人大常委会设立“甘肃省地方性法规评价中心”“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研究咨询基地”,立足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现实需要,与甘肃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率先共建全国首家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研究中心,为甘肃省地方立法理论和实践提供智力支撑。二是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聚焦我国西部地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的热点领域问题,携手甘肃省侨联,共建甘肃省侨联“一带一路”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致力于构建符合“一带一路”倡议精神的法律研究与服务体系。三是深度参与我省地方立法实践,承担了《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条例》《甘肃省电网建设与保护条例》《甘肃省电信设施建设和保护条例》《兰州市黄河风情线大景区保护管理条例》《兰州市城乡规划条例》《武威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多部地方性法规、规章的起草、修订和论证工作,为法治甘肃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