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史前文化研究 探寻中华文明起源
文明汇聚·光耀河州——史前文化临夏论坛开幕
每日甘肃网5月9日讯 据民族日报报道(记者 马龙 马尚龙 史有东)芳菲五月,牡丹飘香、花儿悠扬,在美丽的大夏河畔,一场高规格、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盛会如约而至。5月8日,文明汇聚·光耀河州——史前文化临夏论坛在临夏市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中国彩陶之乡,围绕深入挖掘史前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研究阐释临夏地区在史前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等展开广泛讨论,以交流互鉴之光,回应时代之问。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研究院历史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通过视频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施劲松致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永霞,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长闫亚林,州委书记郭鹤立讲话;州委副书记、州长何东主持。
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研究员陈克恭,省政协副主席、民盟甘肃省委会主委刘仲奎,省文旅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程亮,省政府文史馆二级巡视员王处机,州领导张志军、杨福波、邵志刚、马尚文、丁肃静、尹宝山等出席。
王巍代表中国考古学会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说,临夏从史前时期开始,是文化和社会发展比较快的区域,出土了较早时期的彩陶和最早的铜器,是齐家文化的命名地,也是马家窑文化重要的分布区,在考古学史上具有重要位置。我们在研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时候,意识到西北地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域,对于它的起源、形成时间以及与周边区域的关系,都有待通过新的考古去发现。同时,在中华文明起源形成的过程中,跟西亚文明有相互的交流互鉴,小麦种植、黄牛和绵羊饲养、冶金术都是通过西北地区传入中原的,在距今5000年到4500年的时间段,西北地区是研究中华文明和西亚地区文明交流互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通道地区。希望通过这次论坛,进一步加强学界关于西北地区文明化进程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形成新经验、带来新发现、提供新资料。
施劲松说,本次论坛聚焦史前文化、探寻中华文明,事关中国文化起源和格局问题,对于认识中国古代文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甘肃地区的史前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家窑、齐家等文化,林家、半山、齐家坪等遗址,彩陶、玉器、青铜器等遗存,不仅展示了当地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成就、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内涵,而且对认识同时代的中国史前文化具有全局性意义,在研究中国文化起源和格局上发挥了关键作用。今天的考古工作者肩负着深入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阐释中华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的重任,希望通过本次论坛,开展多学科研究,加强多方面合作,进一步做好考古发掘、研究阐释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化对中华文明的认识,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张永霞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文明探源和考古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研究历史文化遗产,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甘肃是史前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文化的富集地、中西文化的交汇地、红色文化的传承地、现代文化的创新地,对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扎实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深入开展考古与历史研究,一批重大考古项目取得重要成果,敦煌研究院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建设取得显著成就,文化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强化统筹规划和政策支持,为考古事业、文物保护、历史研究创造良好条件。全省考古学界、历史学界要积极投身“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讲好中国故事、甘肃故事。临夏州要充分用好丰富的文化资源,把史前文化临夏论坛打造成服务学术研究、建言文化发展、推动文化创新的一流平台。希望国家文物局、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各位专家一如既往关心支持甘肃文化事业,帮助指导甘肃文化建设和文物保护利用,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绽放光彩,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闫亚林说,河州是丝路重镇、临夏是中国考古学的热土,齐家坪、半山等遗址的考古工作与仰韶村、西阴村、城子崖等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共同证实了中国史前文化的真实存在和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甘肃省、临夏州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史前文化和文明起源形成研究,以马家窑、齐家文化为重点,凝练重大项目课题,加强学术引领,坚持理论创新、科技支撑、多学科合作,探索未知、揭示本源,把甘肃在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讲清楚,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要进一步摸清文物资源家底,抓紧开展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统筹推进考古研究与文物保护利用、文旅深度融合与乡村振兴,让文物和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要不断完善考古与科研规划布局,加大开放合作力度,不断深化同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内外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共同推动临夏经济社会和甘肃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
郭鹤立说,举办这次论坛,是我们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精神的有力抓手,是贯彻党中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是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促进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具有临夏辨识度和特质的文化标识具有重要意义。临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一幅沧海桑田的绚丽画卷、见证着地质变迁的漫长进程,是一方物种演进的神秘乐园、讲述着生命律动的多彩故事,是一篇文明肇始的恢宏史诗、闪耀着中华文脉的不朽光辉,是镶嵌在甘肃这柄“玉如意”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临夏的史前文化为我们叩开史前文明大门、探寻文化延绵脉络、讲述华夏先民繁衍生息提供了丰富史料。临夏地区的史前文化说明,当时人类大脑已经十分发达、制造技术已经较为先进、社会分工更加精细、商贸流通开始兴起、社会形态初步构建,古临夏可能是夏王朝所在地,这些思考和疑问,请各位专家学者研究论证、给予斧正。希望考古界、学术界权威和精英把目光聚焦到黄河上游或古临夏地区史前文化的研究上来,掀起研究热潮,产生重大成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作出贡献。恳请各位专家学者重视、关注、研究、发现古临夏地区,为我们更好保护和深度开发史前文化把脉指路、出谋划策,让临夏灿烂的文明穿越时空、大放异彩。
省委宣传部、省文物局、济南市和省内兄弟市州文旅局负责同志,中央和省级有关媒体记者,州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州内文化学者等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