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是世界上最温暖的情愫、最高尚的品德、最隽永的力量。一个地方的和谐与发展,离不开爱心的滋养。
5月12日上午,全省“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动员大会在兰州召开。大会安排部署爱心甘肃建设工作,动员全省上下大力弘扬爱心文化,更加自觉地奉献爱心、关爱他人、服务社会,以仁爱之心凝聚人心,以道德之美助力高质量发展,以向善之魂标注全省现代化建设新高度。
“作为领导干部,我们要带头结对扶孤、助残、济困,自觉用爱心践行为民初心,温暖需要帮助的每一个人。”在陇原大地,浸润爱心、传递爱心、激荡爱心,成为会场内外的一致共识。
主动担负爱心甘肃建设新使命
建设爱心甘肃,是在全省现代化建设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实施的一项德政民心工程,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坚实的工作基础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我们要把爱心甘肃建设作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主阵地作用,大力推广‘道德银行’‘爱心超市’‘点单服务’等经验做法,广泛开展医疗救助、心理健康、法律援助、儿童关爱等志愿服务,加强对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马玉萍表示。
马玉萍说,将结合部门职责,持续开展“陇人骄子”“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等评选活动,广泛宣传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大力选树爱心甘肃建设中涌现出的“爱心扶孤”“爱心助残”“爱心济困”典型。建立完善道德涵育长效机制,持续深化“德润陇原”品牌建设,深入组织“爱心助残”“大手拉小手”等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在学雷锋纪念日、国际助残日等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爱心善举的时代新风吹遍陇原大地。
省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动员大会精神,把工作标准调整到最高,把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把自我要求调整到最严,把服务水平调整到最优,按照及时精准评残办证目标和跨省通办、一件事一次办要求,进一步做好残疾人证新办和到期换证等工作;同时,大力实施盲道坡道、人行横道、过街天桥、专用公厕等无障碍设施建设改造,深入实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全力推动结对关爱行动落实落细,帮助广大残疾人朋友建立信心、融入社会。
深入开展结对关爱行动
结对关爱行动是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民生工程,是“爱心甘肃”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关心关爱困难群众的务实行动,是上门做好群众工作的有效载体。
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任燕顺表示,将充分发挥省结对关爱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协调、统筹推进和督促指导等职能,会同残联组织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精准摸清孤儿、困难重度残疾人和特困家庭底数,动态调整关爱对象,及时更新系统数据,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象准。全面摸清保障政策底数,主动加强与教育、人社、司法、住建、医保、残联等相关部门的沟通衔接,认真做好孤儿、困难重度残疾人和特困家庭基本生活保障、教育、就业、住房、医疗、权益维护等政策的梳理归集,及时完善政策和责任清单,为结对干部提供准确、详实、全面的政策服务。
“省妇联将立足职能,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把妇联系统倾力打造的‘爱心妈妈’工作品牌,作为省妇联落实‘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的有效载体。”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马琨表示,要对接困境儿童和特困家庭需求,细化完善《关于推进“爱心妈妈”关爱行动的实施方案》,动员各级妇联干部主动结对困境儿童和特困家庭,共同承担“爱心妈妈”关爱服务职责。结合主题教育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聚焦困境儿童和特困家庭,摸清底数、掌握需求,及时发现问题,梳理清单,分析研判,提出对策,协调推动解决,确保工作落实落细。
坚定不移践行宗旨为民造福
“省委、省政府启动‘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意义重大。”陇南市委书记张柯兵说,我们将认真贯彻这次会议精神,选准关爱对象,组织各县区、各乡镇和驻村帮扶工作队集中进行拉网式排查,核对个人和家庭信息,健全关爱对象信息台账,配强关爱力量,选派领导干部和优秀党员干部“一对一”全覆盖结对关爱。同时,全面摸清关爱对象多层次、多样化需求,进一步完善关爱措施,开展精准关爱,解决好特殊困难群众最紧迫、最急需的现实问题,真正做到说出心里话、帮到关键处、扶到心坎上,确保“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临夏县委书记何存鹏表示,我们将把结对关爱行动作为保民生、兜底线、为特殊群体增福祉的重要抓手,对标省上实施方案,及时成立专责机构,细化工作清单,明确责任任务,全面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和残联牵头、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推进落实格局。县级干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将示范带头,主动结对联系最偏远、最困难的对象,带动各级结对干部“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开展结对帮扶。
会场内外,党员干部纷纷表示,将把资源和力量投向最急需的人群,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特殊困难群众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涓涓爱心汇聚成河,点点星光照亮未来。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不久的将来,爱心甘肃将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记者李永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