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此生只为苹果红 记静宁县果树果品研究所所长李建明

来源/ 作者/ 时间/2023-05-15 19:14:05

李建明和同事在试验田研究花期果树.JPG

李建明和同事在试验田研究花期果树。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杨红娟

目前,静宁苹果花期已过,进入了疏果期,但静宁县果树果品研究所里还有部分果树正在盛花期。在试验田里,所长李建明正带着自己的团队观察研究这种花期较晚的果树品种如何抵御抗寒抗冻。

李建明从事果树果品工作已有30多年,在静宁果业发展初期,由于果树栽培技术落后,效益较低,群众不愿种植果树。李建明那时就坚信陇东黄土高原独特的自然条件,一定能够依靠苹果走上富裕之路。

李建明在实验室和同事一起观察苗木长势情况.JPG

李建明在实验室和同事一起观察苗木长势情况。

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李建明成功选育出成纪1号、静宁1号两个优良品种,其中“成纪1号”短枝型苹果品种作为富士苹果更新换代的优良品种,由于其综合性状表现突出,已被多省引进推广,在甘肃各地大面积推广种植,成为甘肃苹果主栽品种。成纪1号的出现丰富了我国优质苹果种质资源,调整了苹果品种结构,促进了甘肃苹果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和技术革新,李建明因地制宜提出了“一年定干,二年重剪,三年拉枝细管,四年成形挂果,五年丰产”的红富士苹果早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把果品生产高新技术转化为群众通俗易懂的实用技术,实现果树提前两年挂果,并成功破解了果园郁闭、水分不足、坐果不良等生产技术难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专业技术人员“爱岗敬业,尽责为民”的责任担当。

李建民在试验田指导技术人员.JPG

李建民在试验田指导技术人员。

多年来,李建明行走田间地头,走村串户,和果农在交谈中掌握他们遇到的疑难问题和技术盲区,将自己多年的技术总结编写成科普手册发放给果农,并采取课堂讲解和现场操作等形式,每年免费培训果农1.5万人次以上,使示范园亩均收入达1.2万元以上,示范户年均收入达4.5万元,为静宁县果业优质高效生产树立了典型。

静宁县果树果品研究所实验田里的苹果树.JPG

静宁县果树果品研究所实验田里的苹果树。

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使得李建明非常注重技术创新转化和推广应用实践的有机融合。目前,静宁县果树果品研究所的优质苹果良种苗木繁育基地有4处达1500亩,用来培育适宜静宁本土气候的优良新品种。同时,成立苹果产学研联盟基地,服务地方产业,为加快技术成果的转化推广和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技术保障。

“作为一名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我将进一步发扬劳动精神,带领果树研究所一班人,在静宁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从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新模式示范、新成果应用等方面,充分发挥静宁苹果产学研联盟基地的专家团队作用,为静宁苹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李建明表示。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与产业为伴、与果农为友。正是有无数个李建明这样的劳动者在“三农”一线挥洒着青春和汗水,静宁苹果产业才取得了如今的辉煌成绩。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