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视点】“延安鲁艺版画作品及文献巡展”作品选登

来源/ 作者/ 时间/2023-05-19 10:13:59

【视点】

精专久长 魅力永恒

——“延安鲁艺版画作品及文献巡展”作品选登

牛犋变工队 1943年 (套色版画) 胡一川

卫生宣传 1945年 (黑白版画) 王流秋

饮 1941年 (黑白版画) 力 群

送 别 1945年 (黑白版画) 计桂森

丰衣足食 1944年 (套色版画) 力 群

近日,“延安鲁艺版画作品及文献巡展”在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开幕。本次展览以延安时期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文献图像和版画作品为主体,集中展示了延安时期鲁艺美术系的创作成果。本报选登其中部分作品,以飨读者。 ——编 者

中国版画的历史与其说是一种绘画表现形式的历史,毋宁说是一种审美精神的历史,在中国现当代美术的历史形态中,有着更深刻的价值与意义,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版画创作中,版画精神的传递与承继尤为显著。

1931年8月,鲁迅先生在上海组织了中国首个现代木刻技法学习班——木刻讲习会,这是中国版画专业教育的开篇。继上海的“新兴木刻运动”之后,许多版画青年奔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成立,正是为这些画家创造一个共同努力的精神家园,鲁艺师生们不断地为抗战的胜利奉献着自己的专长。

当时,木刻版画因就地取材方便和易于制作,加上便于复制传播的特点在延安美术家中一时成为首选的艺术表现手段,木刻几乎成了鲁艺美术系最普遍、最具表现力的画种,以至于在鲁艺任教的油画家王式廓、王曼硕、莫朴等人都拿起刻刀,学起了木刻,鲁艺美术系实际上成了“木刻系”,留下了大量珍贵的版画作品,有着无法估量的精神内涵。

鲁迅先生在倾力倡导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同时,播下了艺术创作更现实、更人性化的种子。在版画百年所凝聚的精神生态的起承转合中,中国版画始终年轻,是精神的观照让中国的版画宏毅深刻,是精神的继承让版画艺术的生命精专久长。

(作者:代大权 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