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修辞与修行,文本与人本”诗歌研讨会在京举办

来源/ 光明日报客户端 作者/ 时间/2023-05-31 09:10:00

近日,由《诗刊》社与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联合举办的“修辞与修行,文本与人本”诗歌研讨会在京举办。《诗刊》社主编李少君、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张清华、《诗刊》社新韵律诗歌朗诵团团长任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光炜、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欧阳江河、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刘笑伟、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杨庆祥、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夏可君、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陈均、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唐克扬,以及刘涛、罗雅琳、李啸洋、班班、朱涛、傅莉珊、王家铭、伯竤桥、苏笑嫣、刘林云、刘博文、陈雨吟、赵子莹、刘雪晨、单沐希等诗人学者和朗诵家出席探讨会,并举办现场朗诵活动。

 张清华在阐释活动主题时说,写作本身既是一场修行,也是一场修辞活动,最终必须落实到语言上,所有伟大杰出的文本,都是语言首先击中了我们。但在语言的背后,感动你的东西究竟是什么?还是背后的主体——修行者、那个人。古往今来,关于诗的理解是相通的,都是关于对人的理解,关于对人的处境、人的命运、人的精神世界的领悟、认同和悲悯。

如何判断一个诗人是个好诗人?李少君认为,人诗互证的诗人是好诗人,诗歌功夫“不在于修辞本身,而在于修行”。人和智能机器人的区别是人有情感。智能机器人也会使用文字,甚至修辞能力很强,给它一个题目,它可以很快写出几十首诗,但只有人能够把文字和情感结合。在智能机器人来势汹汹的时代,伟大的诗歌应该有精神导向和情感价值。

 与会人士围绕活动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重新思考人工智能冲击下诗人何为。大家认为,“诗在作品之外,诗也在文章之外”,理解作品首先要理解人。现代写作更多依赖修辞,而不是诗人本源的生活。所以,对于当代诗人写作,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直接面对当代生活,而不是躲在词语的背后。AI写作有修辞,但是没有修行,它有文本,但是没有人本的东西。面对当下AI写作的冲击,诗人应该保持信心。(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江伟)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