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绿水青山的“守护神” 记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高桥林场护林员赵继春

来源/ 作者/ 时间/2023-06-02 10:27:03

图片7.jpg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张林林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高桥林场的职工赵继春,35年如一日扎根一线,守护着家乡的绿水青山。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书写出一首令人动容的赞歌。

1.jpg

今年59岁的赵继春,曾是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赵继春的父母、妻子、兄弟都在从事林业工作,1987年10月,他转业到甘肃省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高桥林场,也成为了一名林业工作者。

图片3.jpg

初到林场工作的赵继春,面对营林生产无从下手,森林管护不得要领,他意识到自己是个外行。卸下军装“迷彩”,穿上林业“绿彩”的赵继春发扬军人作风,捧起书本硬“啃”了起来,边学边干、不耻下问,他的业务知识不断增长、业务水平不断提升。

龙潭坝是高桥林场的防火盲区,无防火通道,渺无人烟,巡护管护只能步行,最远处单程步行需10小时以上,赵继春与同事经常深入该区域进行巡护踏查。山林巡护中自带干粮、夜宿荒野是常有的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同事换了一批又一批、走了一茬又一茬,但赵继春一直坚持走在巡护路上,从不叫苦、从未喊累。

图片4.jpg

2021年12月12日晚上,在龙潭坝火险排查行动中,考虑到赵继春年龄较大,晚上行军还需在野外露宿一夜的现状,场区领导将他分配在后勤保障组,但他再三恳求、多次申请,最后终于如愿加入到排查队伍。一路上肩挑背扛、冲锋在先,照顾年轻职工,指导他们夜行的方法、技巧以及扑救火灾注意事项。他始终走在先遣队列,为其他同事开道;头灯照在别人脚下,自己绊倒了再爬起来……时时处处以实际行动诠释着“退役不褪志”的军人品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异地造林是林场的一项重要工作,造林地在山顶,坡陡、风大,远离人烟、不通车路,居住区距离造林点10余公里。造林工作中,赵继春总是冲锋在前,每天徒步往返驻地,运输苗木、指导栽植。长久的风吹日晒导致他脸部发黑、嘴唇干裂,但他依然坚持完成造林任务,从无半点怨言。

“通过我们护林员几十年的造林、抚育、资源管护,高桥的森林覆盖率逐年递增,由以前的不到70%达到了现在的84.3%,高桥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天更蓝了。看着自己栽下的小树苗,逐渐长成了一棵棵参天大树,就是我最美好的时刻!”赵继春说这番话的时候,脸上自然流露出一种喜悦和满足的神情。

图片5.jpg

资源管护、森林防火、禁种铲毒是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年来,为摸清资源家底,保证森林资源安全,赵继春带领同事翻山越岭,主动放弃节假日,坚持巡逻每一道山梁、每一条沟壑,长期扎根野外,因潮湿而患上严重的关节炎。他多次参加森林资源清查、调查工作,参与森林防火宣传和巡查工作,排查安全隐患,确保了全场森林资源的安全。一直以来,辖区无毒品源种植,实现了零种植、零产量。

高桥林场场长刘自刚告诉笔者:“赵继春虽然已经50多岁了,但依旧靠着过硬的身体素质,坚持把累活重活留给自己。在移植苗木时,主动扛铁锨挖坑埋土,从不惧怕出力流汗甚至受伤。在建设上坝生态经济示范园时,利用自己多年工作经验,积极向单位建言献策,自觉投身林药林菌种植及红豆杉造型苗木培育的全过程。”

近年来,赵继春参与造林累计完成面积1.25万亩。在上坝生态经济示范园建设中,他积极参与绿化苗木培育200亩,种植猪苓、茯苓等林下经济作物1000余亩,累计完成示范园建设面积1200亩,为全省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图片6.jpg

35年的守护与付出,高桥林场辖区的莽莽青山见证了赵继春的无悔青春,他用执着和坚定诠释了一名护林员不平凡的业绩,先后被评为甘肃省林业厅厅直系统退伍军人先进个人、十佳营林区主任、护林防火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近日,在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的第五届甘肃最美护林员(草管员)评选活动结果中,赵继春荣获第五届甘肃最美护林员(草管员)荣誉称号。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