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视界】
纪录片里的甘肃非遗之美
白爱华
6月10日是我国第七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漫长的岁月里,陇原儿女创造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包括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世代口头传说、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手工技艺等,其种类之繁多、形式之多样、内容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据统计,甘肃目前有花儿、环县道情皮影戏、格萨(斯)尔3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8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公布四批累计493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全省已认定68名国家级、758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两批共3家企业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随着社会各界共同保护非遗的意识不断增强。甘肃影视工作者为保护、传承和弘扬非遗,拍摄了大量非遗题材的纪录片,它们中有洮岷花儿、陇东皮影,还有兰州牛肉面制作技艺、洮砚制作技艺、陇剧、庆阳香包等,为传承甘肃优秀传统文化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展现“花儿”风姿
在中国大西北盛开着一朵芬芳、醉人心脾的奇葩,它就是闻名全国、享誉世界的民歌——“花儿”。2006年,“花儿”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上去个高山望平川,平川里有一朵牡丹;看去容易摘去难,摘不到手里是枉然……”
为了留存、记录美妙动人的花儿曲令,甘肃省音像出版社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出版项目《中国花儿》系列音像制品,这是我国唯一一部系统、全面记录非遗项目“花儿”的大型系列音像制品,也是近百年来首次对“花儿”进行立体式抢救保护的一项重大文化工程。《中国花儿》通过19张光盘、1000余分钟的时长,收录了从20世纪50年代至2010年近60年间100多位著名“花儿”歌手演唱的曲目,是目前我国收集曲目、曲令最为完整的一部大型音像制品。《中国花儿》出版后,获得中国金唱片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音像奖。
纪录片《花儿与少年》记录了抒情歌舞《花儿与少年》的创作者、把“花儿”推向世界的重要人物之一——朱仲禄,讲述了他坎坷精彩的人生故事。
2017年,由兰州广播电视台出品、兰州广播电视传播中心拍摄的纪录片《西北花儿王朱仲禄》,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该片摄制组用了两年时间,从北京、陕西、宁夏、青海、甘肃等多地进行了实地采访,获得了多项珍贵的资料。《西北花儿王朱仲禄》记录了朱仲禄70多年的演唱生涯及其为“花儿”作出的贡献,探寻了“花儿”产生的历史背景,展现了“花儿”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西北民歌的园地,“花儿”开得最鲜艳。临夏州作为“花儿”的发祥地和主要传播地,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花儿之乡”。“洮岷花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联合国民歌考察基地”的称号。代表着春天、象征着爱情、寄寓着美好的“花儿”,成为光影中永不消逝的艺术,将世世代代被人们永远传唱下去。
呈现文化之美
临夏砖雕被列为甘肃省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纪录片《青砖上的乾坤》以临夏砖雕非遗项目传承人沈占伟等人做砖雕、爱砖雕的人生故事为载体,表现了这项古老手艺的雕刻技艺、历史渊源及传承发展,探究了临夏砖雕在全国砖雕流派中独树一帜的文化基因:浓郁的民族特色。《青砖上的乾坤》由甘肃本土导演、兰州文理学院教授胡源执导,讲述了河州砖雕在甘肃临夏形成产业并走向全国的文化奇观。该片入选国家广电总局2018年优秀国产纪录片目录,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获得甘肃省第九届敦煌文艺奖、第22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十佳十优评选系列片好作品奖,入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并入选2017“中国故事国际传播”海外播出计划。
甘肃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在影视工作者的镜头下,甘肃剪纸、兰州刻葫芦、道情皮影、庆阳香包、山丹烙画……一个个非遗项目走进了纪录片,向世人展示陇原传统文化之美。纪录片《卓尼民间藏族歌舞—莎姆》记录了卓尼流传的一种鲜为人知的古舞,《以木为魂》讲述了甘南传统木雕艺术,《鼓事》记录了渭源县羌蕃鼓舞,《哈萨克族阿依特斯》记录了哈萨克族的古老曲艺阿依特斯,《池哥昼》记录了白马藏族祭祀性舞蹈活动,还有《兰州太平鼓》《武山旋鼓舞》等,民间艺术在纪录世界里大放光彩。
记录特色民俗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也孕育一方文化。甘肃的非遗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地域特色和丰厚的文化积淀,是这片深厚的土地上孕育出来的文化精粹。
在美丽的陇南,有一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叫西和乞巧节。因只有未出嫁的女孩可以参与,也被叫作“女儿节”。节日期间,姑娘们踏歌欢舞,祈求“巧娘娘”保佑自己聪慧灵巧、婚配如愿、生活幸福。2018年,在第十届陇南乞巧女儿节上,纪录片《中国的乞巧女儿节》首映,该片以西和县姜席镇两个女孩参加乞巧节的过程为叙事主线,绘制了西和乞巧节传承千年而历久弥新的唯美画卷。影片播出后,被认为是对乞巧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
而在祁连山北麓的夏日塔拉牧场,反映裕固族传统婚俗的纪录片《西茂的婚礼》从这里开始拍摄。年轻的裕固族姑娘西茂,在100多位亲友共同见证下,实现了自己心中一直以来的愿望:以传统方式举行自己的婚礼,开始了一趟对裕固族传统的寻根之旅……
裕固族传统婚俗,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西茂的婚礼》不仅将裕固族传统婚俗搬上了银幕,更是将裕固族当代文化精神进行了生动的影像化呈现,是对传统文化“活的”传承。《西茂的婚礼》播出后入选国家广电总局优秀国产纪录片目录,入围“2022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优秀纪录片”,荣获甘肃省第十届敦煌文艺奖。
说到甘肃民俗,有一部纪录片至关重要,它就是反映白龙江流域藏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型电视纪录片《江河万古流》。该片真实、系统、完整地梳理记录白龙江流域藏羌丰富而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19年该片精简版(5集)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对传承和弘扬白龙江流域藏羌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甘肃民俗文化丰富多样。2022年,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师生共同摄制了《中国少数民族影像志》纪录片系列,以近乎原生态的叙事方式与拍摄手法,记录和呈现了藏族、蒙古族、回族、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等少数民族的独特传统文化。目前已摄制完成了16集,其中《王城的背影》荣获“新丝路大学生微电影节”纪录片一等奖;《阿佤》《莲叶儿》《大好纳顿》获得第二届“中国梦·青年影像盛典”纪录片奖。
此外,还有《伏羲大典》《祁连山下》《裕固婚俗》《裕固服饰》《中国肃北蒙古族服饰》等非遗题材纪录片与观众见面。
留住非遗技艺
光阴流转,很多古老的技艺,渐渐淡出了现代人的视野。老匠人的手艺后继乏人,不少传统技艺陷入了失传的窘境。正如诸多纪录片人在拍摄中发出的忧思之声:再不纪录,它们就可能消失了。
1997年,甘肃本土纪录片导演孟子为回到礼县盐官镇老家。在这个古代因制作水盐而得名的镇子上,他发现,已经很少有人烧盐了。盐官镇烧盐有2000多年的历史,明朝时,镇子上烧盐的人家有200多户。但在20世纪90年代初,烧盐的手艺就基本消失了。孟子为惋惜不已,他找到了镇上曾经的“盐把式”董茂仓,让他置办烧盐用的工具,自己则用摄像机记录下了制作水盐的过程。拍摄完成后,孟子为将它剪辑成片,片名叫《盐婆婆的香火》。
此后,孟子为又拍摄了记录手工制作水烟的纪录片《水烟》,记录手工制作麻纸的纪录片《李家山》,记录手工制作皮筏的《黄河牛皮筏》等。
2019年,兰州市相关部门为保护非遗,打造了一部10集本土纪录片——《兰州匠人》,分别记录了“兰州牛肉面第四代传承人马文斌的守护”“兰州非遗传承人岳云生的泥生活”“太平鼓王魏永宏的人生抉择”“兰州软儿梨传承人魏永波的追梦之旅”“兰州阮氏刻葫芦的守艺人”等。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在纪录片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此类纪录片还有《西和麻纸》《太石铸铧人》《保安腰刀》《擀毡匠》等,详细记录了传统技艺的制作过程,讲述了传承人的坚守,为甘肃非遗留下了珍贵的影像。
焕发非遗活力
非遗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不能被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而是要与现代文明融合发展。近些年来,甘肃影视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省广电局等纪录片管理部门的积极策划和组织下,非遗题材纪录片制播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制作部门不断增多。除了省市县各级广播电视台和融媒体中心一如既往地担当起拍摄本地非遗纪录片的责任外,广大民营制作机构也投入此类题材拍摄,此外一些高校正在形成新的创作力量,极大地促进了我省非遗题材纪录片创作多元化。
二是创作手法不断丰富。广大纪录片工作者深入生活,走进乡村、田野、农家,以更加新颖的手法,多角度讲述原汁原味的甘肃非遗故事。
三是纪录形式不断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电影纪录片、电视纪录片,网络纪录片也正在以其短小精悍、快速传播的特点,深得广大观众的喜爱。
四是传播渠道不断拓宽。省广电总台专门开设了《丝路非遗》栏目,推出甘肃非遗纪录片;“爱上纪录片”公益展播活动邀请观众走进影院,免费观看甘肃非遗纪录片等。
五是传播影响力不断扩大。相信在纪录片的传播和助力下,甘肃非遗会以非凡的生命力,走向世界,焕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