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形意万千——汉字文化大观展”开幕式。 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中新网北京4月20日电(记者 徐婧)“形意万千——汉字文化大观展”20日在颐和园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汇集国内11家文博单位的90余件(组)文物展品,以汉字文化与书法艺术发展传承为主线,突出展现了作为中国文化代表性符号的中国书法,如何伴随汉字的产生而演变。
展览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渊源流变”,展示从早期刻画符号到汉字体系的形成以及古文字的演进过程,展现甲骨文、金文和篆书中记载的先民的历史记忆和生活体验。第二部分“书臻妙境”,展示汉魏之后代表不同时期书体和书法流派的文物,表现帖学、碑学及篆、隶、楷、行、草中蕴藏的中国书法美学,尤其是颜真卿对后世书法艺术发展的影响及各书法风格流变。第三部分“载书传道”,展示与书写工具、书写介质及印刷技术变革相关的文物,展现汉字在文化传播和文明交流的重要作用。
图为游客参观“形意万千——汉字文化大观展”。 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展览汇集国内11家文博单位90余件(组)文物展品。其中,唐颜真卿书罗婉顺墓志是2020年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西咸新区考古发掘时出土。墓志27行,满行28字。墓志第二行下方清晰可见“长安县尉颜真卿书”。该墓志为国家一级文物,是目前国内唯一经由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颜真卿早年书迹真品,也是该文物出土以来首次出省展出。
唐张旭书严仁墓志,1992年1月出土于偃师市磷肥厂扩建工地,共计430字。据介绍,张旭以草书称著于世,此墓志书丹运笔雄健,结体宽绰,端庄平稳,是张旭难得一见的楷书作品,为国家一级文物。
图为游客在“形意万千——汉字文化大观展”上互动。 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汉字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代表着中华文明中蕴含的永恒智慧,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和深刻的象征意义。展览详细讲述了汉字发展的历史脉络,通过精品文物的佐证,将字体流变、书法书风演变、书写工具革新、汉字传播发展等重要文化知识进行了阐述和展现。除了精品文物的呈现,配合展览还举办汉字文化研讨会及展览现场互动体验环节。
本次展览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中华出版促进会主办,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承办,大气团(北京)文化有限公司协办,展览将持续至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