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强信心 稳经济 促发展】
储能蓄能 削峰填谷
——酒泉市加快储能项目建设助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甘肃电投集团“风光储”一体化项目中的储能系统。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占东
寰泰工业(瓜州)有限公司生产的电解液。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占东
位于嘉峪关的河西光伏基地。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严存义
位于甘肃瓜州的风电基地。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严存义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严存义 王占东 蔡文正 董文龙
盛夏时节,在瓜州县北大桥高载能产业园,由寰泰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装备生产项目,正在开足马力生产。
记者走进生产车间看到,一件件电堆设备正在生产,一套套由液流电池+电堆的储能组件比肩排列,一个规模巨大的电化学储能矩阵映入眼帘。
寰泰工业(瓜州)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文奎介绍,两桶电解液加一个电堆,就是一套储能设备。液流电池的电解液储存在电堆外部的储液罐中,通过泵输送到电堆内部,在电极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后的活性物质随着电解液流回外部储液罐。液流电池主要利用正负极两侧溶液中活性物质氧化还原状态的改变,来实现充放电。在大中型储能项目建设中,液流电池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且可运用于多场景。
“它就像个巨型‘充电宝’,可在新能源电力中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李文奎介绍,液流电池储能产品在用电低谷时储存电力,用电高峰时释放电力,补充用电缺口,充分弥补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广泛用于风光电厂配套储能、共享储能场景,可实现大规模电能存储和释放,也可用于电网调峰、调频。该项目于2022年5月开建,2023年5月投产,截至6月中旬产值已达3500多万元,已在瓜州白杨风电厂布局300个电堆。
为抢抓甘肃新能源和电化学储能市场优势,寰泰储能在瓜州布局了全产业链项目,在敦煌投资建设年开采1.5万吨矾矿生产线,在瓜州县柳沟煤化工产业园建设年产1.5万吨高纯钒冶炼生产线,提炼出的钒电解液,与瓜州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装备生产项目配套,用于储能装备制造,建设年产9万立方米电解液生产、研发、租赁基地和年产300MW钒电池储能装备生产项目。
“我们把储能基地布局瓜州,既靠近储能大市场,也靠近储能原材料,既形成了产业链,也增强了供应链,将市场的不确定性变为了确定性。”李文奎介绍,“我们对这个百亿级项目发展充满信心,全产业链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国首个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全生产链项目,预计可实现年产值80亿元,利税12亿元,带动就业800人。”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前景广阔。
近年来,在酒泉市推进新能源和新能源装备制造高质量发展中,储能项目和产业快速布局和崛起。
由国家电网投资建设的甘肃首批大型抽水蓄能项目——玉门抽蓄电站建设正在稳步推进。电站依托自然地势建设上、下水库,安装4台30万千瓦可逆式发电机组接入西北电网,设计年发电量15.28亿千瓦时,年抽水电量20.37亿千瓦时,建成后双倍调节能力达240万千瓦,可充分发挥调峰、填谷、调频、调相等作用,将有效提升西北电网调峰能力,对保障西北电网可靠运行和甘肃新能源电力稳定送出发挥重要作用。
在中国石油玉门东300兆瓦光伏电站,24套2.5MW/5MWh电池储能系统,像集装箱组成的小码头,矗立于电场变电站一旁。电站负责人介绍,这个电站按照20%光伏发电容量、2小时调峰能力配置储能系统,共60MW/120MWh。有了储能设施,电量富余并且无法上网时,就可以在储能电站存储。新能源出力下降时,储能电站“放电”上网。
在瓜州北大桥第四风电场,甘肃电投集团首个“风光储”一体化项目稳定运行。项目由20万千瓦北大桥第四风电场、5万千瓦桥西光伏电站、1万千瓦/2万千瓦时储能系统组成,共有134台风力发电机组、136台光伏逆变器、3个0.334万千瓦/0.667万千瓦时储能单元。项目设计年上网电量5.84亿千瓦时,可替代标煤17.8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3.6万吨。
据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统计,今年截至6月初,甘肃电网储能并网容量突破百万千瓦,达到101万千瓦/214万千瓦时。今年以来,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持续优化储能调度运行机制,建立全国首个储能协调控制系统,实现储能与水电、火电、新能源的统一协调控制,提升储能利用效率。持续推进储能市场化调用,已并网储能项目均实现独立或与配套电源一起参与省内电力现货市场,提升了系统整体运行效率,储能对于电网的支撑作用持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