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正确认识并理性看待学位预警

来源/ 人民网-教育频道 作者/ 时间/2023-07-13 16:09:04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过程中,经济社会变革超越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尤其是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共同富裕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重大战略、重大政策规划和资源配置的部署,经济产业布局和人口城镇化出现巨大变化,伴随而来的是人口在不同城市、不同区域之间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影响学位供给体系的变化,各地有针对性发布预警信息和提示,既是对社会接受高品质教育诉求的直接回应,也是对我国资源配置的一种警醒和信息公开。学位预警绝不代表着学位紧缺和不够,因此没有必要产生恐慌。

第一,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伴随着人口迁移并生活在城市,必然会导致城区人口增加,人口增加也必然会产生学龄人口增加,学龄人口增加可能在部分区域造成学位暂时性紧张。决策部门因此需要及时采取应对举措,对城区教育资源做出新部署和安排,以回应人口变化导致的学位变化。另外,我国长期以来的城区学校布局和学位预测主要根据城市户籍人口规模和住房建设进行设计,而人口迁移产生的常住人口必然对原有学位供给产生影响,而且对学位精准预测构成一定难度,因此需要提早谋划、预留学位空间,以应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口迁移而造成的学位紧张和空缺。

第二,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形成是以国内循环为主,同时也要发挥国际大循环力量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国内循环必然涉及国内市场统一和市场互补,在此过程中会发生明显的产业集聚和再造现象,进而引发人口变化,形成学龄人口在某一个区域短时性的压力,需要根据产业布局调整优化学位供给。学校布局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尤其在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下要对接产业转移,以及伴随着产业转移形成的人口迁移;而且学校布局要先于国家战略推进步骤,先行一步,做到提早谋划、提早布局。伴随着产业转移形成的人口布局中,要切实做到新建住宅小区与学校建设的四个同步,即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施工和同步交付,确保在入学高峰到来之前提早布局。城市建设中要预留教育用地,根据可能的产业布局变化,把教育用地空间预留出来,以便于学校新建、改建和扩建。

第三,新时期城乡协同发展过程中,城市优质教育资源比农村更为丰富,吸引农村人口子女流动到城市读书。同时,部分地区为了发挥教育资源的集约效应,形成了学校布局相对向城市集中的情况。学校布局调整中也易出现一定时期或一定学校学位紧张问题,也可能会产生学位预警。因此,决策和管理部门要对城市教育教育进行系统化扩容,在可能情况下扩充传统的班级设置,使已有学校能够容纳更多学生。另一方面,要为新建学校保留必要的用地,并加快建设。同时也要提高农村学校尤其是必要的村小和教学点的教育质量,使农村人口能够接受高质量的乡村教育,缓解就学压力,使城乡学生达到协同发展状态。城乡教育协同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城市教育具有的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优势,也要发挥农村教育与自然环境、农业技术和劳动技能紧密结合的优势,达到优势互补,形成相互促进状态。

第四,我国的人口总体出生率处于下降态势,但学龄人口总量还处于上升趋势。随着2016年全面二孩、2021年全面三孩政策实施以来,我国人口数量绝对值和学龄人口绝对数额均在增加,在原有一孩基础上增加到二孩、三孩,增加速度不高,但增加绝对值仍在上升,由此导致虽然人口出生率和人口出生绝对规模在下降,但学龄人口在短时间之内增加的现象。各地要对区域入学需求进行科学预测,精准把握学龄人口发展趋势,充分协同运用城区各级各类教育设施,改革适合用作学校教育的空间、设施设备,充分发挥教育资源效益,保证学生高质量入学。区域管理要加快学位供给,尤其是在人口快速聚集区采用改建、扩建等快捷方式推进教育设施快速建设,为学生充分入学做好短期应对。从长远角度看,要对人口发展趋势、可能实施的人口干预新政策,以及社会生育愿望做出长期科学预测,结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形成科学的学位布局,解决高品质入学需求问题。有关部门科学合理配置教师资源、财政资源,使资源配置和人口变化有机关联起来,应对可能在某个区域产生的学位紧张或学位宽松甚至浪费问题。综合人口、教育、产业、社会等多种因素,对学位需求进行科学预测,在科学预测基础上精准配置学位。

第五,地区联动、部门联动,建立相互融通的学位供给监测预警平台,汇聚全国各地的人口变化、学校布局、学位供给等实时数据,以便社会准确认知和了解学位的全国布局。根据人口跨区域流动、产业汇聚和发展趋势,及时更新监测预警平台信息,引导社会的教育需求,以便做出理性教育决定。同时,要建立学位预警机制,当学位供给少于入学需求、与人口变化或产业转移带来学龄人口变化不够匹配时,由预警平台针对相关部门发出特殊预警信息,以提早做好布局和谋划。

  (作者薛二勇,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