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天水市秦岭镇 特色肉牛牵引新样板

来源/ 天水日报 作者/ 时间/2023-07-14 09:23:06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张文都          

盛夏时节,秦州区秦岭镇斜坡村一处川道上,不时传来“哞哞”的牛叫声。循声望去,掩映在密林深处的一座座牛棚整齐划一地排列着,这些透着时尚气息、具有“现代范”的牛舍,让人很难想到是给牛安的“家”。  

这处养殖基地是秦岭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天水西秦农牧业有限公司,在斜坡村建设的商品牛繁育场。  

7月11日,记者走进该养殖基地,圈舍里上百头牛毛色光亮、膘肥体壮,悠闲地吃着草料。开春以来,基地的母牛接连下了10多头小牛崽,对于养殖基地负责人柏亚飞来说,这是他养殖业“牛”丁兴旺的好兆头。  

柏亚飞是秦州区汪川镇人,别看他年龄不大,可在搞养殖方面已经摸爬滚打了11年。据了解,柏亚飞在汪川镇也有养殖产业,养牛规模500多头,产业做得风生水起。  “斜坡村属高寒阴湿的浅山区,良好的自然资源是发展养殖业的一块‘风水宝地’。”柏亚飞说,2022年,他流转斜坡村土地25.8亩,建成了标准化牛舍、配料室、母牛产犊室以及无害化回收粪池等基础设施,并从张掖引进西门塔尔牛及夏洛莱牛,其中繁育母牛48头,育肥牛60头,今年已出栏销售23头肉牛,效益相当不错。  

为了给牛群提供充足的“口粮”,柏亚飞又流转斜坡村闲置耕地250多亩,种植青贮玉米和苜蓿,充裕的饲草为发展壮大产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镇上在圈舍建设、金融服务、品种改良、养殖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养殖业成了农户提质增效的支柱产业,也让农户过上‘牛’日子。”柏亚飞说,现在搞养殖业,有政府支持、保险公司托底保障,养牛致富更有信心了。  

  “随着产业规模化发展,我将再新建1栋育肥牛舍,年出栏肉牛150头,年产值150万元以上。”柏亚飞表示,他将按照“合作社+农户”产业模式,带动周边20余户群众饲养商品牛,让区域零散、小规模饲养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养殖转变,打造区域商品牛养殖基地的新样板。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