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把握好建设兰州都市圈的路向和路径

来源/ 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 时间/2023-07-14 10:44:04
【专题】甘肃省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原标题:把握好建设兰州都市圈的路向和路径

陈润羊

兰州都市圈是带动甘肃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平台,是西北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力源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兰州都市圈已经呈现颇具特色且趋势向好的发展特点。然而,仍然存在核心城市带动能力不强、都市圈发育程度较低、营商环境不优、城乡差距过大、人才吸引力不足、公共服务覆盖面不宽等问题。因此,需要建设好兰州都市圈,进而推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

从建设兰州都市圈的路向来说,我们着重把握好以下几方面。

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构筑向西向南开放平台。都市圈需立足自身区位优势,借助兰州国际陆港空港、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和已开通的中欧、中亚等国际货运班列,持续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拓展对外经贸合作的新空间,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生效后原产地等新机遇,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水平。

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机遇,推进绿色发展。兰州都市圈位于黄河流域上游,要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合理布局城镇与产业。发展生态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产业体系,积极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流域生态补偿,寻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可行途径。

做强核心城市,引领甘肃省高质量发展。目前都市圈核心城市兰州仍然处在集聚要素的阶段,扩散效应和引领带动功能不足。要深入实施强省会行动,通过完善城市综合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推进壮大产业体系、创造就业岗位、做优公共服务、引导人口集聚。突出兰州作为省会城市在强有力资源配置中心方面的功能,并在集聚过程中,不断增强扩散效应,从而更好地带动全省的高质量发展。

深化区域合作,支撑兰州-西宁城市群建设。建立都市圈内部和对外的联席会议等合作机制,并就涉及内外合作的重大跨界集体行动问题进行协商推进。深化与西宁、海东等周边城市的合作,加快建设兰白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推进白银转型发展。推动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电力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农特产品深加工、文化旅游等产业。以都市圈为单元,推进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共享,完善交通、5G等基础设施,提高城际互联互通水平。同时,通过项目引进、利税分成等方面的合作,建立都市圈在产业分工、地域合作的联动发展机制,加快都市圈同城化步伐。

从建设兰州都市圈的路径来说,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完善城市综合功能,构建区域发展体系。通过完善就业、宜居、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文化娱乐等城市综合功能,进而构建“由核心城市到都市圈再到经济圈”的区域发展网络。将建设都市圈与强省会的强中心城市结合起来,并把包含兰州、白银、定西、临夏在内的兰州一小时经济圈建设统筹起来,才能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城市空间,培育中等城市,增强区域经济联系,构建城市与区域发展体系,从而引领和带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发展飞地经济,形成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积极承接东部过剩且都市圈有基础但薄弱的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把兰州新区、兰州高新区、兰州经开区和白银高新区建设成创新要素集聚、体制机制创新的新型区域形态。主动与发达地区加强区域合作,积极发展产业飞地、科创飞地等。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着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确立市场化的创新导向,搭建科研院所、大学和企业联合研发的共享化、开放化平台,促进区域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推动形成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网络。

提升地方品质,吸引人才进入。制定和出台吸引周边地区、省内其他地区人口、人才的政策,提升人口集聚度。推进就地化务工,扩大常住人口的数量。在甘肃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推进实施“大学生留甘留兰行动计划”,从支持就业创业、人才津贴发放、人才公寓建设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优化营商环境。统筹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招商引资引智、本地市场主体培育的工作。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导向,以所有制中性保障公平竞争为特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完善“陇商通”等一键服务系统,连接线上线下、打通各个部门,促进数据共享。创新招商引资引智方式,探索项目委托、策划、技术咨询、第三方机构等多种形式,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加快就地城镇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以城市、县城为载体的就地城镇化,为实现三产融合、产城人融合创造条件。以都市圈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空间形态,并以市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一体化为实施抓手。改革阻碍要素下乡的体制机制,鼓励并支持企业家、大学生、返乡务工农民、新乡贤等结合当地优势资源进行创新创业,推进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推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和城乡居民共同富裕。

  作者为兰州财经大学教授。本文系兰州财经大学专项课题Lzufe2022Z-003研究成果。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