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网7月18日讯(本网记者 张振国 通讯员 陈凯年)眼下,凉州区33万多亩小麦开镰收割,乡村田野麦浪滚滚,金黄一片。今年,凉州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120.14万亩,小麦、玉米、马铃薯、豆类分别完成播种33.08万亩、78万亩、7.04万亩,2.02万亩。
凉州区武南镇下中畦村高标准农田小麦收获开镰
粮仓稳,产业兴。近年来,凉州区紧紧围绕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目标,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和调蓄水池工程建设,让地块零散、产出低下的“望天田”,变成成方连片、效益倍增的“高产田”。
“夏粮生产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凉州区投入各类农机装备1000多台,机械化收获率达到99%以上。”凉州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陈彬德介绍,我们还建立了小麦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精准做好跨区机收通行、机具维修、用油供给等服务保障工作。推广小麦机收减损技术,指导农机手提高作业水平,争取将小麦机收损失率控制到1%以下。强化应急作业服务保障,科学分析研判极端天气等突发情况,及时发布天气预报信息,确保夏收小麦颗粒归仓。
在凉州区大柳镇瓜果蔬菜交易市场,车辆穿梭、人头攒动,许多村民驾驶着满载西瓜的农用车驶入市场,经过验收、过秤等一番忙碌,一箱箱包装精美的西瓜很快就被装上大货车发往全国各地。
大柳镇日光温室产业园
凉州区大柳镇是河西地区乃至全省闻名的“西瓜小镇”,这里种植设施西瓜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生产的西瓜薄皮多汁、甘甜爽口,备受省内外市场青睐。这些天,大柳镇村民今年种植的第二茬日光温室西瓜开始采摘销售。
“我家有两座日光温室,全部种的是订单西瓜,这是今年的第二茬了,每个棚可以摘16000斤西瓜,订单收购价是1.8元/斤,比市场价高出了一倍,两茬下来棚均收入有6万元。”刚送完西瓜的大柳镇王城村村民王玉龙高兴地说。
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凉州区加快种植业扩面增效,大力发展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瓜菜和优质露地蔬菜。今年,全区新建各类温室2.09万座、1.16万亩,建成千亩以上露地蔬菜示范点27个,瓜菜种植面积达27.75万亩、同比增长8.99%,产量可达96.26万吨、同比增长14.5%。
连日来,在凉州区金河镇富泉村粤港澳大湾区蔬菜供应基地,每天都可以看到蔬菜从种植到外运销售的各个环节。这一块蔬菜还在采摘,而相邻的一块地里新种植的蔬菜又露出绿色的“小脑袋”,不同的蔬菜种植片区、冷藏库内,菜农们忙着起垄、播种、喷灌、采摘、拣选、过磅、入库、装车,偌大的基地犹如一个生产车间的流水线,源源不断地将经过严格“体检”的蔬菜送往粤港澳大湾区和上海市场。
凉州区金河镇富泉村粤港澳大湾区蔬菜供应基地里工人们正在采摘“上海青”
甘肃楚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锡泉说:“基地从3月份开始种,5月初第一茬菜开始采收,一直延续到11月初,可以种四茬蔬菜,这期间从5月到11月初每天都在出菜,日均出菜15万斤左右。”
蔬菜拣选
金河镇富泉村粤港澳大湾区蔬菜供应基地,是2022年该村引进甘肃楚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的产销一体化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采取“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企业依托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流转土地统一种植,合作社组织劳动力配合企业生产,村民在获取土地流转收益的基础上,也可就近转变为产业工人,增加工资性收入。整个基地每天的用工量在400人左右,劳务支出8万元—9万元,已成为周边村镇村民利用农闲时间增加收入的不二选择。
“我是从2022年5月开始在甘肃楚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作的,主要负责水、电和机械维修,现在月薪可以拿到7000元,和我一样,还有很多村民也在这里务工,有包装分拣蔬菜的,还有负责除草的,收入都还不错。”金河镇富泉村四组村民裴金龙说。
据了解,该基地四茬蔬菜亩均销售收入在1万元以上,真正实现了产业发展、企业赚钱、群众增收的目标。
近年来,凉州区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在全区高标准农田全面推广滴灌、喷灌等水肥一体化技术、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技术,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不断提高,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更加稳固。同时,充分依托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将瓜菜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集聚现代要素和经营主体,持续推进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示范区建设。通过土地整村流转,规模化经营的模式,构建区域特色突出、产品特性鲜明的瓜菜优势产业带,高标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蔬菜供应基地和优质西瓜北上广深供应基地等,推动农业品牌化、绿色化、优质化发展。粮食满仓、瓜菜满园,凉州大地正奏响夏日“丰收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