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完成组建以来第200次航天发射

来源/ 新甘肃 作者/ 时间/2023-07-21 23:44:04

2023年7月20日11时20分,搭载着天目一号气象星座07-10星的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这是中心从1958年组建至今,完成的第200次航天发射。

从1970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算起,到2018年完成100次航天发射,走过了近50年,而从2018年到2023年完成第二个100次航天发射,仅仅用了5年半的时间。这一切成绩的背后,是一代代东风航天人,突出党建引领,加强人才培养,严把质量安全,持续开拓创新,托举一发发火箭成功腾飞。

坚持党建引领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突出加强党对任务的全面领导,每次任务结合不同形势特点,成立阵地联合临时党委,紧跟任务关键节点召开党委会,分析质量安全形势,集中研究重大问题,协调解决参试人员现实困难,通过细致开展“三摸底、六把关”,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制胜优势。

“去年以来,中心航天任务呈现出超高密度、超高强度、超高难度的新特点,针对发射场多发任务并行的特点,我们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党员先锋示范作用,使支部延伸到业务系统,小组覆盖到作业班组,提升带动参试人员工作热情。”中心测发系统某站党委书记王书昌说道。

加强人才培养

2018年以来,中心党委紧盯航天发射任务发展需求,创新推开“项目—成果—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建立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对象结对帮带制度,组建科技创新团队,成立联合实验室。同时,建成航天测试发射综合训练中心并投入使用,有效聚合多领域人才和资源,通过多岗历练、关键岗位磨炼、交流学习、新老帮带等办法,加快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缩短人才成长周期。

“任务多,学得就快,成长进步得也就更快。两年多时间,我共计完成了34发卫星任务,5发CZ-2F载人飞行任务的所有操作,这可能是以前的操作手十几年二十年的工作量。自从事工作以来,我严格按照单位制定的成长路线图,每一发任务都扎实了解任务流程、掌握关键技术,理清存在不足,使我更加明确了努力方向。”90后火箭操作手李红阳说道。

严把质量安全

近年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紧紧围绕“任务圆满、创新发展、安全稳定”总目标,在任务全线立起“向上限看齐、用数据说话、跟自己较劲、想明白再干”总指导,严格落实“严谨的作风、严格的质量、严明的责任”和“抓过程控制、抓状态确认、抓节点把关”工作总要求,用发发成功、次次圆满不断刷新航天发射新纪录。2021年,中国航天全年发射总量55次,中心承担22次。2022年全年发射总量64次,中心承担25次,发射数量连续两年位居国内四大航天发射场之首。2023年截止目前,中心已经执行了17次航天发射,其中包括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同时,在正在到来的商业航天时代,作为新生力量的民营航天企业,也不断传来捷报。

2023年1月9日,谷神星一号遥五火箭成功发射,实现五连胜。2023年6月7日,力箭一号遥二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点火,采取“一箭26星”方式,将搭载的试验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7月12日,朱雀二号遥二火箭成功点火,成为全球首枚液氧甲烷动力火箭,填补了我国火箭型谱空白,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在新型低成本液体推进剂应用方面取得突破。

“既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我们就要有责任有担当。我们专门组建民营商业航天发射质量把关的‘大专班’、‘小专班’,在任务全线持续打牢政治桩、技术桩、作风桩,严把质量关、安全关,按照任务剖面开展风险评估,不放心不放行,不托底不转进,无把握不点火,监督指导民营商业航天发射活动,助力民营商业航天行稳致远。”中心技术总体部门高级工程师樊忠泽说道。

持续开拓创新

  作为中国航天母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在六十五年的发展历程中,不但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波澜壮阔的多个第一,同时培育了“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东风精神等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一代代航天人建设航天强国的不竭内在动力。目前,中心正在以高密度航天发射任务需求为牵引,统筹推进设计优化、流程再造和产品升级,通过管理创新和数智赋能,不断优化发射场力量布局、提升航天发射综合效能,全力打造世界一流智慧发射场,有力支撑航天强国建设。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