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青年担当助力乡村发展
——“一带一路”美丽乡村国际青年论坛侧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马颖
青年是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为了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发展,广大青年踊跃投身乡村,挥洒着青春和汗水。
“我真诚地呼吁更多的青年朋友,让我们一起投入到科技创新中去,让青春在奋斗中闪闪发光!”
“让家乡父老走上致富之路,让家乡真正留住‘诗意和乡愁’,这是我回乡创业的初心所在!”
“未来,我们将坚定不移致力于中国油橄榄产业发展,为家乡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7月26日下午,在“一带一路”美丽乡村国际青年论坛现场,来自中国和中亚五国的青年代表齐聚一堂、畅所欲言,共商青年助力乡村发展之计。
在返乡入乡创业千万大军中,有很多年轻人为乡村农副产品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带动乡亲们过上了幸福生活。
“看到村民脸上灿烂的笑容和这个越来越年轻态的村子,内心比喝了蜜还甜。这或许就是我们这群年轻人给乡村带来的新希望,也是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在主旨演讲环节,来自浙江松阳的全国青联委员、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麻功佐分享了他返乡创业、与乡村共成长的故事。
大学毕业后,麻功佐在杭州从事电商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家乡的土蜂蜜产业蕴藏的商机,便返乡养蜂酿蜜。麻功佐充分运用之前的电商工作经验,与20余名返乡青年打造土蜂蜜电商产销体系,入驻各类直播平台,吸引了大量网友关注。他们还积极发展网络代理,点位遍及全国各地,打开了土蜂蜜的销路。
2017年,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麻功佐和团队牵头开展了“十箱万元助低收入农户增收”活动,为低收入农户赠送中蜂,并采用统一供种、统一蜂具、统一技术的模式带动农户增收。如今,他们常年合作的蜂农有100余户,直接或间接带动500余名农村低收入人员就业创业,带动蜂农增收600余万元。
中药材产业是甘肃的一大特色产业。产业兴旺、增收致富离不开农民的辛勤劳作,也需要科技创新带来的先进技术。
甘肃的中药材种植基本都在山区,绝大多数以种子播种为主。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大宗药材研究室主任蔡子平发现,留守在农村种植药材的几乎都是老年人,由于种子细小或带翅,播种时种子随风漂移,无法控制播种量,挖药时又要手持40多斤的铁叉,很是辛苦。如何实现机械播种、降低劳动成本?这成为蔡子平思考和研究的方向。
“年复一年在田间试验、筛选,日复一日在地里盯着一株苗、一颗果。”蔡子平长期往返于试验田与实验室间,每年在山区试验田的时间超过220天。探索之路并不平坦,一次次失败和重新尝试下,各种困难也被一点点攻克,最终实现了三种类型中药材种子丸粒化及精量播种,节约用种量55%以上,每亩降低种植成本300至500元。同时,提高了作业质量和效率,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劳动成本。
“我出生在农村,父辈都是农民,对农村充满了牵挂和热爱,这也是我工作的初心所在。”蔡子平说。
在圆桌对话环节,来自中外的六名嘉宾围绕“为青年参与乡村发展赋能”主题进行了分享。
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陇南市“陇上庄园”网店负责人梁倩娟说,近几年,传统电商逐渐过渡为新媒体电商,她和团队的年轻人通过短视频或直播的方式,宣传家乡美景、文化,展示农产品的生长和收获场景,并走进农产品原产地开展了200多场直播带货,收获了不少订单。“政策支持,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我们的成功离不开乡村振兴。”梁倩娟说。
“近年来,哈萨克斯坦利用中国的先进技术在农业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我代表哈萨克斯坦青年农民,期待与中国在农业领域继续开展密切和富有成果的合作。”哈萨克斯坦“地球母亲”农业合作社主任阿努阿尔·博克诺夫表示,期待两国通过交流经验和投资项目,不断提高青年农民的技能。
乡村发展天地广阔,青年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在乡村与青年的这场“双向奔赴”中,青春之花必将在田间地头绚丽绽放,“村美院净乡风好、业兴民富集体强”的和美乡村图景也必将在青年的奋斗中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