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他,带领村民奔向好日子
通讯员 乔斌
“老铁们!我现在正在武川乡黄崖沟的牡丹地里为大家直播。”白银市靖远县北滩乡独山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王福辉仍像以往一样用手机在牡丹园里进行直播。这些年,他扎根农村,以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决心,想方设法发展产业,“执拗”地带领村民奔向好日子。
王福辉常说,村委会主任不好干,干得好,别人拥戴,干得不好,1000多人的村子,每人吐口唾沫也够难受好一阵儿。
怎样才能干好?王福辉想了许久,总结出一条:想村民所想,急村民所急。村民想什么?急什么?无非就是咋把日子过好。怎么把日子过好?发展产业,增加收入。怎么发展产业?走规模化特色种植的路子,把“巴掌田”变成“一片田”。顺着这个思路,王福辉和其他村干部迅速行动起来,动员村民流转土地,搞连片种植。
武川乡山大沟深,气候干旱,以往种玉米可赚不了多少钱。“我们村地势南低北高,光热资源充足。黄崖沟有二阴地区的特征,温差大,特别适合种植牡丹。”王福辉心里暗暗盘算。于是他上门给村民宣传,并将自己多年的积蓄拿出来,试种了70亩牡丹。
有人裹足不前,也有人勇往直前。“我看这事儿挺上道!”听了王福辉一番说道,种地能手江发雨跃跃欲试,“书记说了,真要是种瞎了,村里担着。”
河,得摸着石头过。在王福辉的笔记本上、办公室里,甚至是床头,但凡显眼的地方,都贴着牡丹种植要领。“油用牡丹的效益是小麦的几十倍。达到盛产期的时候,每亩地产籽能达到600斤以上。”看到王福辉种下的油用牡丹开了花,既成了景观,也有了收入。观望的村民坐不住了,一起跟着王福辉种起了经济苗木和牡丹。
村民收入增加了,王福辉很高兴,觉得村里还有潜力可挖。“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补链条、兴业态,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他不知道从哪里总结出这套经验。
土地不会说话,但市场千变万化。他看到本地旱地和尚头小麦面粉优质,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好,就动员村民把撂荒的旱地全部开发出来,大量种植和尚头小麦、胡麻。目前,已有200多家农户积极参与,共种植15000多亩。在王福辉的带领下,村民所种植的和尚头小麦、胡麻在2021年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品。
现如今,王福辉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抱团发展,不仅建成了生态复合循环种养殖苗木基地、优质油用牡丹示范基地,还建成了生态放养鸡场、有机农副产品加工厂。合作社每年都挑选精品参加“兰洽会”“农博会”等国内展会,并通过线上销售渠道,为合作社农副产品打开了销路,让村民有了致富的信心。
作为“领头雁”,王福辉正扛起责任,带领村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让大伙儿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