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快看】从兰州到敦煌,台媒记者眼中的大美甘肃

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作者/ 时间/2023-07-27 20:48:04

“从兰州到敦煌,一路向西我们看到大山大河、大漠风光,也感受到这里奋力发展的态势。”“这是一次超级精彩的西北之路,期待再次来到甘肃这个美丽的地方。”“我会用好我的新媒体账号,努力创作,让(台湾)更多的年轻人看见甘肃,爱上甘肃。” ……7月23日,“丝路风采 如意甘肃”海峡两岸记者联合采访活动在甘肃敦煌落下帷幕。回顾这趟甘肃之行,台湾记者都非常兴奋,他们同时又表示非常振奋,因为不仅看到了甘肃外在的环境美,更体验到了甘肃蓬勃向上的内在发展劲头。

联合采访活动的起点是兰州。参加活动的四十多位海峡两岸记者从兰州出发,一路向西参访了武威、金昌、张掖、酒泉等地,领略大西北独特的壮美河山,欣赏那里的人文风情,实地感受甘肃文化、科技、生态、农业等领域取得的发展成就。两岸记者夜游黄河、观看凉州攻鼓子非遗展演、参观雷台汉墓文化博物馆、走进张掖山丹军马场和丹霞世界地质公园,观看肃北蒙古族“男儿三艺”(指:摔跤、射箭和赛马)表演,探访敦煌莫高窟和鸣沙山等地。

在敦煌莫高窟,台湾自媒体人李宣说:“太震撼了!我好像坐着时光机穿越回到了一千多年前的时代,没想到一幅幅壁画可以呈现出这么多精彩的故事。我比较喜欢唐朝的风格,因为它更加外放热烈。印象深刻的是壁画中的人物身着薄纱裙,一下子就感觉到唐朝的开放和对时尚的独特理解。”

联合采访团一行参观了甘肃省博物馆、武威市博物馆、肃北县博物馆等多个博物馆。第一次来到甘肃的台湾《观察》杂志社记者陈淑英说,博物馆是一个城市历史发展的浓缩,也是人们感知历史、认识现在、探索未来的地方。走进这些博物馆,沿着历经千年的丝绸古道,我看到了中国人的智慧,也感受到了当年甘肃这个地方的繁盛。

在丝绸之路上,甘肃是非常重要的通道。伴随着往来商队的驼铃声,穿流不息的人流跨越了高山大川、荒漠戈壁,将东西方文化融合在一起。在武威市博物馆,台湾中国电视公司记者严珮瑜采购了一条印有博物馆馆藏文物的小丝巾。她说,近几年大陆在文创方面做得很成功,开发了很多相关的文创产品,很有特色。看到这款丝巾,自己立刻被圈粉了。她认为通过文创产品展现的内容,更容易吸引游客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

台湾《观察》杂志记者李中邦说,甘肃之旅看到的所有景观都令他心灵悸动,河西走廊的新发展和新科技同样令他难忘。他说他想告诉台湾的朋友们,不要总是盯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大城市,因为在大西北,你可以看到焕发着独特浓郁历史和文化色彩的景象,雄壮的大西北很有爆发力,同时充满机会。

一路上,台湾东森新媒体ETtoday副董事长马咏睿都在用心体会着陇上大地发生着的变化,“我们乘坐大巴赶路时,来来往往的各式车辆很多,说明来这儿的人很多。我们站在嘉峪关长城远眺祁连山时,看到一列列满载集装箱的中欧班列,穿梭往返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往来不断。” 

十年前,台湾《中国时报》记者蓝孝威到访过甘肃,但是这次甘肃之行,他看到了与印象中的大西北完全不一样的景象,建在戈壁滩上的民乐工业园矗立着智能玻璃温室,生产出来的串番茄口味清爽,通过电商平台等渠道源源不断地销往国内各地,实在令人惊叹。说起甘肃的新兴产业,蓝孝威口若悬河。他说,敦煌光电产业园利用广袤的戈壁荒漠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正符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趋势;有中国“镍都”之称的金昌发展速度如此之快、技术如此之先进令人赞叹。

  采访团团长、国台办新闻局副局长陈斌华说,大陆幅员辽阔,每个省份的差异都很大。能够深入到西北腹地,尤其到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甘肃来了解历史中、记忆中、文化中、甚至大家背诵的诗歌中的甘肃,进而了解这些年来陇上大地发生的变化,会让记者朋友、海内外朋友们对大陆有更真实、更全面、更具体的了解。(作者:如之)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