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续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卓尼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时间/2023-08-01 15:51:06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

一座座建筑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连接着卓尼经济社会发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70年的发展,让卓尼的框架布局、内在功能、外在形象“破茧蝶变”。

70年来,卓尼县坚持规划引领、统筹城乡建设、优化生态环境、落实民生保障,加快了城乡建设发展、提升了人民生活水平,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53年10月1日,卓尼县成立。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追求幸福美好生活,不仅寄托着党中央的殷切期望,也是一代代卓尼各族儿女恒久的梦想。

至“十三五”末,卓尼县地区生产总值接近30亿元大关,大口径财政收入突破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79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7亿元。6673户3.1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提前两年实现脱贫“摘帽”,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回望70年发展历程,一件件难忘的大事、一组组亮眼的数据、一项项丰硕的成果,印证了十万卓尼儿女干事创业的拼搏精神,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卓尼走过极不平凡的辉煌历程,浓缩着全县干部群众真抓实干求发展的智慧和汗水,彰显着这片古老土地上无限的魅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卓尼的发展变化,成为涉藏地区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我家房子从深山里的茅草房变成了现在的独栋小洋房。”“我们村赶集的路从长满杂草的崎岖山路变成了水泥路。”“过去的县城,尘土遮天,现在变得干净又整洁。”……

说起70年来的变化,卓尼人民有许多感慨。尤其进入新时代,党的各项政策如春风化雨,给卓尼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卓尼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爬山过坎、披荆斩棘,从穷乡僻壤变成了甘南高原上的耀眼明珠。

进入新世纪,卓尼县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坚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指挥棒,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

卓尼县木耳镇,现代化种植大棚里黑木耳、羊肚菌生长旺盛。木耳种植基地有务工人员近200人,人均月收入达3600元,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计划培训400人的黑木耳种植技术培训班已开班实训,培训人员包括农牧民群众、专业技术人员、乡镇涉农干部,培训内容以实地讲解操作黑木耳菌棒养菌、打孔、吊袋、地摆、浇水、采摘、晾晒等为主。

近年来,木耳镇坚持将食用菌种植产业作为发展经济社会的主干线,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优势;以基地建设为契机,努力打造木耳种植基地;以“组织抓脱贫,重点抓产业,突出抓创新”工作思路,动员群众参与黑木耳种植,激发了村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担当作为,奋发有为,敢为人先的“领头羊”本色。

卓尼县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提升产业产品结构,形成了以“牛羊菜薯药”五大主导特色产业重点。2022年,推进现代种植业“五个万亩”培育行动,将食用菌作为主导产业来抓,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农牧民群众参与,推动食用菌产业加快发展,实现企业增效农户增收、促进卓尼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近年来,推广种植中藏药材8万亩、高原夏菜5000亩、食用菌1200亩、青稞5.89万亩、油菜2.56万亩。30多吨卓尼木耳发往杭州。10年来,卓尼木耳第一次销往省外,品质得到了全国市场的认可。

紧紧围绕“13296”县域发展思路,基础设施改善最显著、城乡差距缩小最明显、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7655元、8975元,年均增长7.2%、9.1%;累计输转劳动力8.23万人次、创劳务收入12.6亿元;建成生态文明小康村192个,打造了博峪村、力赛村、拉路河村等乡村旅游样板村。

在全州率先创建“优质服务基层行”乡镇卫生院,全面完成“五大”县域医学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五大”急危重救治中心建设。建立健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保险制度。统筹各类资金,解决了广大农牧民群众上学、就医、出行、饮水、住房等方面突出困难,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发展成果。

投入资金4亿多元,全力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解决了居民居住安全问题,改变了城市环境卫生“脏、乱、差”与市容市貌“破、旧、乱”,有力提升了卓尼对外形象和品位。

盘点70年成就,回顾70年历程。卓尼谱写了富有时代特征、县域特色的光辉篇章。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县委、县政府立足全局、着眼长远,全力开展“两山论”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以实际行动彰显生态报国的卓尼担当。

把绿色发展作为守住青山绿水、呵护蓝天白云、建设美丽家园的长远之计,着力打造“天空增蓝、山脉增青、草原增绿、江河增流、乡村增美、群众增收”的幸福家园。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0.8%,天然草原植被覆盖率达到97.4%。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成效明显,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8.4%,地表水、地下水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绿色成为卓尼的发展底色。

全县义务植树完成绿化栽植29.29万株,完成2022年国土绿化行动任务的349.42%,完成五年总任务的15.83%。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切实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根植到全县干部群众的心田,统筹各方资源,集中人员力量,一茬接着一茬干,探索走出一条既有“含金量”,更有“含绿量”的生态文明实践创新之路。

卓尼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农牧业资源、文化旅游资源。如何把这些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从而跨越赶超?这是对全县党员干部最现实、最紧迫的考验,更是在奋进新征程的考卷上绕不开的必答题。

1971年,洮河上建起了第一座现代化的桥;2018年5月,新洮河大桥建成通车;随后又建设了甘肃省唯一一座跨河廊桥,也是全国唯一一座藏式风格廊桥。现如今,新建洮河大桥5座,建设人行天桥1座。

一条条道路,一座座桥梁,见证卓尼的发展变化,见证卓尼人民幸福指数的节节攀升。卓尼全力建设美丽宜居的公园城市,城市颜值不断刷新,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公共交通、道路桥梁四通八达,筑就城市发展骨架;城市景观各具特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华灯初上,夜色阑珊,城市街景常看常新;街头巷尾,抬眼可见的一抹“志愿红”,成为靓丽的风景线……

古雅洮河大桥、城区供水等工程相继投入使用,卓合高速、康卓公路等骨干通道和乡镇市政道路建设相继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规模效益有效提升;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全域旅游发展步伐持续加快,“一十百千万”工程快速推进,“百里洮河风情线”生态旅游长廊初步成型,“红色博峪”“金色阿子滩”等一批旅游标杆村闻名全省。“十三五”期间累计接待游客540余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26.1亿元,分别是“十二五”期间的3.4倍和4.16倍。

党的十八大以来,卓尼大地上修葺一新的公路、桥梁四通八达,国道、省道、县道、镇村公路“千里长廊”连网互通,成为方便居民出行、带动旅游增收、促进城乡一体化、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致富通道。

与时俱进谋划发展思路,凝心聚力破解发展难题,站在卓尼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各族儿女饱含责任与深情,前行筑梦。

漫步力赛村的阡陌巷口,风光旖旎的田园、藏式美观的房屋、环境优美的庭院,庄前屋后如画的风景,勾勒出“宜居、宜行、宜游”的田园综合体锦绣新画卷。

2018年,卓尼县乡村振兴奔小康行动如火种,似号角,点燃了党员群众建设美丽家园的激情,吹响了乡村振兴奔小康的号角。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载体,围绕做大做强“全域旅游无垃圾·藏王故里·秘境卓尼”特色品牌,建成生态文明小康村192个、旅游专业村50个、旅游标杆村3个、旅游富民村2个、旅游扶贫村10个,全县农牧家乐达376户,博峪村被列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朝勿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乡村百家范例。阿子滩村下阿子滩自然村,金色酒庄不仅是游客“打卡”地,也是当地青稞酒扶贫车间。阿子滩镇积极谋划集体经济发展,挖掘自身优势,形成了以山泉水、生态醋、菜籽油、青稞酒、酥油口红、艾香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条,走出了一条多元化、常态化、规模化的产业发展之路。

农牧村人居环境的改变,不仅使乡村美了,诗意浓了,也让我们向往的远方更近了。这恬静安然、田园牧歌式的场景,正是乡村振兴的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卓尼县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中砥砺奋进,奏响了凝心聚力谋发展的卓尼“好声音”,卓尼不仅成功登上了“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市”“中国最美县域”榜单,更是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卓尼县尼巴镇人民政府从践行群众路线调处化解“尼江”问题,到坚持精准方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再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尼巴镇把为民初心变为了具体实践,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这些荣誉的获得,为卓尼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新的底气,塑造了卓尼独有的品位。

如今的卓尼,正勇担使命,从新时代新的起点上迈出赶超争先的步伐,向高质量发展新蓝图再出发!

  甘南融媒记者 何龙 苏琳喜 邓永强 杨占喜加草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