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记者 马黎
“早上8:30开始的导览。有位美丽的小美眉早早就等在大厅了,她说4点起床,专程为看敦煌展从上海赶高铁过来,听完导览观完展要马上回上海开会。早上还有博学的小学生、优雅的老人家、年轻的夫妇……”
这两周,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季晓芬隔三差五就会更新自己的“敦煌朋友圈”。
最近都说杭州的博物馆热,这跟热门展览有很大的关系,国丝开展了20天的“文明大观:丝绸之路上的敦煌”一定排在前三位——不,这个排名谦虚了,看最新数据——从中博热搜榜刚刚更新的数据看,2023年暑期以来,受到全国网友高频搜索和较高关注的全国博物馆十大文博展览中,中国丝绸博物馆的敦煌特展,排名第一位。
今天下午5点,又轮到季馆长“值班”导览,这两天很多观众都留到傍晚6点半闭馆还不肯走。
大家要求馆长再讲讲北凉高善穆石塔上的八卦符号——要知道,这两周,由于观展人数和讲解需求特别大,国丝的闭馆时间破天荒延长了,两个特展开放时间从7月18日开始延长了晚上6点半。
“上个周末玉皇山路都堵住了,被投诉了好几次。”国丝的物业主任在馆里工作了7年,从来没有这么忙过,保安压力也很大,“尤其是地下车库一共65个车位,平时都不会停满的,自从这个展开始后,连立体车库都用起来了。”
潮新闻记者跑了国丝近十年,第一次听到国丝还有立体车库,“是啊,以前从来没用过。”
上午,记者想找展览的负责人楼老师,但一直到下午3点才联系上她。她说:“实在太累,这会儿才空下,一直在处理这个展览的各种事情。”
即便今天是周一,上午是国丝常规的闭馆半日(记者注:国丝是杭州唯一只闭馆半天的博物馆),但下午4000个号子已经基本预约满了。
不管哪个时候来敦煌展拍照,都是这样
楼老师告诉记者,在敦煌展开幕前,就是今年疫情结束后,国丝每天的平均人流量在三四千人左右。但敦煌展开幕后的第一个周末,就激增到了8000人,上午4000人,下午4000人,预约很快就满了。看数据:从7月12号开展到上个周末,观展人数近8万人次。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周六有7000多人,周日有8000多人。
“我眼看着后台数字每天都往上走,我们也在不断放号子,最后放到8000人,还是不能满足。”楼老师说。
记者在入口看到,也有一些没预约直接杀到馆里的观众,或者没有预约上的观众,但凭有效证件依然可以入馆。“没预约上也没关系,我们不会不让观众进来,带上有效证件就可以。”
这个展览为什么那么火?
一是敦煌文物自带IP流量,二来,国丝新设的策展人和专家导览,以及志愿者导览,是很多观众前来追星的动力。
是的,不光是看展览,更要蹲导览。
国丝敦煌展这三周的讲解“排班”里,除了馆长季晓芬和馆里的专家,兄弟馆的策展明星团队也都上阵了,比如浙博的专家黎毓馨、魏祝挺都在“排班表”里。
展览期间每周二下午5点,都是魏祝挺值班,他一站在展柜前,就被里三层外三层围住,“敦煌展的热度太高了,不知不觉就讲了一个半钟头。”上周二,7月25日,是第二轮讲解,因为观众问得很细,而且专业,他不得不“拖堂”,“现在观众更多了,所以多讲了些内容,一个半钟头不够用了,到285窟的时候是赶着讲完的。”
记者看到,专家导览在国丝的微信公号上开放了预约通道,一场人数本来限定30人,每次都是秒完。但实际上,每场现场追听专家导览的人数,都在60人左右。
不仅线下热,线上讲座也热,第三场专家讲座的直播观看量达到31万。
敦煌展的最后一站,等比复原的285窟内,挤满了人。
都说现在博物馆打卡热、特种兵式逛展,但记者这几天看到,无论是现场,还是朋友圈,来看敦煌展的观众都不是简单的打卡,也特种兵不起来——敦煌文物内涵丰富,专业性强,更适合停留良久,细嚼慢咽。所以,现场观众更多的是“专家型看展”,看完发圈也不是发个九宫格就完了,都愿意写小作文。
比如学文献出生的张先生,在朋友圈连发六条“丝博暑期展看展建议”,介绍展品。一位杭州观众在圈里介绍了重磅文物,被杭州人、敦煌守护神常书鸿临摹敦煌壁画的展品打动,“虽然火爆程度远比不上陕博等顶流,但杭州的博物馆算是一直很用心。”
即便馆长和专家齐上阵,还延长了闭馆时间,也依然满足不了观众的“专业需求”。7月17日,国丝微信公号发布了《招募!敦煌特展招募志愿者讲解员》的推文,招募中文讲解员20人,英文讲解员10人,在招募要求中,特别提出“对敦煌文化感兴趣、且有一定了解或研究者优先”。
负责人告诉记者,报名人数有130多人,大多是对敦煌有研究的老师,以及历史等相关专业的学生。但是,因为敦煌展的展览时间只有一个多月,观众的需求量又很大,所以对“素人”志愿者讲解的要求就很高,平时两三个月才能上岗的讲解培训,这一次只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消化。
上周末,馆里对报名者进行了一次考核,最后筛选只剩下25人,最终上岗人数是22人。英文讲解,每天安排了一场,每场10个观众,后台显示,目前每场有八九个观众报名。
而中文讲解,上下午各一场,周末上午还会增加一场。“大家都喜欢下午来馆里,我们希望引导大家上午多来,分解一下下午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