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华亭市山寨乡:产业铺就富民路 乡村振兴底气足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海广田 时间/2023-08-10 16:41:37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华亭市山寨乡一片蓬勃发展的景象,牛棚内外、田间地头 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产业发展争先进位,一片向好。

甘肃文化产业网讯(通讯员:海广田)炎炎夏日,骄阳似火,华亭市山寨乡一片蓬勃发展的景象,牛棚内外、田间地头 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产业发展争先进位,一片向好。

乡村振兴,产业为基。近年来,山寨乡坚持把农业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主抓手,立足资源禀赋,因村施策,打造“一村一品,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念好农民“致富经”,走好乡村振兴致富路,形成了“村村发展有新路,家家致富奔头足”的新图景,结出乡村振兴累累硕果。

做强牛产业 “犇”向致富路

“哞、哞、哞……”走在华亭山寨乡北阳洼村的乡间小道,老远就能听到从张小琴家牛棚里传出牛犊们欢快的叫声,彼时,她正在牛舍打扫卫生、消毒牛栏、喂牛,一头头肉牛在她的悉心照料下悠闲的吃着草料。

牛上下功夫,牛上好致富。“一般牛犊长大到1000斤以上我才会卖,会有老板直接上门来买。去年我卖了10头肉牛,卖了12万多!”说起去年的大“丰收”,张小琴一脸喜悦,“今年乡上也帮我翻新了牛棚,新牛棚又大又干净,我现在牛越养越多,牛价也好,我感觉这日子一天比一天有盼头!”张小琴望着满舍的肉牛,对好日子信心满怀。

今年来,山寨乡按照“小区带动、大户支撑、种养结合”的思路,充分发挥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引领带动作用,借助北阳洼村草畜产业发展资源优势和群众养牛传统基础优势,开展北阳洼肉牛养殖示范村建设,创新养牛产业小规模大群体发展模式,56户群众肉牛养殖设施新建改建任务即将完成,带动景坪、西街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补栏增量,全乡牛饲养量达到8850头,带动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到养牛行列中,过上“牛日子”。

做优药产业 种出“甜”日子

常说见苗三分收,瞧,一片片绿油油的独活、大黄苗长势喜人,在连片的药材基地里,不少药农正在药材基地里拔草、打药、喷肥,一派繁忙景象。虽然头顶大太阳,汗水湿透了衣裳,但从他们脸上的笑容里,流露出了增收致富带来的喜悦心情。

在甘河村千亩药材基地,村民王翠云刚拔草回来,一提起她家的药材王大姐就笑的合不拢嘴:“我们村现在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我的土地一部分流转给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现在农闲的时候在这打工,锄草、施肥、收药……一年四季都有活干。今年药材苗齐、苗壮、苗景好,按照目前的长势,有望丰产,而且现在药材挖了就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帮忙代收,我们方便省事多了”。

山寨乡按照“政府引导、支部牵头、社农联动、大户支撑”的机制,由甘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牵头,推行“合作社+大户带农户”的联动带农机制,建成甘河、峡滩、菜川河流域、北沟塬4处千亩药材种植基地和甘河村药材试验育苗基地,带动全乡药材种植面积达1.5万亩,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拓宽了群众的致富门路。

做好果蔬产业 描绘致富新蓝图

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今年来,山寨乡加快推进“一村一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在东街村、西街村苗木腾退地建设果蔬基地和日光温棚,采取“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设施果蔬产业,为群众打开“甜蜜”致富之路。

伴随着夏日晚风,走进山寨乡露地蔬菜基地,翠绿的央苗接天连叶,盛开的朵朵黄花点缀其中,乳黄色的西葫芦映着夏日余晖显的更加娇俏可人,采摘、搬运、装袋,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

“今年,我们结合苗木腾退、撂荒地整治等工作集中流转土地260余亩,试种西葫芦,而且我们和山东寿光宏帝蔬菜有限公司签订定单协议,也不愁卖。”看这堆成小山的西葫芦,东街村党支部书记马丽萍眼里满是丰收的喜悦,“第一次采摘就收获了2000多斤,这些西葫芦我们统一挑拣,装箱后将销往山东、河南等地,预计今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会突破30万元。”

东街村西葫芦种植喜获丰收的同时,西街村800亩的麒麟西瓜种植基地里的麒麟西瓜也长势喜人,一果一蔬共同构建富民产业发展格局,为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倍增、带动群众共同富裕”这一目标,注入强大动力。

提笔产业发展,落字经济增收。今年来,山寨乡根据各村立地条件和村情特征,依托全乡产业格局,为8个村量身定制主导产业发展和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模式,各村按照“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联农带农增收致富,2023年上半年全乡村集体经济达到127.86万元,村均收入15.9万元,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