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华亭:让文明成为新时代流行色

来源/ 甘肃文化产业网 作者/ 张小兵 时间/2023-08-14 10:42:31
甘肃文化产业网按 时下,徜徉在省级文明城市华亭的街头巷尾,你总能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带来的文明不期而遇

甘肃文化产业网讯(通讯员张小兵)时下,徜徉在省级文明城市华亭的街头巷尾,你总能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带来的文明不期而遇:人们传唱着歌唱祖国、崇德向善的文明之歌,谈论着感人至深的“最美”故事,践行着真善美的文明行为,传承着平实质朴的民俗民风,塑造着极具特色的文化筋骨,文明俨然成了时下的流行色。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我们按照‘建立共享平台、盘活资源、统筹使用、不搞土建基建、不搞另起炉灶’的原则要求,对全市涉及文明实践工作的各类人员和阵地进行整合,建立健全了中心、所、站三级机构网络,明确各级工作职责,实现了组织体系全域化。”市委宣传部干部龚小伟介绍说,“各乡镇统筹运用现有资源,广泛灵活设点布局,分别建成了文明实践站,有效构筑了文明实践的前沿哨所。”

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活动就开展到哪里。华亭市坚持高点定位、全局谋划、统筹推进,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积极创新,在“创新”路上初步形成了“一标两队三单四化五式”建设成效,大力开展“讲”“评”“帮”“乐”“庆”实践活动,把文明“小站”建成百姓活动“大本营”,通过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村入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在华亭市城市社区文化街社区文明实践所,有一所特殊的学校,叫“四点半课堂”,每周一到周五下午4点半放学后,这里的志愿服务者都会准时赶赴市直各学校门口,接因家长忙于工作而无人照看的孩子来到“四点半课堂”,教他们唱歌、画画、做作业,受到孩子和家长的欢迎。

而在华亭,像“四点半课堂”这样,通过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志愿者收集群众志愿服务需求,精准设置志愿服务项目,科学合理开展志愿服务,随处可见。目前,华亭市共成立志愿服务队200余个,注册志愿者1.5完万余人,他们深入村组、农户家中收集志愿需求,开展志愿服务,带去了文明新风。

策底镇大南峪村民兰德明多年来一直怀揣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情,将自己30余年来行医所得40余万元捐给村里,修路架桥建广场,发挥余热为社会做好事,赢得了村民的尊敬和爱戴,被评为华亭市道德模范,平凉好人。

而在华亭,像这样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的故事还有很多。华亭市以“德润煤都·善美华亭”精神文明品牌建设为抓手,持续开展道德模范、美德少年、华亭好人、最美人物、文明家庭等一系列评选活动,在各行各业涌现出了一大批助人为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孝老爱亲等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道德模范、感动人物。

讲排场、比阔气……提起过去村民办红白喜事的陋习,西华镇草滩村里的群众直摇头:“办事又麻烦又浪费,折腾人不落好……”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华亭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全市所有行政村和社区均相继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举办了华亭市集体婚礼暨婚庆文化博览会、创作编排了“遏制天价彩礼、倡导文明婚俗”主题情景剧、小品等文艺节目,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新思想、新政策、新风尚通过文化娱乐活动送到了群众身边,让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文明乡风逐渐成了群众的共识。

双凤蜿蜒,高山景行;汭水潆绕,德音孔昭。时下,行走华亭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处处开展的是群众最喜爱的活动,宣讲的是群众最想听的内容,提供的是群众最需要的服务。小小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正在成为一个个振兴乡村、传播文明的“加油站”。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