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敦煌文化源流及传承探论

来源/ 学习强国 作者/ 时间/2023-08-16 17:24:06

国家由民族组成,民族由文化支撑。因为有了共同体的文化认同,一个民族才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多民族的中国来说,尤其如此。

进入21世纪,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定“四个自信”的发展原则,其中就包括“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既是华夏文明一个整体的承载意象,同时也可以具象化为每一个细化的分支表达内容。作为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国文化包罗万象,兼收并蓄,纵贯南北东西,而敦煌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个体现。

华戎所交,一都会也——敦煌文化的历史沿革

敦煌文化,至今已经有2100多年的历史沉淀。“敦煌”这个词有史可循的最早记录出现在《史记》的《大宛列传》之中,关于其含义,汉唐年间应劭、李吉甫等史学家认为是“广大、堂皇”之意,而近现代学者则考据其来源于西域异民族月氏人所用吐火罗语的音译。

西汉中期,当汉武帝实施了对匈奴的反攻后,“水草丰美,翠色遍植”的敦煌成为重点发展和建设的对象,也因为张骞出使西域建立了“丝绸之路”的关系,其成为连接整个欧亚大陆的重要枢纽。中原地区的丝绸,瓷器和自西域和中亚传来的马匹,各色特产在敦煌集散,而相应的,中亚、西亚、中原等地缘文化开始相互交织碰撞,奠定了敦煌作为一个多样性思想交汇地的基础。

而到了魏晋隋唐时代,随着中原的混乱,以凉州为中心所建立的多个割据政权更加大了对整个西北地区的发展建设,敦煌愈加富庶繁华。而就在此时,敦煌文化的集大成之作——莫高窟正式诞生。

在后来的宋元时代,敦煌的文化更呈现出多元性的一面,此时也是伊斯兰文化开始慢慢进入西域的时代,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和初兴的伊斯兰文化开始水乳交融,同时莫高窟也迎来兴建的鼎盛期,大量精良的壁画和彩塑都在这一时期出现,其风格也开始由初期的古朴简易向着瑰丽浪漫延伸,尤其是大量描绘佛教飞天的景象,用色大胆,风格奔放,在今天看来也有着极高的艺术成就。

敦煌市博物馆馆长 石明秀

路通则盛,路阻则衰——敦煌文化的重新发现以及保护

自元代后,由于西北地区的气候变迁,导致原本适宜人口聚集的湿润温暖的环境变得干旱少雨,多风沙,原有连接东西方交流贸易的“丝绸之路”停滞,敦煌文化也从此渐渐衰落。

直到1900年,道士王圆箓在一次清理莫高窟的过程中,意外的在16窟发现了藏经洞。其中保存了从公元4世纪到公元14世纪的各种历史文本、绢画、刺绣等文物5万多件。正是从藏经洞被发现开始,敦煌沉寂了几百年的文化影响开始重新复苏。

然而遗憾的是,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西方列强开始以考古研究的名头,对莫高窟的无数文化瑰宝进行了毁灭式勘探和掠夺式转移,严重破坏了敦煌艺术的完整性,也为后来进一步进行敦煌文化的研究留下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有鉴于缺乏文物保护意识造成的文物流失,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馆正式成立。而在新中国成立后,对于敦煌文化的保护更是成为国家高度重视的课题,在困难时期,国家依然先后于1951年和1962年两度拨款,抢修敦煌莫高窟,最终得以保住了灿烂的敦煌遗迹。

这些饱经千年风霜洗礼的文物虽然无法开口,但却比任何言语都跟生动的讲述着历史,这也是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这种根植于保护修复基础上的传承理念,一直延续至今,并且也延伸到对于莫高窟之外的所有传统文物遗迹中去。

经世致用,数字还原——敦煌文化新时代的传承思路

进入20世纪,陈寅恪先生提出了“敦煌学”的学术概念,季羡林先生也认为“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这不仅说明敦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也说明研究敦煌学,对于世界文化融合,建立民族文化自信层面的积极意义。

想实现真正意义的传承,不应停留在文化符号的表层印象,更重要的在于“经世致用”。结合“一带一路”建设的契机以及现代化的数字手段,让传统走近当下,让年轻人真正爱上敦煌文化。

近年来,敦煌除了持续加强和完善修复工作,还公布了一系列旅游优惠政策,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世人。2014年,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建成,这也为其带来了一种“革命性”的文旅新模式,通过“数字敦煌”电影和球幕“虚拟洞窟”缩放实拍展示,既避免了人为参观可能带来的破坏,也让游客同样可以产生“亲密接触”的感受。

另一方面,数字文化产业的欣欣向荣,也为敦煌文化的普及传承提供了全新的媒介,让文化传承更加年轻化。从把壁画经典形象“反弹琵琶”搬上舞台的民族舞剧《丝路花语》,到根据257窟中的九色鹿本生故事改编的经典动画《九色鹿》;从登陆美国的3D版莫高窟壁画展,到情景融入式的大型演出《又见敦煌》;从把敦煌传统艺术与现代西方艺术手法相融合的个性国潮文创产品‘丝路手信’,到网易《大话西游2》开启“守望敦煌计划”复现敦煌千年的色彩艺术,打造“实景临摹副本”展现数字敦煌之美。敦煌文化通过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得到了更为全面的展现,当代文化受众距离敦煌,已不再是千里迢迢,而是咫尺之间。

  文化因为时代而包含意义,而时代因为文化焕发光彩。在新的时代,以新的形式去传递文化价值,进而让更多人用更生动的形式产生更深刻的认知,这才是传承的最佳方式,已然在践行这种传承思路的敦煌文化,注定在未来会更加璀璨夺目。(作者系敦煌市博物馆馆长)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