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畅享丝路 遇见敦煌——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让璀璨文化在“数字敦煌”里永久绽放——访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

来源/ 作者/ 时间/2023-09-05 09:13:06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施秀萍

莫高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艺术宝库,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

敦煌文化既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又融合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精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美轮美奂,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富矿。

为了让珍贵人类文化遗产“永久保存、永续利用”,莫高窟人创新发展,以走在时代前列的“数字敦煌”与时间赛跑,蹚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近日,记者专访了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一同走进“数字敦煌”的繁华世界。

记者:开展“数字敦煌”的背景是怎样的?

苏伯民:早在1961年,莫高窟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要求做到“四有”,即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科学记录档案、有专门管理机构。至20世纪80年代初,敦煌文物研究所已完成“三有”,唯独欠缺“科学记录档案”一项。在通过图片采集建立档案的过程中,发现珍贵壁画有着严重的退化情况,研究人员意识到,为独一无二的敦煌石窟艺术建立能长久保存真实信息的档案是刻不容缓的一件事。经过不断琢磨,时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樊锦诗大胆构想:为敦煌石窟建立数字档案,在文物界首开先河,开始了莫高窟数字化实验。

记者:从设想到实现,“数字敦煌”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苏伯民:“数字敦煌”从最初构想发展到现在,始终处于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发展状态,就是一直在不断丰富、完善、延展。

20世纪80年代末,樊锦诗首次提出“数字敦煌”概念,利用计算机数字化技术永久地、高保真地保存敦煌壁画、彩塑的珍贵资料。后来在原国家科委、国家文物局、原甘肃省科委等各级组织的支持下,敦煌研究院与相关单位实施“敦煌壁画计算机存贮与管理系统研究”“濒危珍贵文物的计算机存贮与再现系统研究”“曙光天演Power PC工作站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等科研课题,为莫高窟数字化突破关键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6年4月,敦煌研究院成立数字中心,主要承担敦煌石窟及相关文物的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工作,并经过持续不断的试验、探索和研究,攻克了如何在复杂洞窟环境中精确地布光、如何针对不同曲率变化的壁画壁面获取高质量的图像、如何控制图像拼接产生的形变等系列技术难题,并最终形成了一整套集合数字影像采集、色彩管理、图像拼接、图像定位纠正和数据存储等的壁画数字化技术和规范。

2014年,数字中心更名为文物数字化研究所,主要承担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的数据采集、加工、存储、传输、交换和展示等方面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

2014年8月,“敦煌艺术走出莫高窟”数字敦煌展在兰州开展,展览首次集中展出数字化成果,让不可移动的敦煌石窟艺术在千里之外得到精彩展示,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2016年5月1日,“数字敦煌”资源库正式上线,敦煌研究院首次通过“互联网+”形式,向全球免费共享敦煌石窟30个精品洞窟的高清数字化图像及全景漫游,这是敦煌数字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全世界观众通过互联网,即可进入古老中国的历史中;人类文明的宝库,在科技的帮助下,也真正实现了永远保存。2017年,又发布了“数字敦煌”英文版。

2014年8月1日,历时4年投资3亿元打造的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投入运营,借助先进的数字技术,4K超高清主题电影《千年莫高》和全球首部展现文化遗产的8K高分辨率球幕电影《梦幻佛宫》上映,为有效实现文物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平衡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2022年6月15日,由敦煌研究院和腾讯成立“腾讯互娱×数字敦煌 文化遗产数字创意技术联合实验室”;2023年4月18日,双方联合打造的全球首个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数字藏经洞”上线。这是敦煌藏经洞发现百年来,首次在虚拟世界以毫米级高精度重现,并以虚拟形式实现了敦煌藏经洞与“漂泊”海外出土文献文物的首度“珠联璧合”。

  记者:“数字敦煌”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包含哪些项目和板块?

苏伯民:的确,“数字敦煌”是一项系统工程。经过多年发展,敦煌石窟数字保护工程形成了一整套关键技术,全球上线“数字敦煌”资源库与“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数字藏经洞”等板块和海量资源。

记者:“数字敦煌”取得了哪些进展和成效?

苏伯民:截至2022年底,完成了敦煌石窟289个洞窟的壁画数字化采集、178个洞窟的图像拼接处理、162个洞窟的全景漫游节目制作、7处大遗址三维重建、45身彩塑的三维重建、5万张历史档案底片的数字化扫描工作,形成了海量的数字化成果。

依托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石窟数字化技术和培训已经推广到全国多个省份,并且为新疆、西藏、河北、山东等9省区市18处文物保护单位提供了数字化技术支撑。

通过不断总结,将学术、技术、艺术融为一体,构建了多元异构的数字文化;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新模式,培育了“数字敦煌”品牌,开创了数字文化新业态。

2019年3月以来,敦煌研究院与华为携手成立文化遗产虚实融合技术实验室,共同探索文物保护科技创新,支撑敦煌研究院数字化成果活化利用。

2021年10月20日,敦煌研究院推出“飞天”专题游览线路,为游客提供虚实融合的全新感受。

2022年,“数字敦煌”入选世界互联网大会“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精品案例”,这是在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网上文化交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网络安全保障、网络空间国际治理五大领域200余项案例中获选的12项案例之一。

以敦煌文化为核心,创新出以文化展销、o2o、IP授权为主的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数字敦煌资源库文化产业模式,包括丰富多彩、深受观众喜爱的各类敦煌文创产品。

特别是,经过近40年的探索和研究,敦煌研究院形成了一整套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关键技术和工作流程,承担了多项省部级课题和项目,并且制定了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4项行业标准。课题《多元异构的敦煌石窟数字化保护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记者:众所周知,“数字敦煌”得到了广泛运用和推广,请重点介绍一下。

苏伯民:“数字敦煌”的运用,随着时代发展和“数字敦煌”技术与内容的不断完善、延伸在不断变化,我们也始终秉持“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宗旨,在再开放、再利用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首先,通过“数字敦煌”,永久地保存敦煌石窟艺术信息,加大敦煌石窟综合保护体系建设,为人类留一个真实完整的莫高窟。

其次,“数字敦煌”资源有效解决了美术工作者临摹工作过程中起稿难、上色难等难点问题,成为临摹工作重要的辅助工具,减轻了临摹工作强度,提高了临摹工作效率。

再次,便捷、高清的海量数字资源,为国内外敦煌学学者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资源,为促进敦煌学走向广阔世界创造了便利条件。

特别是,充分运用“数字敦煌”丰富资源和先进技术,一方面实现“窟外看窟”,减轻洞窟开放压力,有效保护窟内文物、满足游客体验;另一方面,通过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在国内外举办各类不同的数字展览,使深藏在敦煌石窟中的敦煌艺术“活”起来,走出石窟、走出敦煌、走出甘肃、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具有中华民族风格的优秀文化艺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截至目前,已先后在北京、上海、香港、台湾、河北等地及美国、俄罗斯等国举办“数字敦煌”展览30场次。

此外,“数字敦煌”在深入推进国际合作、积极传播中华文化、助力文化强国建设等方面,也展现出独特优势。比如,在已经可随时随地让全世界观众欣赏到敦煌文化的基础上,再分门别类,配上各国语言,让全世界观众更加轻松地欣赏璀璨的敦煌文化,以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相互辉映的人类多元文化。还可通过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结合人工智能等最新技术和方式,再开发一些工具进一步助力敦煌学研究、助力石窟考古、助力文物保护;再创作更多观众喜闻乐见的敦煌作品,更加高效地弘扬敦煌文化;再研发更多适合推广的中华文化节目,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更广更远……总之,“数字敦煌”应用前景广阔,这也是我们未来要不断努力的方向。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