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兰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

来源/ 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作者/ 时间/2023-09-13 09:08:05

原标题:村村有美景 处处皆画卷

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

皋兰县北庄村文化广场一角

“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我们用上了水冲式厕所,农村环境一点也不差,而且空气清新,比城里生活还惬意。”日前,永登县费家湾村四社的张新翠如是说。

记者在该村看到,村文化广场上的人居环境评比一览表里,涵盖了垃圾、厕所、改炕、改灶等方面内容。村民们将自家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村内道路宽敞而整洁,在山峦映衬下,田野里一幅恬静壮美的乡村生态画卷。

 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兑换”和美乡村新颜

今年以来,我市通过扎实有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夏季集中攻坚”行动,拆违乱、治脏源、美家园,全力整治农村闲置废弃危房、危旧围墙和残破建筑,基本消除“视觉贫困”,有效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西固区推行“城乡一体化、区域专业化、垃圾不落地”环卫管理模式;红古区实行市场化运行管护的环卫保洁模式;安宁区、皋兰县各乡镇公共区域内采取政府购买第三方专业服务打包运营模式;七里河区创新建立“公益银行、爱心储蓄一本通”,设立35项加分项清单和26项减分清单,在人居环境中因地制宜推进积分制;永登县龙泉寺镇建立推行“一天一毛钱、环境美十分”和环境卫生红黑榜管理模式;榆中县韦营乡等乡镇以“积分兑换”,让群众在环境整治中“赚”积分,“兑”出美丽乡村新面貌,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参与热情,增强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保洁的环保意识。

全市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6.8万吨,整治乱搭乱建2275处,清理村庄垃圾三堆5303处,清理积存垃圾2.2万吨,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开展清洁行动

  建设宜居家园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红古区平安镇中和村通过开展环境绿化美化工程,先后完成改厕292户,改厨164户,改炕74户,并修建文体活动广场、小游园3处。日前,记者在该村看到,宽阔的村内道路两侧栽植了各类花卉树木,小游园绿意盎然,真实展现了乡土人文之美、生态环境之美、产业兴旺之美、幸福宜居之美。

近年来,我市无论条件好的城郊村,还是条件差的山区村,无论景区周边村,还是道路沿线村,全面铺开村庄清洁行动。重点围绕整治生活垃圾乱扔乱倒、柴草杂物乱堆乱放、线缆和广告牌乱拉乱挂、房墙棚圈乱搭乱建、公共空间和道路乱挤乱占、生活污水乱排乱流、河道砂石乱挖乱采“十四乱”,大力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以清理生活垃圾、河塘沟渠、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长期存在的一些不文明习惯,打造地净、水清、村绿、房美、有序、长效的宜居家园。

据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中,我市持续推动由建设美丽乡村向经营美丽乡村转变,建成了一批以美丽乡村为依托,集休闲观光、农耕展示、民宿体验等为一体的农家乐、采摘园、体验站,使美丽经济日趋壮大。红古区获得省级“清洁村庄示范县”荣誉称号,永登县王家坪村、榆中县冯湾村等村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村”,永登县龙泉寺镇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新增“中国美丽休闲乡村”4个。

开展“厕所革命”

  树立文明新风

小厕所,大民生。农村厕所革命关系农民切身利益,体现现代文明水平,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皋兰县什川镇上车村以改善民生为切入点,先后改造卫生厕所750户。其中电动水冲式厕所365户,彻底解决了农村厕所苍蝇蛆虫滋生,无处放脚脏乱差、环境污染等问题。

我市在推进“厕所革命”中,不搞一刀切,不搞人为整齐划一,而是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强化顶层设计,试验示范引领,严守底线要求,加强质量监管。根据农户意愿和村情实际,在城郊村及城郊污水管网覆盖到的村庄、农村新型社区和重点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村庄,推广使用水冲式等无害化卫生厕所,川区村推广“三格式”“双瓮式”无害化卫生厕所。干旱缺水山区、高寒地区及偏远、分散农户推广改造双坑交替式、堆肥式、单罐一体式卫生旱厕。

  我市为卫生改厕村配套抽污车414辆,抽污泵1176套,将农村公厕纳入村级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确保卫生厕所长期使用、长效管护。截至目前,今年累计建成农村卫生户厕16.4万座,普及率87.8%,“水旱”卫生厕所比例达到6比4。我市将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稳步推进农村户厕改造。通过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务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不断提高农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记者 张万宏 文/图)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