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永萍
光影记录大时代,艺术引领大发展。短片电影创作正成为电影行业一抹靓丽的色彩。
9月20日,短片电影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嘉峪关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影视产业从业者等就新时代短片电影高质量发展作主题演讲,探索短片电影发展路径,推动短片电影艺术创作,同时探讨交流、共谋助推甘肃电影向更高水平发展。
探索创新驱动
推动行业发展
“作为短片领域中的重要平台,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的举办,一方面推动了短片电影本身的发展,另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丝路文化和甘肃本土文化,包括嘉峪关地域文化的发展……”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学部长丁亚平从不同维度向在场嘉宾分享了大视听的媒介逻辑和产业逻辑。
丁亚平说,此次电影展推出了具有众多特点的短片及纪录片等,是“视听+”层次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姚国强根据多年从业经验,为短片电影发展路径建言献策。“建议在中国·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设立‘国际大学生短片电影创拍单元’,可以在该单元中有奖海选征集有关甘肃暨嘉峪关为主题的短片剧本,经过筛选、打磨后投拍。”姚国强建议,可以聘请国内外业界专家担任专业导师,对“青年影人”进行集中电影专业技能培训。
深植文化沃土
滋养短片创作
“在短片电影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如何夯实中华民族文化根基,拓宽民族文化叙事路径是每个创作者和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当下,移动通信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更高速率、更低时延的宽带网络在不断更新,未来短片电影的形式和内容将会出现何种新形态?”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西北大学电影学院院长张阿利深入浅出地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高质量短片电影要深入挖掘民族精神内涵,融汇时代精神,唤起观众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张阿利表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以高质量的创作精品引领短片电影发展方向、形成浓郁的创作氛围,才是真正推动短片电影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王海洲在演讲中表示,深植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作品题材、素材的发掘和主题表达的价值提升,同时,也有助于聚力典型人物的塑造和作品表达技法、技巧的提升,有利于凝练作品的风格和品格,从多方面滋养短片创作。
“短视频和手机正在改变着一切。我们需要重新定义纪录片,使其无限地延展自身。”在探讨“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纪录片”话题时,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徐兆寿说,纪录片应成为思想与实践的艺术创作,而不是简单的记录者,希望更多的导演可以将目光投向甘肃,立足于本土文化,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的优秀纪录片。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海飞从民族志电影百年发展轨迹、短视频时代的表征、当下民族志影像文化书写的指向与核心等维度分享了关于民族志电影与短视频时代的适应、挑战和改变方面的思考和见解。
展望前沿科技
技术赋能创作
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张辉刚在题为《数字赋能:AIGC模式构建短视频生产新格局》的演讲中,以AIGC模式的现状和问题为切入点,分享了AIGC如何赋能新时代短片的创作和价值建构。
“AIGC被认为是驱动数字内容创新的新引擎,它的出现,使短视频的生产格局发生了深刻变革。”张辉刚表示,这种变革不仅体现在制作效率、成本和质量的提高,更体现在对观众个性化需求的满足上。然而,这种新格局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数据隐私、算法争议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在探索和应用AIGC的同时,对其进行审慎的管理和规范,以确保健康推动影视作品创作。在未来,影像化作品的呈现将更加依赖于科技的力量,而AIGC无疑将在这个变革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虚拟制片在拍摄现场通过将摄影—演员—‘拟真’的LED屏幕场景三者进行运动空间结合,为剧组提供了一种‘类实拍’的影片生产制作方式,把‘后期特效’在‘前期拍出’,不再依赖想象,而是将想象前置成现实。”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李天语在题为《虚拟制片:短片电影创作方式的新机遇》的演讲中表示,以往编剧需要在家“脑补”故事片段,现在可以进入影棚找灵感,甚至使用虚拟制片系统提前模拟剧本“编排”,达成剧本思维的“前置化”,编剧创作更加“高效稳定”。
李天语表示,虚拟制片可以解决短片创作中的相关问题。一方面,可以提升可控性,虚拟制片解决了前期筹备环节中的“不可控因素”,以实时预览达成团队的“共识性”,可以解决远程沟通障碍。另一方面,虚拟制片设计的元素是可重复编辑、修改、升级的工程文件,可以达成“可重复利用的数字资产”,提升资源的重复利用性。
“相信我们可以从大电影出发反哺短片创作,拥抱虚拟制片技术,拥抱电影美学的新未来。”李天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