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快说】“卖惨带货”消费同情,破坏市场生态环境

来源/ 每日甘肃网 作者/ 时间/2023-09-21 20:44:07

江德斌

9月,四川省凉山州、攀枝花市的石榴进入成熟季。在短视频平台上,出现了多段催泪短视频:老人向路边车辆推销石榴,但车内人员却将石榴扔到车外,老人默默将石榴捡起,弯腰鞠躬……这些令人心酸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同情。部分细心网友发现石榴被扔到车外的情节基本相同,但卖石榴的老人却不是同一人。相似的情节,不同的版本,是巧合,还是另有隐情?这些热门视频的背后,实则为“卖惨带货”的营销套路。(9月20日封面新闻)

此类融入了贫困、凄惨、滞销等诸多元素的催泪短视频,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产生了巨大的流量效应,不仅打动了万千网友,还卖出了大量的石榴。可是,真相一旦被揭开,又非常不堪,部分营销号用精心编造的剧本,花钱雇当地老人、小孩扮演员,故意扭曲真相,制作“卖惨带货”短视频,达到引流、吸粉、卖货等目的,骗取了网友的眼球,赚到了真金白银。

“卖惨带货”的营销套路并不新鲜,每年都在社交媒体上传播,但又不尽相同,剧本的煽情催泪内核没变,只是产品、演员、剧情等每年都在变化,比如苹果、柑橘、石榴等轮流上阵,都是打着农产品滞销、助农收购、低价甩卖等幌子,欺骗网友的同情心。按理说,“卖惨带货”套路并不复杂,媒体也经常曝光,可因其将拍摄地点选在贫困山区,又雇佣了本地人装扮,网友隔着屏幕很难辨识真伪,不免还是有人上当受骗。

目前,“卖惨带货”的拍摄地集中于凉山州等少数地区,这些也是广为人知的传统贫困山区,所以很容易令人相信。然而,经过持续多年的脱贫致富工作,凉山州等地区的贫困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卖惨带货”短视频里出现的破屋烂房,往往是无人居住的空房,老人、儿童穿的破衣烂衫,也是临时找来的。显然,“卖惨带货”就是虚假宣传、诱导消费,抹黑当地形象,故意用虚假元素误导网友,调动大众情绪,消费粉丝的同情心。

而且,“卖惨带货”属于不公平竞争,以虚假手段欺骗消费者,将流量转化为销量,还可能掺杂着制假售假,破坏了市场生态环境。近日,凉山州公安局破获四川省首例系列“网红经济”乱象专案,某MCN机构孵化多位百万级“网红”,通过短视频虚假宣传,打着助农、推销“大凉山特产”旗号,形成了前端打造人设、孵化网红,中端剧本拍摄、电商运营,末端农产品供应、流量变现的制假售假灰色产业链。

  由此可见,对“卖惨带货”营销套路不能宽恕,需要采取全方位的打击措施,让违法者付出惨重代价。此前,平台要承担管理责任,禁止“卖惨带货”“悲情营销”,不得为其引流,并及时封禁相关账号。市场监管部门要严查“卖惨带货”,立案一批,处理一批,树立典型案例,以儆效尤。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戳破谣言,引导网友不要相信“卖惨带货”,不冲动消费,秉持理性消费购物的原则,就不会上当受骗。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