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金树军
深秋时节,行走在宕昌县理川镇的村庄田间、路边水畔,目之所及皆是美景,洁净平坦的道路,井然有序的院落,花草紧簇的街巷,亭台楼阁相互映衬……一处处清新的乡村小景,勾画出一幅幅“和美乡村”的倩丽画卷!
今年以来,理川镇党委政府坚持从大处着眼,从细处入手,以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为引领,对标找差、补短强特、创新实干、全域整治,让一个个小村庄变了模样,实现了脏乱差到洁净美的“蜕变”。
走进位于理川镇南部的哈竜沟村,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新建成的纳凉亭里坐着几位老人正在兴高采烈地唠嗑。村党支部书记赵合琴介绍,在环境治理方面,村里扎实开展乱推乱放、乱贴乱画、乱搭乱建整治行动,对全村各类生活垃圾、农作物秸秆进行彻底清理,环境卫生有了大的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提升,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农村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在产业发展方面,将大力发展百合产业,劳务输转、中药材种植及食用菌种植,带动群众增收,让群众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在大舍沟村的广场上,一排法治长廊吸人眼球,几位村民正在全神贯注的观看长廊里面图文并茂的法律知识和安全防范知识图片,一同采访的镇人大主席冉晓霞说:“大舍沟村法治长廊里面内容有预防诈骗、传销、电信诈骗、煤气中毒、防溺水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安全知识,法律法规。通过法治长廊普法教育,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推进了法治理川建设。”
理川镇人口体量大,过去治安案件频发。2021年以来,理川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平安创建工作,积极研究、探索、创新平安工作的组织形式、工作机制和工作领域,在宣传、预防、打击、调解、处置突发应急事件等方面探索出了新路子。
突出党建引领,下好乡村治理“全盘棋”。理川镇结合镇情实际,坚持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工作,创新社会治理“五五新模式”。结合全市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全镇成立了镇村民事直说工作机构并制定了方案,在21个村成立了“民事直说委员会”,设立了民事直说议事厅,建立了民事直说微媒体平台,面对面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事”,精准排摸,重点管控。宣传推广“码上扫、马上办”,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畅通渠道,将矛盾纠纷第一时间掌控、化解、处置,切实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细化网格管理,搭建为民解难“连心桥”。理川镇全面推行“三级网格”管理制度,建立以“镇党委+村党支部+网格员+中心户长”管理架构,制定了民事直说网格化管理制度、中心户长工作职责,通过微媒体平台、网格员和中心户长,将群众关心事、揪心事、难办事进行收集调处,做到大事有人管、小事有人办,确保各类民事妥善化解处理。
通过开展“五模范、五示范”评选活动,激励全镇村民形成守法文明、邻里和谐,敬老爱幼、爱岗敬业的良好社会风尚。
在绿园村,跃入眼帘的是移步换景、步步园林、山水相映、宁静自然、如幻似梦,仿佛世外桃源,美不胜收!
据村党支部书记赏士学介绍,以前村里脏乱差现象十分严重,垃圾随地扔,牲畜四处走。对此,村民们怨声载道。为尽快改变村容村貌,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2022年,该村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先后投资1300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整治,新建了村庄入口小游园、戏楼景观节点、村史馆节点、贺龙旧居景观、村委会改造以及村庄道路改造、围墙改造,村庄排水渠维修,房屋立面改造和村庄绿化亮化工程。
乡村振兴不仅要让村庄靓起来,还要让村民富起来,让农民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这样才能守得住乡愁。
为此,绿园村在种植党参、黄芪、当归、大黄等中药材种植和劳务输转等产业的基础上积极挖掘红色旅游资源,打造了“贺龙故居”景点一处。结合红色资源,带动绿色发展,打造了“梨花大道”景点一处。5月,村内1千多株梨树花盛开的时候举办了首届梨花会,前来参会的人山人海,使绿园“浆水梨”名扬省内外,村内农家乐、农家客栈如雨后春笋般异军突起。如今,绿园村正成为周边游客的打卡地。
理川镇苏都村,位于理川镇北部,属于半高山阴湿区。一条水泥硬化的村道直通村庄。近年来,群众通过种植当归、黄芪、党参、大黄等农作物不断增收,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谈起这几年的变化,71岁的村民乔三个自豪地说:“过去,我们住的土胚房,走的是羊肠小道,垃圾乱堆乱放。现在走的是水泥硬化路,住的是砖瓦房,家里冰箱、彩电、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垃圾分类,集中清运,垃圾堆变成小花园,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生活质量一天天在提高。”
理川镇牢固树立环境就是民生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尽可能地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提升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全镇干部职工一步一个脚印,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走深走实,着力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和美乡村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