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白怡涛:母亲河畔的年轻“筏子客”
白怡涛检查羊皮筏子
编者按
年轻人是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有活力、敢创新、能拼搏,他们青春洋溢、不拘一格、百折不挠,他们代表着未来无限种可能。传统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沉淀在历史长河中的金子,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一件瓷器、一个香包、一段舞蹈、一出戏剧,既是我们几千年来审美情趣的体现,也是我们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见证。
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指出:要统筹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着力建设文化强市。文化强市的建设,需要传承,需要挖掘,也需要发扬,更需要创新。年轻手艺人系列采访,将为您讲述一群年轻手艺人创新传承传统技艺的人生故事与心路历程,听他们讲述如何把传统技艺与时尚文化融合起来,把青春与未来等元素捏合到传统技艺之中,并写下他们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一边坚守“工匠精神”一边大胆创新的鲜活故事。
黄河上,翻滚的浪花托起一艘艘羊皮筏子;筏子上,“筏子客”奋力挥动船桨,驶向彼岸。作为甘肃省人民政府2006年首批公布的民俗类别省级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兰州羊皮筏子已有300多年历史。
今年33岁的白怡涛,是黄河兰州段黄河母亲码头的一名“筏子客”。由于从小就生活在黄河岸边,他对羊皮筏子的喜爱,是渗透到骨子里的。
1 童年 与羊皮筏子为伴
白怡涛是一个特别的年轻人,他说,黄河水是流淌在他身上的血液,黄河上的羊皮筏子是陪伴他长大的伙伴,是他生命中注定的牵绊。“我对羊皮筏子的喜爱,源于自己的家庭。我爷爷和舅舅都是‘筏子客’。”白怡涛说,从记事起,自己就与羊皮筏子朝夕相伴,他是一个在羊皮筏子上长大的孩子。
2009年,白怡涛离开了家乡,也离开了陪伴自己长大的羊皮筏子,开始了打工生活。白怡涛告诉记者,十余年的打工生活让他见识了外面的世界,但从未磨灭他对羊皮筏子的深厚感情。多少个夜晚,他都梦回家乡,梦回在羊皮筏子上度过的童年。
2019年,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白怡涛,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发现内心深处依然对羊皮筏子念念不忘。“忘不掉,那就遵循内心的想法,回到黄河边去吧。”白怡涛对自己说。2020年,白怡涛毅然辞掉工作,回到兰州,在黄河母亲码头的羊皮筏子传习所,跟随兰州羊皮筏子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张德宝、第四代传承人张旭等人学习相关技艺,成为一名真正的“筏子客”。
2 青年 母亲河畔的学徒
“看归看,实操是实操。以前跟着爷爷、舅舅耳濡目染,虽然也掌握了一些羊皮筏子的制作、驾驶技巧,但都比较琐碎,没有系统学习。这次选择加入羊皮筏子传习所,就是为了系统性学习兰州羊皮筏子的制作技艺和羊皮筏子、快艇的驾驶技术。”白怡涛说。尽管从小在羊皮筏子上长大,但白怡涛这次还是毅然选择从零开始。从怎么背筏子学起,白怡涛每天早上8点多开始,一直忙到晚上6点多。学会了背筏子,接着学划筏子,白怡涛每天都会在码头附近的河面上汗流浃背地练习如何驾驶羊皮筏子,一练就是一整天,直到膀子累得抬不起来。如此3年,虽然辛苦,也让他获益匪浅。
要想成为一名“筏子客”,光会驾驶羊皮筏子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掌握羊皮筏子的制作和保养技艺。羊皮筏子的制作周期至少需要3个月,制作完成后,还要定期进行灌水灌油灌盐和吹气保养。“保养羊皮,需要用嘴给脱毛后的羊皮里吹气使皮囊膨胀,然后再灌入食盐及清水浸泡,最后灌入胡麻油。”白怡涛说,羊皮的保养很重要,如果保养得当,1张羊皮可以用3年,如果不注重保养,1张羊皮可能1年就坏了。
如今,学习3年多的白怡涛,已经掌握了不少兰州羊皮筏子的驾驶、制作、保养技艺,但白怡涛说这远远不够,要学的还有很多。“可别小看了羊皮筏子,里面有很多值得琢磨的门道,都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白怡涛说。
3 坦言 热爱让自己坚持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现在有很多90后、00后对兰州羊皮筏子感兴趣,但真正想学习兰州羊皮筏子制作技艺和驾驶技艺的人非常少。也有人慕名而来,想拜师学艺,但见到制作羊皮筏子、驾驶羊皮筏子的繁琐、辛苦之后,就放弃了学习的想法。“这门技艺又累又琐碎,还要忍得住脏,一定要真心喜欢并下得了苦,才能坚持下来。”白怡涛坦言,刚开始他的学习动力是热爱,到了后来,更多了一份责任和担当。“父辈们都和羊皮筏子打交道,我有责任为这门技艺的传承和发扬出一份力。”白怡涛说。
说起未来,白怡涛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在熟悉的码头,守着熟悉的羊皮筏子,让更多人认识这一古老的交通工具,了解其独有的文化底蕴,体验其独特的魅力。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申亮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