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定西漳县:“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

来源/ 中国甘肃网-甘肃农民报 作者/ 时间/2023-10-12 08:34:04

原标题:漳县:“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

中国甘肃网10月12日讯 据甘肃农民报报道(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蔡兵义) 随着群众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原来用于生火做饭的庄稼秸秆散落田间地头,一度成为美丽乡村的“生态包袱”。如今,农民的庄稼实现机械化采收,粮草分离后秸秆也变废为宝,成了“绿色财富”。

日前,走进漳县四族镇嘛咪寺村,在麦田里的秸秆打捆机来回穿梭,打碎的金黄秸秆被拢在一起压缩成包从机器里“吐”出来,整齐有序地在麦田中码放成垛,然后联系秸秆收储户回收,一部分会送去有机肥料厂发酵,化作有机肥料,还有一部分会被送往家庭农场用于养牛场饲料,实现了防止环境污染、减少病虫害、丰富牛羊草饲料等多方共赢。

据悉,四族镇种植小麦近10000亩,麦收后的秸秆每亩可打7至9个包,每个包市场价可以卖到15至20元。打包秸秆出售不仅带来了额外的收入,也给从事秸秆打包的农民带来了可观的务工收益。

  近年来,四族镇坚持把农作物秸秆高效利用作为推动草畜产业提质增效、消除农村火灾隐患、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构建了以“养殖场+秸秆综合利用+农户”的草畜一体化全产业链,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等方式,让秸秆走上生态环保、增值增效的全量化利用发展路子,不断推动草畜一体化产业强链延链补链提质增效,让“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