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守住管好“甘肃粮仓” 装满端牢“陇原饭碗”
——我省加快构建高质量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保障体系
省长城粮油储备库有限公司粮食储备库存充裕。
粮食通过传送机进入库房储存。
保管员在党员示范仓扦样。
调运储备物资。
工作人员在搬运救灾物资。
风干高水分玉米作业现场。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历届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储备工作。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自2006年起,解决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重大历史难题。2011年至2022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连续12年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连续多年保持省内粮食产销平衡。
甘肃属国家认定的粮食产销平衡区。新一轮机构改革以来,甘肃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粮食安全及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统筹国家所需、甘肃所能、粮储所为,不断夯实储备实力、保障能力、产业潜力,持续推进保障调控能力、储备管理水平、企业治理效能和全员素质、系统形象、党建质量“六个提升”,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持续向好发展,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保障体系正在形成。
扛起粮食安全责任 强化粮食储备担当
我省虽然实现了粮食总量平衡,但品种结构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口粮品种小麦、稻谷产不足需、缺口较大,自给率为50%左右。为切实保障全省口粮供给,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立足省情粮情,面向省内外两个市场,全力做好“引粮入甘”和储备流通“大文章”。
一是抓好省内收购,守好“自给底”。支持引导各类经营主体,特别是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创新方式、改善服务,积极入市收购,坚决守住守好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一方面保障种粮收益,维护种粮积极性,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和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并重,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精心组织好市场化收购,促进农民增收。加强重点时段、重点环节的粮食购销业务和收购旺季等重点时段业务指导,及时安排组织做好全省夏粮、秋粮收购工作,落实好收购资金、仓容、人员等保障措施,优化收购服务,引导农户适时适价售粮,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另一方面积极掌握粮源,夯实供给基础,鼓励指导粮食企业与本地种粮大户、国有农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对接,大力推广优质粮油订单收购模式,搭起产销桥梁,稳定粮源渠道。
此外,全省各级粮食和物资储备行政管理部门严格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规定,不断完善粮食收购资格备案及备案变更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共有564户企业完成了备案。
二是密切产销合作,扩大“朋友圈”。持续巩固和拓展与黑龙江、吉林、河南、新疆、山东等粮食主产省份和周边省份的产销合作关系,完善合作共赢、利益共享机制。组织省内粮食购销企业参加全国粮食产销协作洽谈,积极拓宽粮源渠道,大力实施“引粮入甘”和“甘粮出省”,每年省外购进小麦、大米等主食品种,销出玉米、马铃薯等富余品种,促进了粮食高效流通,维护了省内粮食品种供需平衡。借助中国粮食交易大会,运用科技手段实现优质粮油展示与交易有机融合、线上线下互通联动,促进粮食产销衔接。
充分发挥武威粮食口岸和兰州物流港等区位优势,积极争取更多国家进口配额,扶持引导重点加工企业和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积极进口澳麦、哈麦等,增加进口量,补充省级储备轮换粮源。
通过“陇上好粮油”新零售体系的建设,提高粮油优质品率,加强优质粮油营销渠道建设,引导农民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满足城乡居民消费升级需求,加快实现粮食供给从解决“吃得饱”到满足“吃得好”的转变。鼓励中小粮食加工企业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鼓励入选“陇上好粮油”的产品持续发挥品牌效益,不断提高优质粮油产品市场供给。深入挖掘和推广具有地方特色的好粮油产品,持续利用好区域性交易会、洽谈会、博览会以及“世界粮食日”等平台开展大范围、高频度、多渠道推介和营销,促进产销深度融合,培育和打造具有甘肃特色的优质粮油产品和品牌。
三是完善储备体系,筑牢“蓄水池”。围绕补短板、强弱项、固强板、扬优势,加快构建与省情粮情相符的地方政府粮食储备体系,进一步健全粮食储备体制机制,充实储备品种和规模,增强地方粮食储备实力。在积极支持各市(州)的市县级粮食储备增储的同时,健全粮食加工企业社会责任储备制度,明确社会责任储备的数量、品种和布局,形成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功能互补、协同高效的新格局,进一步提升粮食储备安全保障能力。
全省各级粮食和物资储备行政管理部门认真落实粮食储备任务,严格落实国家和省里下达的储备规模,优化储备布局、品种和品质结构、管理方式。与2018年底相比,目前我省地方粮食储备规模增幅达32.8%。其中,省级储备规模增幅8.2%、市县级增幅68.8%。2022年,省级储备一等率达到90.36%,比2018年提高30.1%。
增强应急保障能力 提升科学储粮水平
为确保粮食平时备得足、储得好,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省粮食和储备局以现有成品粮油批发市场、骨干应急加工企业、粮食购销企业、粮食物流园区、军粮中心等为依托,建设储备充足、主体多元、协调联动、保障有力的省市县三级应急保障中心,全面提升极端特殊情况下全省粮食保供稳价和应急保障能力,并健全省市县三级一体的粮油价格监测预警体系。
发挥各类储备的功能定位,推进协同运作。在省级储备规模总量、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等方面积极进行优化。2021年在部分指标调整后,新增3家非国有企业承储面粉和小包装食用植物油储备。其中,作为全国小麦粉加工50强企业的甘肃红太阳面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小麦加工能力达60万吨,成为保障省级粮食储备和区域粮食安全的新生力量。
进一步充实粮食应急保障网点数量。全省现有粮油应急供应网点1897个、配送中心145个、加工企业136个、储运企业137个,实现社区、乡镇全覆盖。建立省市县三级粮食应急保障中心103个。其中,省级6个、市级19个、县级78个。兰州、白银、天水、平凉、张掖、陇南等粮食物流产业园区正在建设,一批集流通、仓储、加工、供应等于一体的粮食安全保障力量将陆续发挥作用。
强化地方粮食储备与中央储备协同运作,注重发挥储备吞吐调节作用,切实维护粮食市场平稳有序,确保成品粮油供应不脱销、不断档。结合省级储备轮换,分期分批通过省粮油批发市场竞价拍卖,及时调控省内粮食市场,保障面粉、饲料等粮油经营企业需求。2021年,先后安排两批省级储备小麦就近就地轮出,定向销售给重点应急加工企业,补充应急面粉加工企业所需粮源;2022年,通过地方储备成品粮轮换,及时投放市场成品粮油,有效缓解了阶段性供应紧缺,有力保障了全省粮食市场平稳有序供应。
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发扬“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光荣传统,推动科学储粮,降低粮食损耗。“十三五”期间,借助优质粮食工程项目,在全省建设64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形成了全省粮食产粮大县全覆盖、辐射主要粮食主产区域,依托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向农民提供代清理、代储存、代干燥、代加工、代销售“五代”服务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解决了农户粮食收获后运输、清理、储存等难题。特别在酒泉、张掖、武威、白银等粮食产量集中的地区,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积极开展小麦、玉米订单种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为农户发放6.35万套农户科学储粮仓,相比农户传统的储粮方式减少损失率3%,户均每年减少储粮损失115斤,直接助农增收户均150元,有效改善了农户储粮条件,提高了农户储粮水平,有效防止了粮食损失,实现了“藏粮于民”,成为农民减损增收的“无形良田”。“十四五”期间,继续实施优质粮食工程项目。在全行业倡导实施粮食仓储绿色提升、粮食机械装备提升、粮食节约减损健康消费提升等行动,改善企业储粮基础条件,推动粮食精细化储藏保管,加快新型粮食机械装备应用,提升仓房保质保鲜储存能力和机械化、自动化进出仓技术水平,减少粮食储存环节损失损耗。
夯实物资储备基础 不断提升保障效能
“仓廪实,天下安。”仓不仅仅是指粮仓,还包括物资储备库。2018年机构改革以来,物资储备管理成为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一项新的职责使命。省粮食和储备局与发改、应急等相关部门加强协作,大力推进物资储备体系建设,物资储备基础和物资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实现了“物资储备从少到多、储备设施从小到大、管理制度从散到严、保障能力从弱到强、储备体系从无到有”的五大转变,全省物资储备管理步入了持续向好、协调发展的快车道。
省粮食和储备局不断充实重点领域关键品种储备,科学合理扩大储备规模,安全保障能力有效提升。目前,储备品种涵盖了全省12类储备物资中的7类,储备足额到位,完全可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和市场应急调控需要。
充分利用粮食仓储、管理优势资源,加强储备设施和资源整合优化,探索粮食和物资储备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拓宽项目建设资金筹措渠道,努力争取预算项目,全省由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管理的救灾物资储备库达到94个,基本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应急物资储备设施网络。
同时,编制《甘肃省“十四五”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规划》,明确省市县乡四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目标。联合发改、应急、财政等部门出台肉菜糖盐、成品油储备管理办法和救灾物资回收、报废实施办法,制定省级救灾物资调运应急预案、工作手册和操作规程等,进一步规范了物资储存管理、维护保养、紧急调运、采购招标、回收报废等各环节工作。加快全省一体化应急物资储备信息管理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应急物资管理的规范化、高效化、科学化。通过几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了上下贯通、相互协调的管理体系,为储备物资管理规范、储存安全、调运高效提供了制度保障。
全省物资储备保障效能不断提升,发挥了“压舱石”“稳定器”作用,保障了市场供应,满足了应急保供急需,确保了肉菜市场价格平稳运行。近年来,省救灾物资储备管理中心先后向安徽、河南、陕西、山西4省和省内7个市(州)29个县(区)紧急调运中央救灾物资11批次,向省内14个市(州)和单位紧急调运省级救灾物资40余批次,确保了关键时刻储备物资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
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将继续坚定信心、锚定目标,担当尽责、踔厉奋发,扎实开展“三抓三促”行动,持续推动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持续开展“六个提升”,坚决扛稳保障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为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提供坚强有力的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保障,让“陇原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牢、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