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刚 摄
张 捷 摄
公元前138年,张骞执节西去,凿空千里,开拓了一条伟大的通道——丝绸之路。
2100多年来,从驼队马匹到中欧班列、海运和空中航线,从货物交易到数字贸易……如今,“一带一路”已联通东西、联结南北,成为一条互利共赢的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并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中不断发扬光大,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以心相交、成其久远是“一带一路”倡议从提出到发展为横跨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覆盖全球65%以上国土及人口的全球性发展倡议的“秘钥”所在。十年间,中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与全球分享发展成果,用融合消除地域隔阂,为破解世界共同面临的治理难题提供中国方案,也为酒泉发展带来了更多新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视察甘肃时强调,甘肃最大的机遇在于“一带一路”。这为酒泉市准确认识发展方位和时代坐标指明了前进方向和着力重点。随着“一带一路”深入推进,酒泉市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区域中心城市,入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名单,成为中巴经济走廊上的重要节点。酒泉从西部内陆逐渐走向开放前沿,与丝绸之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加强产业合作、促进文化交流、共谋合作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
党的二十大作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部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酒泉市抢抓“一带一路”这一最大机遇,深度融入全省“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以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为统揽,充分发挥战略通道、文化高地、开放枢纽的作用,走出了一条区域协同、优势互补、协作联动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政策沟通
“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酒泉,占丝绸之路总长的十分之一,是兰州以西、乌鲁木齐以东近2000公里亚欧大通道上区位居中、面积最大的重要节点城市,是中国与亚欧各国能源输送、交通往来、通讯传输的必经之路,肩负着甘肃省向西开放的重要使命。
偏一方而思四海,独一隅而雄九州。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我市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重要节点城市的区位优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坚持政府引导、扩大开放、绿色发展的原则,出台《新时代酒泉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五个制高点”实施方案》等,打造文化、枢纽、技术、信息、生态五个制高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提供了政策指引和行动指南。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共商共建共享文化旅游发展,2023年首届“四省十二城”区域文化旅游联盟大会在敦煌举办,为“一带一路”建设再添新彩。这不仅是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区域合作共赢的生动实践,更是我市打造丝绸之路国际旅游重要枢纽、丝绸之路黄金段文化旅游示范带及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的务实举措。
加强法律制度交流互鉴,推动法治领域人文合作,是增强“一带一路”法治保障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我市积极搭建对外交流平台,自第二届敦煌文博会起,连续承办5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法治合作高端论坛、承办第三届中华司法研究高峰论坛暨法治文化与司法实践研讨会,加强司法沟通,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法治保障。
出口退税审批时间短、资金到账快,是酒泉出口企业对优化“一带一路”税收服务的真切感受。十年来,我市深度开展国际税收工作,通过落实税收红利、加强政策辅导等措施,用贴心服务保障企业畅行“一带一路”,让企业“走出去”更有底气。甘肃西域阳光等企业产品销往欧洲、非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客户中树立了良好声誉。
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酒泉作为甘肃向西开放前沿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加速建设,成为中巴经济走廊上的重要节点;敦煌被确定为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永久会址,搭建起了同丝路沿线国家广泛交流的重要平台。
设施联通
共乘发展快车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设施联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优先领域。十年来,我市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一个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公路南拓北展、联通东西,铁路织密路网、畅通物流,民航通达世界、服务发展,互联互通水平实现质的飞跃,在共同铺就繁荣发展之路的同时,也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
2022年9月20日,G215线马鬃山至桥湾一级公路建成通车,标志着甘肃境内连接G7京新高速和G30连霍高速的一条南北纽带全线贯通,形成了一条“新丝路”运输大通道。
百业兴盛,交通先行。十年来,我市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综合交通运输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交通运输网络更趋完善,周边地区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作用愈发明显。至2022年底,我市公路通车总里程17406公里,交通网络基本形成,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我市铁路营业里程达1730公里,兰新高铁、敦格铁路、敦煌铁路等铁路线在境内设立主要客货运站点20个。敦煌国际航空口岸正式开放,嘉峪关酒泉机场和敦煌莫高国际机场不断开通新航线,初步形成陆空立体化交通网络。
9月28日上午,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种子专列(酒泉—钦州港—意大利热那亚)在酒泉始发开行,满载430吨蔬菜、花卉制种的货运列车经广西钦州港出境,转海运至意大利和荷兰。我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促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班列扩量提质,发挥酒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地理优势,将优势制种产品运往国外。“一带一路”建设让酒泉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地区贸易往来不断扩大,经贸交流与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近年来,我市全面推进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2018年被确定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2022年被列入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确定形成肃州、敦煌两个省级物流节点和金塔、玉门、瓜州3个区域性物流节点网络。通过加快酒泉陆港和敦煌空港及其他县市区的物流枢纽重点项目建设,逐步完善酒泉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目前,我市百余个大型物流企业分布有序,4家枢纽运营主体企业发展成效显著,6000多家物流企业集聚,年货物吞吐量达2000万吨,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和甘肃区域中心城市地位进一步凸显。
今年,实施的《甘肃省省道网规划》涉及酒泉境内公路23条。其中,省级高速公路8条,包括已建的S06线酒嘉绕城、S65线航天城至酒泉、S12线肃北至阿克塞3条高速;普通省道15条,包括S214线额济纳旗(内蒙古)至酒泉、S215线黑鹰山(内蒙古)至二指哈拉(甘青界)、S238线玉门至昌马等线路。至此,我市境内省道网规划总里程4859公里,较2015年版省道网规划规模增长81%。
十年磨一剑,扬帆再起航。依托甘新青蒙四省区交界的区位优势,酒泉正全方位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打通西进、南向国际货运贸易大通道,重点畅通酒泉—钦州港—鹿特丹、酒泉—连云港—鹿特丹、酒泉—天津港—鹿特丹和中欧班列四大国际贸易通道,不断增强设施联通效应,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就,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汇聚酒泉力量。
贸易畅通
筑牢共赢基石
悠悠驼铃传千古。2000多年前,满载货物的驼队踏上丝绸之路,开创了古代中国与亚非欧国家贸易往来的先河。
古丝绸之路见证了“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繁荣。如今的酒泉,中欧班列往来不绝、空港建设稳步推进、“海丝”连着“陆丝”,再次响起丝路贸易的兴盛跫音。
2020年1月,《甘肃(敦煌)国际空港总体规划(2019-2030年)》获省政府批复,敦煌国际空港成为省政府重点打造的三大国际空港之一,对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扩大向西开放具有重要作用。
2022年11月17日,西部陆海新通道(酒泉—钦州港—鹿特丹)铁海国际联运酒泉种子专列在金塔县始发,满载380吨蔬菜、花卉种子的货运列车经广西钦州港出境,转海运至荷兰鹿特丹。
2023年5月26日,敦煌首趟铁海联运敦煌—宁波—曼谷国际货运班列在敦煌铁路西货站发运,打通了继敦煌—老挝—曼谷、敦煌—广西北部湾钦州港—印度尼西亚之后的第3条南向物流通道。
从海上航线到陆上“钢铁驼队”,从四通八达的物流运输网到“空中丝路”……十年间,“一带一路”从愿景变为现实,酒泉市以贸易畅通为保障,创造更多经贸合作新机遇,不断为开放发展增添新动力。
作为甘肃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主战场,连日来,一批风力发电机组正在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加紧生产,即将出口乌兹别克斯坦。承担机组制造的甘肃金风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今年首次向海外整机出口风力发电机组。由于机组体积过大,在出口过程中周转缓慢,给企业造成了困难。
在了解情况后,酒泉海关针对性采取帮扶措施,优化通关流程,压缩通关时间。据酒泉海关负责人介绍,结合我市打造国家重要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业基地的战略规划,酒泉海关推出《酒泉海关优化营商环境14条细化措施》,指导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帮助企业解决进出口通关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从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腹地变身为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酒泉不仅关注“运什么”,还在研究“怎么运”,充分释放“甘货出海”潜力,努力将通道经济转化为贸易活力。
数据显示,2022年我市有全年外贸进出口企业380家,比上年增加51家。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7.7亿元,比上年增长28.7%。
资金融通
锻造发展硬支撑
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西行哈萨克斯坦、南下印度尼西亚,先后创造性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十年来,“一带一路”建设让酒泉与丝路沿线地区贸易往来不断扩大,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显著提高,资金融通作为“五通建设”的重要支撑作用愈加显著,高效支撑起了“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建设。
十年来,我市始终坚持功能性、产业性两个定位,促进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构建与经济产业特点相匹配的特色功能性现代金融体系,努力打造金融业态、金融服务、金融创新、金融生态四大集聚区,成为辐射周边的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
酒泉是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和能源战略通道,已建成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3个百万千瓦级光电基地,境内6条输电通道承担着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使命。中国农业银行酒泉分行紧盯“一带一路”西部能源大通道建设目标,持续加大新能源项目支持力度,为中核集团、三峡集团、国家电投、中国绿发等央企在酒新能源项目和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提供低成本融资支持。2020年以来,对接储备新能源项目48个,对接资金244亿元,累计发放贷款63亿元。
此外,我市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合作,针对柳红铁路、甘肃宝丰新能源等重大项目,以银团贷款、联合授信等方式提供资金支持,助力重大项目顺利建设。聚焦企业经营发展难点、融资痛点、政策传导堵点,在深入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衔接已有各项金融助企措施的基础上,大力实施“融资畅通工程”,鼓励金融机构加大薄弱环节支持力度、拓展创新产品应用广度、提高信贷获得便利度,直接融资取得显著成效。
我市通过组织开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百日攻坚”行动,为全市332家重点项目向上争取信贷额度,提高贷款审批质效,推动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生产经营暂遇困难的企业、行业倾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撑。
今年1月至9月,我市新增各项贷款176.38亿元,是去年同期增量的1.77倍,存贷款增量、增速持续高位运行。至9月底,我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427.34亿元、同比增长7.42%,各项贷款余额1124.52亿元、同比增长17.76%,增速连续17个月保持两位数以上。
十年来,我市全面提升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区域中心城市和“一带一路”建设,切实支持与经济带上重要城市群、产业群在交通、经贸、能源、旅游、文化等领域的合作,积极引导各类资本参与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链创造,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民心相通
谱写和合之美新华章
作为民心相通的桥梁和纽带,文化交流正灵活多样、润物无声地为“一带一路”倡议更加深入人心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酒泉华夏文化艺术节暨边塞文化旅游节、酒泉国际戈壁超级马拉松等节会活动促进了文化产业欣欣向荣、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正在构建的以敦煌为龙头,以玉门石油城、酒泉航天城、瓜州锁阳城等为支撑,积极承接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成果的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也正日益完善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大格局,不断结出社会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累累硕果。
最平凡的烟火折射出“一带一路”实打实的成就。在邀请“一带一路”16个共建国家的驻华使节、9个国际组织代表、中亚国家青年代表等参加的2023“一带一路”美丽乡村国际论坛上,来自16个市州的230余种特色农产品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嘉宾驻足参观,肃州区汉武御酒、金塔肉苁蓉、玉门枸杞、瓜州蜜瓜、敦煌李广杏、肃北县奶制品等“酒泉味道”收获高度赞誉。
能更好解决百姓生存、生活和发展需要的技术是“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必不可少的社会和人文基础,而智力储备和人才培养是夯实这一基础的重要保障。第二届“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西部发展论坛在陆海新通道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联盟副理事长单位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的成功举办,是职业教育响应国家战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具体体现,是职业院校相互借鉴、东西协同提升国际化能力的具体行动。在敦煌举办的“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合作国际文化交流研讨会、知识“一带一路”论坛,为增进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跨文化理解与对话注入新动力。
“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建设创建了一大批平台机制,开展了一系列旨在增进民生福祉的“小而美”项目。从推动中外联合考古到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敦煌研究院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创新型团队在紧密围绕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需求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把研究成果向阿富汗、尼泊尔、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延伸,得到了国内外同行高度认可。
从理念到行动,从愿景到现实,从“大写意”到“工笔画”,我市在全国、全省战略布局中作为生态屏障、能源基地、文化高地、战略通道、开放枢纽的地位愈发凸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成果丰硕。
?? 酒泉融媒记者 王海鹏 王 磊 张 花 范昊帆 张 静 白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