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老兵滕兆福:两次负伤三次荣立三等功

来源/ 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作者/ 时间/2023-10-24 17:52:07

老兵滕兆福:两次负伤 三次荣立三等功

滕兆福敬军礼

滕兆福在朝鲜执行巡查任务

滕兆福,1933年5月18日出生于兰州市榆中县,1950年12月入伍,中共党员;1953年1月入朝作战,三次荣立三等功;1976年4月转业到甘肃省水工机械厂,先后任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兼厂长,1993年退休。

1953年7月27日,历时2年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在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下,中国人民志愿军浴血奋战,和朝鲜人民一道赢得了战争的胜利。1950年12月,就读于兰州市农业学校的滕兆福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12月中专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军7师司令部工兵室任见习参谋,后入朝参战。初次入朝,他协助友军干部成功排除了敌机投下的未爆炸的炸弹,冒着敌机的轰炸穿越封锁线成功运回部队急需的爆破器材。他曾两次负伤,三次荣立三等功。

17岁投笔从戎

入朝参战保家卫国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同年12月,年仅17岁、就读于兰州市农业学校的滕兆福积极报名参军,经过严格的审查后,被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步兵学校深造。由于他学习刻苦,成绩突出,其间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2月,从兰州农业学校中专毕业的滕兆福和全校140名优秀毕业生申请入朝参战。12月下旬的一天晚上,部队从西安乘火车出发,到达安东(今丹东市)休整两天后乘汽车入朝。1953年1月,滕兆福被分配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军7师司令部工兵室任见习参谋。

工兵室的主要职责是保障在作战部队所在地域江河要道上架设桥梁、维修被敌人毁坏的桥梁、负责部队作战时施工物资的供应、建设各级指挥所。滕兆福主要负责敌机轰炸后的作战地域交通要道现场毁坏情况的测量工作,报告测量数据,如需多少土方、多少人力等。那个年代,通信不发达,他只能靠两条腿完成各项任务。

初出茅庐

他和友军干部排除没有爆炸的炸弹

梨木洞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军7师指挥所所在地,师司令部与政治部中间有一条通往前沿阵地的公路,是敌人昼夜轰炸的重点目标。换防前敌机投下的一枚重磅炸弹没有爆炸,倒插在公路边上的炸弹有一人多高,直接威胁到两个机关往返人员和运输车辆的安全。

危险随时可能发生。7师和141师首长研究决定组织人员排除这个“定时炸弹”,141师派出了一名有经验的干部,7师工兵室派出滕兆福,两人一同前去排除炸弹。他们来到距离现场不远处,141师的干部给滕兆福讲解了拆除炸弹的程序和需要的工具,并认真细致地一边操作一边讲解,滕兆福就在一旁协助拆除。大约30分钟后,他们拆除了引信,大家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随后,141师的干部又让滕兆福重新操作了一遍,排弹原理和排雷相似。最后,两人将炸弹中的黄色炸药(TNT)一块一块取了出来。

炸弹拆除后,两人分别向各自师部首长汇报了任务的完成情况。7师工兵室主任表扬了滕兆福,并表示,以后有类似的危险物就由滕兆福来处理。滕兆福当即表示:“没问题,我已经学会排弹了,今后排雷排弹的事交给我,保证完成任务!”

敌机轰炸

他带领车队冲过封锁线

47军后勤部原计划调拨给1军141师一批施工物资和爆破器材,由1军后勤部转交给7师,同时两军移交防务。1953年2月14日傍晚,上级决定由滕兆福和141师工兵室的一位参谋到70公里以外的平壤寺洞接收那批物资。两人只带了一份地图就出发了,由于不了解线路,只能靠地图和向公路沿线的防空哨所一边问一边走。行至晚上11点,两人又饿又累,便借宿在朝鲜老乡家中。老乡非常热情,不但给他们饭吃,还给他们装了两条咸鱼以备第二天充饥。第二天天还未亮,两人继续向平壤寺洞进发,走了20多个小时才找到了47军后勤部驻地。

两军后勤部协调,给7师调拨了4辆车,两辆车装载施工物资,另外两辆车分别装载炸药、雷管和导火索等爆破器材。为了防止敌机白天侦察轰炸,车队晚上零点才出发,预计凌晨4点左右到达。敌机可能侦察到了我军的车队,不间断地轰炸、炮击。但车队不能停,滕兆福带着第一辆车猛冲了过去,后边三辆车迅速跟进,安全到达7师师部,没有任何损失。

坑道被敌人炸毁

他和战友们死里逃生

1953年3月的一天,滕兆福去老秃山执行任务,途经222高地战壕时,敌人的机枪子弹打穿了他的右臂棉衣袖口,幸好没有伤到身体。像这样的险情,随时都会出现。因为敌人为防止我军袭击,昼夜不断地朝我方阵地炮击、扫射,很多战友因此受重伤或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讲到这里,滕兆福老人有些哽咽。

在老秃山激战的同时,梨木洞上空不断飞来炮弹,几排炮弹落在我方阵地,有几位战友负轻伤,弹片将滕兆福的右耳朵和右肩膀炸伤,伤痕至今还在。那个时代,军人充满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把负伤称作挂花。按规定,凡是作战中挂花者发抚恤金18元,但滕兆福自认为伤情不重,没有去领取。

3月中旬,我军夺下老秃山阵地后,7师21团3营7连换防没几天,敌人又反扑过来,每天数架次飞机轰炸,大炮轰击、机枪扫射,对我方的防守人员造成很大威胁。敌人将我方两条坑道口炸毁,干部战士有的负伤、有的牺牲。滕兆福和几位战友被堵在坑道里,因为缺氧,大伙一句话也喊不出来。当时,观察所的观察员和从另一条坑道口爬出来的几位战友,冒着敌人机枪扫射的危险,将坑道口扒开,战士们慢慢地苏醒过来了。脱险后,滕兆福的眼鼻耳嘴到处出血,头部和身上多处被石块砸伤,已经昏迷不醒。志愿军有个战斗口号是“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喊疼痛”,卫生员进行了简单处理后,第二天滕兆福挣扎着回到机关,休养了几天,继续投入战斗,完成上级分配的其他任务。老秃山战斗是抗美援朝战争的一个缩影。1953年10月中旬,国内第三批祖国人民慰问团来到朝鲜。部队首长随手在地上画了个1平方米的圈,慰问团团员在这个圈里竟拾起了360块弹片。望着这些弹片,慰问团的同志们眼睛湿润了。他们说,来到朝鲜前线,来到志愿军曾经浴血奋战的阵地上,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什么是“最可爱的人”。

1953年9月至1954年2月,滕兆福成功完成了14条备战坑道的施工任务,没有发生过一起工伤事故,荣立三等功一次。1954年2月,部队由战备施工转入营房建设阶段,滕兆福负责营建图纸落实、质量监督等工作。从3月开始至8月1日,10栋新营房整整齐齐地建起来了,他再次荣立三等功一次。1954年10月16日,滕兆福从朝鲜回国。1956年1月至1970年间,他担任过中国人民解放军7师营教导员、司令部参谋、政治部秘书科副科长等职。1970年至1976年4月,他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师8团副政委,1974年4月转业到甘肃省水工机械厂,任党委副书记,后任党委书记兼厂长。1986年7月至1989年间,按省委组织部安排,他负责长风电器等多家电子工厂、电子学校的整党工作。

“今年是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我在战场上负过伤,能从战场上活着回来,是幸运的。而且,我有好的工作,子女孝顺,党和国家对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照顾得非常好,退休后我很幸福、很知足!”滕兆福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滕效宏 李庆 文/图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