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茂森
张掖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南依祁连山脉出扁都口与唐番古道交汇,北出正义峡抵达内蒙古大漠,东连武威、兰州,西通酒泉、新疆。张掖是坐落在中国黑河湿地和中国祁连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上的生态文明城市,总面积4.2万平方公里,2020年总人口128.44万人,有汉、回、藏、蒙、裕固族等38个民族。1986年张掖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5年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殊荣。张掖别称甘州,据在境内黑水国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的石斧、兽骨、碳化粟稷等文物证明,早在上古时代人类就在这里过着狩猎、游牧的生活。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郡县,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张掖”郡名。历史上,张掖“三迁州郡治,兴衰一古城”。确切地讲,张掖古城为张掖郡治所,而甘州古城则为甘州府治所,原本是同一座古城,只不过随朝代更迭,名称亦在更换罢了。
西汉前张掖原有一座依黑河而建的古城,在距今张掖市甘州区所在地西北12.5公里处。古城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10公里,为乌孙人的国都(乌者,黑也),当地人称“黑水国”。后被匈奴占据,划疆为小月氏国国都。《天下郡国利病书》引《杜氏通典》记载:“其地系汉时张掖古城”。而两汉时期黑水国古城既未作过郡治所,也未作过府治所,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张掖古城。黑水国古城已成为新石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两次对匈奴发动河西之战大捷,元狩六年(前117年),汉武帝派遣数万军民渡黄河修筑“令居塞(位于今永登县西北)”及以西长城,并从中原迁徙数十万民众定居河西屯田,他们将中原的耕作、建筑技术和先进文化带到河西,开启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东西文化融合。《汉书》记载“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欲“张国臂掖,以通西域”。《汉书·地理志》载:公元前104年,西汉王朝分置酒泉郡与张掖郡,前101年设武威郡,前88年又设敦煌郡,统辖整个河西走廊。张掖郡治所从张义堡迁至张掖县(约今武威市永昌县凉州区东南60公里处),辖东到黄河西至郭下县(今张掖市甘州区所在地)的很大区域。后来随着疆域扩大、军屯民屯管理职能交叉,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下令划分河西四郡辖区,张掖县废,《大清一统志》载:“张掖废县,在武威县南,汉置,属武威郡。”张掖郡郡治所,其时西迁至原匈奴浑邪王的王城觻(lù)得城(今张掖市临泽县昭武村境内),《元和郡县图志》云:“汉觻得县,本匈奴觻得王所居,因以名之。”《杜氏通典》亦云:“觻得城系汉时张掖古城。”
两晋南北朝时期,沮渠蒙逊在张掖建立了北凉国,建都建康(今张掖市高台县西南,俗名“骆驼城”),史称“凉州”。为了与东凉州(今武威市)区别,张掖被称为“西凉州”。东晋北齐废帝三年(554年),因张掖境内甘泉或甘峻山著名,改西凉州为“甘州”而沿袭。隋朝时张掖互市贸易繁荣,隋炀帝杨广派吏部侍郎裴矩,驻守张掖亲自管理互市。裴矩深谙炀帝“经略远方”之志,于隋大业二年(606年)将甘州郭下县改称张掖县,在县治所大兴土木建造新的郡城完工,次年舍弃了甘州府旧而小的觻得城,把府治所迁来张掖县,易甘州之名恢复了张掖郡的历史名称,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张掖郡古城。
唐初改郡为州,以道统州,以州统县,改张掖郡为甘州府,原张掖郡城即为甘州府城。宋、金、辽时期,行政区划为路、州(府)、县三级制,甘肃属陕西路,甘州府改为甘州路,甘州仍为路、府(州)、县三级行政机构的治所。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年),废除行省制设布政使司,改甘肃卫为甘州卫。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明太祖封其庶十四子朱楧就藩甘州。清朝地方行政建制为省、府(直隶州、直隶厅)、县三级,张掖设甘州府。民国元年(1912年),甘肃共设7道,甘凉道治甘、凉二州地界,提督驻甘州。新中国成立后设张掖专区,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张掖专区设立张掖市(地级)。改革开放40年来,张掖的发展突飞猛进,2000年6月17日江泽民同志视察张掖,为张掖题词“再铸金张掖辉煌”,使张掖的“金”字招牌从此驰誉全国。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张掖时强调:“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军的故事,讲好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总书记的殷殷期望,给张掖人民巨大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