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溯源甘肃文化】青铜时代独具特色的寺洼文化

来源/ 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 时间/2023-11-02 11:47:13

原标题:【溯源甘肃文化】

青铜时代独具特色的寺洼文化

特约撰稿人 陶兴华 李彦桃

古代甘肃境内地形复杂,地貌奇特,资源丰富,族群众多,内外交通便利,东西交流密切,这一切造就了甘肃古代文化的繁荣昌盛,也使得甘肃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丰富多彩且地方特色明显的诸多文化类型之中,寺洼文化即是青铜时代甘肃境内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遗存。

寺洼文化的发现与分布

1924年,瑞典著名地质考古学家安特生在甘肃发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化,随后在甘肃中部洮河中上游一带大量发现,在陕西宝鸡一带也有少量发现,因最初发现地在甘肃临洮县衙下集镇寺洼山,遂将其命名为“寺洼文化”。寺洼文化应该是发源于洮河上游地区,随后沿洮河向东发展到甘肃东部泾河上游和陕西西部,向北发展到庄浪葫芦河流域,南边则到达西汉水上游和白龙江流域。新中国考古学先驱夏鼐先生于20世纪40年代较早研究寺洼文化,并将该文化的主人认定为氐羌。许多学者认同夏鼐此说,于是寺洼文化是属于氐羌系统“西戎”的考古遗存便逐渐成为学界共识。寺洼文化的存续年代大致介于公元前1400年至公元前700年之间,约略相当于商代中期到春秋初期。北京大学著名考古学家俞伟超先生认为,齐家文化在西部河湟流域和大通河一带发展出卡约文化,东部至宝鸡、平凉、庆阳一带,发展出寺洼文化。所以,寺洼文化与齐家文化一脉相承。

从目前的考古调查和发掘情况看,寺洼文化主要分布于兰州市以东的甘肃省境内,其分布范围向西不超过兰州一线,向西南到达洮河中上游的临潭、卓尼等县,向东北到达子午岭以西的庆阳、平凉地区,向东南抵达西汉水流域的礼县、西和等地区,向南可达白龙江流域的宕昌、陇南、文县等地。

寺洼文化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分布格局,有学者给出了如下解释:寺洼文化在向东发展的过程中,碰到了来自关中地区周文化势力的强大阻力,所以只能在泾河、渭河上游地区存在和发展,经过与周文化的长期互动交融,寺洼文化在春秋初年趋于消失。在陇东南西汉水流域,寺洼文化也在春秋初年趋于消亡,这或许是因为秦人势力兴盛崛起,寺洼文化族群融入了秦人共同体之中,成为秦文化体系的一种元素。

寺洼文化典型遗址概况

从目前的考古调查和发掘情况看,寺洼文化遗址分布区域较广,西起洮河中上游,东达子午岭西麓,北至甘、宁交界,南抵陇南白龙江流域。目前已经确定属于寺洼文化的遗址有18处,其中包含窑炉大约5处,房址大约20座,墓葬大约460座,灰坑大约700处。这18处遗址有经过考古发掘的,有经过调查的。经过考古发掘的遗址有临洮寺洼山遗址、庄浪川口柳家遗址、庄浪徐家碾遗址、西和栏桥遗址、卓尼大族坪遗址、合水九站遗址、清水李崖遗址、岷县占旗遗址、卓尼县达勿白土梁遗址、临潭县磨沟遗址、平凉市崆峒区安国镇遗址,经过调查发现的遗址有陇南市武都区孙坪遗址、陇南市武都区任家坪遗址、西和县李崖墓群、庄浪县石碑塘墓群、庄浪县瓦窑台墓群、临潭县石旗崖墓群、漳县阳坬遗址。从寺洼文化目前的考古发掘成果来看,并不见聚集性的居址,而墓葬资料却较为丰富。其中经过正式考古发掘的代表性遗址有临洮寺洼山遗址、庄浪徐家碾遗址、合水九站遗址、临潭磨沟遗址、西和栏桥遗址、岷县占旗遗址。

(一)甘肃省临洮县寺洼山遗址

临洮寺洼山遗址,位于临洮县城南约二十公里处的衙下集镇,遗址所在的台地覆盖着较厚的黄土层,大部分区域早已被开垦为梯田,整个遗址被一道名为“鸦沟”的深沟分为东西两部分,所以该遗址又名庙坪鸦沟遗址。遗址的发掘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安特生在1924年进行的考察活动。此次考察发掘了8座墓葬,墓中人骨整体保存情况较差。随葬品有陶罐、铜镯、羊角及石斧等,其中陶器数量最多,每墓1至7件不等,其中2个陶罐在发现时有石片遮盖口部。第二阶段为1945年夏鼐应当时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安排,在寺洼山进行发掘。夏鼐以鸦沟为界,将整个遗址分为A、B两区,A区有马家窑和寺洼两种文化,B区仅为马家窑文化。此次发掘共清理墓葬7座(发掘6座墓葬,清理1座残墓)。第三阶段为1947年考古学家裴文中在甘肃组织的一次大规模野外考察期间对寺洼文化的调查和发掘,此次考察共清理墓葬1座,出土陶器7件。第四阶段为2018年以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织的系统发掘工作,目前探明的遗址面积大约200万平方米,已经发掘面积大约3000平方米,其中包括窑炉5处、房址20座、墓葬120处、灰坑706处。

(二)甘肃省庄浪县徐家碾遗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泾渭工作队于1978年秋季至1979年冬季在泾、渭流域开展考古调查工作期间,用了两个月时间对庄浪徐家碾遗址进行发掘,此次发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针对寺洼文化遗址展开的规模较大、收获较丰的一次考古发掘工作。共发掘104座墓葬。其中发现一座石棺葬,未发现任何随葬品。其中8座墓中发现有殉人现象,有6座墓的殉人被放置在墓主人脚端的壁龛内,有2座墓的殉人埋在墓主人脚端的填土里。有45座墓出土装饰品,质地有石、铜、骨、玛瑙等,主要为耳饰和项饰,饰品多置于棺内墓主右侧。墓葬共出土1531件陶器,其中仅有14件周式陶罐,这表明寺洼族群丧葬传统较少受到周文化影响。墓葬中还出土了戣、戈、矛、镞等青铜兵器,多置于墓主左侧。庄浪徐家碾寺洼文化墓地大致可以分为南北两个墓群,北边墓群在随葬品数量方面明显多于南边墓群,这表明寺洼文化族群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等级分化。

(三)甘肃省西和县栏桥遗址

1974年,甘肃省西和县相关工作者在进行文物普查期间,于该县红旗乡栏桥村附近的西汉水河谷缓坡地带发现了寺洼文化遗址,并采集到了十余件寺洼文化器物。这里山谷较窄,人居面积有限,许多寺洼文化墓葬被压在了后世村庄之下。1982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和西和县文化馆联合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掘9座排列有序、方向大体一致的墓葬,它们依据山势大体排成东西两排,东排为成人墓,西排为小孩墓,排列位置稍有错位。墓葬形制除一座因为被打破而不清楚原状外,其余均为竖穴土坑墓。部分墓有二层台,各墓都不见葬具痕迹。每座墓都有随葬品,数量从13件到55件不等,以陶器为大宗,共出土陶器、铜器、石器200余件。陶器以素面或单色调为主,部分施以彩绘(多为黄、黑色)或有附加堆纹等纹饰。彩绘多施于器物烧成之后,故极易剥落,仅依稀可见。附加堆纹主要见于豆、瓮和个别罐的口沿上。西和栏桥寺洼文化墓葬排列有序,很有可能是一处氏族公共墓地。经过碳十四年代测定和树轮校正,结合其他区域寺洼文化典型器物双马鞍口罐与西周早期陶器共存现象,学界推测栏桥寺洼文化墓地的年代大体相当于商代晚期或西周早期。

(四)甘肃省合水县九站遗址

1958年,文物工作者在庆阳地区合水县蒿嘴铺乡九站村发现了安国式寺洼文化陶器,二十世纪70年代修建兰州到宜川公路时,又在此地发现了大量寺洼文化碎陶片,进一步确定该地为一处寺洼文化遗存。1984年,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与庆阳地区博物馆组成联合工作队,对合水县九站寺洼文化遗址进行了正式考古发掘。共揭露居住址面积75平方米,发掘墓葬82座,获得各类出土遗物900余件。大多数墓葬含有随葬品,陶器居多,还包括少数青铜器、石器、骨器、玉石器和贝壳类产品。九站遗址出土陶器大多为寺洼式陶器,亦有少量周式陶器。周式陶器主要出现在居址中,而在墓葬中极少见到,这体现了寺洼族群的主体文化认同。青铜制品种类有兵器、工具、装饰品等,不见完整铜容器。石器都是磨制而成的斧、凿、纺轮等产品。各类串饰一般都由骨、绿松石、玛瑙、蚌、贝等材质的器物组成,多置于墓主骨架上。

(五)甘肃省临潭县磨沟遗址

磨沟遗址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王旗乡磨沟村西北300米处洮河西南岸的台地上,该地与定西岷县交界,遗址北以洮河为界,东、西、南三面环山,自然地形大致呈马蹄形结构。磨沟遗址总面积约40万平方米,是一处包含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遗存在内的大型遗址群。2008年-2012年期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联合对此地进行发掘,其中共发现寺洼文化墓葬30余座。多数墓葬带有葬具,大多数墓葬含有以陶器为主的随葬品。一些墓葬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多次使用和人骨推挤迹象,这表明磨沟遗址寺洼文化墓葬很大程度上延续了齐家文化磨沟墓地的墓葬形制和葬式葬俗,说明磨沟遗址的寺洼文化和齐家文化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借此可知寺洼文化很可能是在继承齐家文化基础上逐渐衍生形成自身特色的一种文化。

(六)甘肃省岷县占旗遗址

占旗遗址是一处分布于陇中定西市岷县维新乡占旗村洮河东侧台地上的寺洼文化遗址。2008年,为配合九甸峡基础水利建设工程,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此前调查钻探的基础上,对占旗遗址进行了正式发掘。前后共发现各类墓葬66座,另外还发现了10座灰坑、2处房址、2处祭祀遗存和1处灶坑。出土器物包括陶器314件、青铜器59件、石器50件、骨器7件、绿松石和玛瑙饰品6件。随葬器物有陶器、石器、铜器、骨器及装饰品等。陶器多放置在人骨的头部或脚部,有罐、鬲、壶、杯等,数量不一,最多者为15件,以罐居多。石器有斧、纺轮、网坠、戈、刀、铲等,大多磨制精美,且有使用痕迹。铜器则有铜泡、刀、剑、矛、戈、镞、钏及饰品等,其中以铜泡居多,刀、剑、矛和戈等多放置在人体腰部。个别墓葬中寺洼文化与辛店文化器物并存,说明这两种文化很可能是存在一定程度互动交流联系的同域并存文化。有些器物带有较为明显的齐家文化特色,这进一步说明寺洼文化极有可能继承吸收了齐家文化。

寺洼文化的主要特点与地域属性

根据寺洼文化遗址所展示出的文化风格,结合学界既有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将寺洼文化的主要特点总结如下几个方面:

1.寺洼文化陶器的形态,以马鞍形口双耳罐为代表,并与腹耳罐、袋足鬲、单耳杯、鼎形三足器等伴出器并存。

2.寺洼文化生产工具有陶质、铜质、骨质的斧、铲、刀、锥、针、纺轮、砺石、网坠、弹丸等。

3.寺洼文化青铜器主要为武器和装饰品,武器有戣、刀、戈、镞、矛、剑等,装饰品有泡、铃、钏等。

4.寺洼文化墓葬形制流行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葬式有直肢葬、屈肢葬、扰乱葬和火葬等。有些区域葬俗中流行割除手掌、手指、脚趾、上下肢等习俗;另外,随葬铜器、骨器、玉石器等装饰品和马、牛、羊等动物骨骼的习俗也较为流行和普遍。

5.寺洼文化与齐家文化、卡约文化、辛店文化等在时空分布、生产生活方式和丧葬习俗等方面存在密切的渊源联系,与周文化、秦文化也有一定程度的互动交融关系。

6.寺洼文化所在族群具有较为明显的尚武风尚,从丧葬、居址、祭祀等情况看来,寺洼社群已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阶层和贫富分化,但总体处于平稳过渡阶段,尚未达到剧烈动荡变迁的局面。

各遗址区域的寺洼文化大体类同,但也存在一些细小差异。临潭磨沟墓地和岷县占旗墓地都可见齐家文化的影子,尤其是临潭磨沟遗址齐家文化墓葬数量较多,其中的寺洼文化墓葬深受齐家文化影响。合水九站遗址和徐家碾遗址虽然都发现了一些周式陶器,但所占比例较低,表明寺洼文化与周文化虽然有一定联系,但所受周文化影响程度有限。另外,合水九站墓地所反映的葬式葬俗与秦文化墓葬有一定的相似性。虽然寺洼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交流和影响,但在能够体现深层次精神文化认同的丧葬传统方面,寺洼文化依然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自身族群文化认同感。

  从目前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看来,寺洼文化除了极个别部分延伸至陕甘交界处的清水流域和青藏高原东缘以外,其他主体分布于今甘肃境内的洮河、泾河、西汉水和白龙江流域,大体形成陇中核心区和陇东、陇东南两大外围区以及关中西部、川西北两大拓展区。所以,我们基本可以将寺洼文化认定为青铜时代今甘肃境内独具特色的“本土文化”。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