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非遗撷英】敦煌民歌

来源/ 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 时间/2023-11-10 11:33:53

马良宝

敦煌民歌历史悠久。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遗书中,所保存的俚曲小调,就是古代的敦煌民歌,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内容多以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生活为主,语言朴实无华、言简意明,感情热烈真挚、亲切动人,唱出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心声,流传广泛。敦煌遗书中的俚曲小调有《五更转》《十二时》《十二月》《百岁篇》《十恩德》等。而现在传唱的敦煌民歌中也有《五更转》《十二月》,有的虽不叫《五更转》,但唱词的内容都与《五更转》相似,如民歌《跳花墙》《哭五更》等,也是从一更唱到五更。另外,唱十二月的民歌更多,如《闹王哥》《织手巾》《割韭菜》等。由此可见,藏经洞封存了千年的俚曲小调,其实在敦煌民间一直传唱着。

敦煌民歌曲调十分丰富优美,演唱时使用本地方言,易懂易学,易于传唱,有很强的生命力。流传下来的作品主要有《闹王哥》《绣荷包》《等郎君》《送大哥》《放风筝》《担水》等。民歌的题材非常广泛,歌词贴近生活,所叙述的故事生动有趣,流露出真挚感人的情感。敦煌民歌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传唱于民间、发展于民间,是人们在长期劳动生活中所创作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敦煌民歌歌词多以日、时、更为序,遵循生活中的自然规律,反映了人们最淳朴最真挚的思想感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敦煌文化交汇融合的独特地理位置使敦煌民歌具有很强的复合性,有的民歌不仅在敦煌传唱也在整个北方传唱,如《小放牛》《钉缸调》;有的在整个丝路沿线广为传唱,如《放风筝》《织手巾》《刮地风》《对花》《跳花墙》等;也有本地独有的民歌,如《麻母鸡下了白蛋了》《送情人》《月牙泉》等。总体来看,敦煌民歌音韵和谐、铿锵悦耳、粗犷豪放,饱含大西北人民坦荡胸怀的独特个性。敦煌民歌歌词鲜活,简练生动,直率本真地表达了人们内心的真情实感,成为敦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代表项目之一。

  敦煌民歌是勤劳朴实的敦煌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作的,以歌唱爱情为主要题材,也涉及神话故事、历史传说、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为研究千百年来敦煌社会风貌、风土人情、乡俗民规等提供了生动、丰富、详实的资料。如今,敦煌民歌进驻旅游景区,备受中外游客的喜爱。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