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精美绝伦的马家窑类型彩陶纹饰

来源/ 民族日报 作者/ 时间/2023-11-10 11:33:59

彩陶瓶

舞蹈盆

针叶水波纹双耳罐

贝叶平行纹双耳壶

彩陶壶

彩陶钵

彩陶壶

《国宝中的黄河文明》封面

彩陶瓶

●史有勇 李萍

有文字说:“在原始艺术神秘而又极具魅力的领域中,彩陶艺术闪耀着夺目的光彩,彩绘装饰集中反映了中国原始时期陶器艺术所达到的辉煌成就,简洁流畅的造型、多姿多彩的纹样,向人们传递着原始陶艺工匠们赞美生命、追求美感的炽热情感。”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甘肃是黄河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距今8000年的天水秦安大地湾文化、大地湾·老官台文化,与此年代同时期的青海贵南拉乙亥遗址,是新石器时代较早的一种文化。

后来,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既受大地湾文化四期(即石岭下类型)影响、西传、承袭和发展,又受共和盆地黄河南岸拉乙亥遗址文化的影响,使其发展成地域文化,达到诸类彩陶艺术的峰巅,被国内外人士所关注、所仰慕。

马家窑文化以彩陶为代表,其图案之多样、题材之丰富、花纹之精美、构思之灵妙,是史前任何一种远古文化所不可比拟的,丰富多姿的图案构成了典丽、古朴、大器和浑厚的艺术风格,是世界彩陶发展史上无与伦比的奇观,是人类远古先民创造的最灿烂的文化。马家窑文化因1923年首次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村而得名,出现于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其历经了3000多年的发展,有石岭下、马家窑、边家林、半山、马厂等类型。早期主要分布在甘肃中部的黄河、洮水流域和青海东北部湟水流域,中期扩展到河西走廊东部及宁夏南部,晚期则达河西走廊西部,其影响波及南至四川北部、东至陕西西部、北至内蒙古中南部的广大地区。

临夏这块神奇古老的土地是马家窑文化的核心地带,是闻名遐迩的“彩陶之乡”,也是中国原始艺术非常发达、近现代新石器考古发掘最早的地区之一,著名考古学家安特生(瑞典)、夏鼐、裴文中等,先后在此考古并取得重大收获。半山、边家林、齐家等7种文化类型皆在这里发现命名,史前文化星罗棋布,州内共计有829处文物遗址点。

马家窑类型陶器主要有盆、钵、碗、瓶、壶、罐、甑、瓮等。其中盆钵的腹部较浅,口沿齐平或稍外卷。壶、瓶多细颈宽肩,器的最大径在腹上部;尖底瓶,呈喇叭口,器表绘彩绘,瓮敛口高体;陶器大多以泥条盘筑法成型,器表打磨得非常细腻,陶质呈橙黄色,非常光滑;以单一的黑彩描绘,施在器表的局部或全部,有的还施在器物内壁。彩陶比例占到50%以上,有的遗址多达90%。

花纹图案以旋纹为主,动物纹为辅。几何纹有平行条纹、波浪纹、垂弧纹、圆点纹、弧边三角纹、叶状间网纹、菱格网状纹、圆圈纹等。动物纹主要是图案化的蛙纹、鸟纹。其中,最盛行的是漩涡纹、水波纹、同心圆、平行线纹,几乎每一件彩陶上皆有河水翻卷的纹饰,而点、圆、波、旋、线纹组成的水文化图案,精美绚丽,流畅飞动,变化万千,无所不包。

东乡县发掘的马家窑类型林家遗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甘肃省文物考古队、临夏州文化局、东乡县文化馆对大夏河东岸的林家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近3000平方米,发现马家窑时期房屋遗迹27处、制陶窑址3处、灰坑98个。出土骨器、石器、陶器、铜器等文物3000多件,其中各类工具、生活用具2000多件,陶器有早、中、晚三期。早期的陶器有瓶、罐、盆、钵等,瓶多为喇叭口,罐为撇口,盆的口沿外卷,钵为圆唇。彩绘为黑色,明亮如漆,纹饰以旋纹和弧线纹为主,线条粗健、宽厚,并多见带状网格纹,弧形三角圆点、鱼钩形、小齿状三角和大三角纹等。中期地方性特征比较突出。瓶口沿向外翻转,颈部变长;罐的颈部变短,纹饰以弧形并列条纹为主,线条细匀,活泼灵动;晚期陶器数量最多,陶质较粗,主要器形有盆、钵、碗、壶、瓶、罐等,色彩亦发生变化,出现了白彩,纹饰简化、潦草,以旋纹、平行条纹为主,色彩清淡,白彩多为辅助装饰,黑白分明,对比强烈,是晚期的突出特点。

《国宝中的黄河文明》由张得水和武伟主编,书中对马家窑国宝陶器有记述——马家窑文化时期,在中国西北地区出现了以人物舞蹈为主题的多人舞蹈纹图案。目前,这种多人舞蹈盆共发现5件。1973年,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墓地M348出土1件,高14厘米、口径29厘米,底径10厘米;内壁有三组舞蹈纹画面,每组五人,手拉着手,面向一致,头侧各有一斜道,似为发辫,摆向划一;每组外侧两人的一臂画为两道,似示空着两臂舞蹈动作较大、较频繁之意;人身下半部分接地面的两竖道为腿,胯部斜出一短道,似为饰物。

1991年,甘肃武威新华乡磨嘴子遗址出土1件,盆高14厘米,口径29厘米,底径11厘米;内壁绘主体舞蹈纹饰二组,每组九人,手拉着手,挥臂起舞,动作整齐划一,歌声似悠扬于天地之间。

1994年,甘肃会宁头寨乡牛门洞出土1件,盆高13厘米,口径33厘米,底径12厘米,在内壁平行线弦纹上绘有15人,人高8.3—9厘米,分三组,每组5人,头顶饰戴盛装,面皆向右略起扬,上下身均称,尾饰较短,腿跨度稍大,手挽手踏歌。

1995年,青海省同德县宗日墓地M175出土1件,高12.5厘米,口径22.8厘米;盆内两组舞蹈人,一组11人,一组13人,手拉着手,踏地为歌,体态轻盈,动作划一,显示集体洒脱舞姿的画面,仿佛隐隐传递远古音乐的神韵。

而据《国宝中的黄河文明·跄跄济济 连臂踏歌》言:“日本收藏的彩陶盆,从器型来看,应属甘肃东乡林家中期的彩陶器,也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马家窑文化的多人舞蹈盆。”此盆高11.5厘米,口径34厘米,大敞口,弧腹较浅,上腹捏塑鸡冠状器耳一对,平底。器表打磨光滑,黑彩若漆,外腹壁绘有密集的流动水波,其间穿插零星圆点,盆沿绘细密的网格。内壁绘三组舞蹈人纹,每组五人,各组之间绘弧线、弧边三角纹。人物头部为圆形,无发辫,身躯较短粗,肩宽腹瘦,胯部突出一短斜线,四肢纤细,末端略加粗,以表现手足。

人纹舞蹈盆反映了甘青地区舞蹈盆的演变过程。从人纹图案看,除宗日遗址人物、下肢多并拢在一起,不出尾饰,其余4盆皆有或长或短的尾饰;从器型看,盆沿自敞口变为直口再变为微敛口,由宽沿变为窄沿,浅腹变为深腹;人物形象由写实逐渐变得抽象、简化。又从4件出土明确的人纹彩陶盆的分布看,均出现在马家窑类型分布的西部和北部边缘地带,即马家窑类型期农业经济圈与周边采集狩猎经济圈的交融地带,这一地区的人群处于马家窑后期从采集、狩猎转向逐步定居的农业经济,同时说明马家窑类型期是马家窑文化发展的最鼎盛期。舞蹈盆上的画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解读不一。如舞蹈者头部一侧斜向下方的线条,有人认为是羽饰,有人认为是头发或发辫或披发;舞蹈者两腿间的斜向线条,有人说是舞者装饰的兽尾或腹前的佩巾、表现舞者腿部摆动的一种手法等。对于各组两端舞者的分叉形手臂,有人认为是反映空着的双臂舞蹈动作较大而频繁,也有人认为是表示拇指与其余4指分离两侧之意。而最具争议的,则是彩陶盆上所描绘舞蹈场面属什么性质。有观点认为这是原始先民于生产劳动之暇在地头、池边欢乐地手挽手进行的娱乐活动;有观点认为是庆祝农业丰收或祈求生育的舞蹈;亦有人认为以舞蹈式的写实方式直接表现严肃而重要的巫术仪礼。笔者认为,马家窑类型期,天地人观念已经形成,人们崇天地,敬神灵。精美的彩陶舞蹈是一种盛物的礼器。彩陶盆上所绘的舞蹈画面与先民生殖崇拜、采集狩猎、农业生产、祈求风调雨顺、消灾除病等原始宗教祭祀活动有关,是酬天地娱神灵的重要仪式场面。虽然几件彩陶盆上舞者的人数不同,但表现舞蹈的形式却惊人地相似,再现了黄河上游原始先民娱乐踏歌而舞的欢庆场面。这种古老的踏歌活动,历史典籍多有记载。《诗经·序》言“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道出了踏歌之由来。《西京杂记》说:“吹笛击筑,歌上灵之曲,既而相与连臂,踏地为节歌赤凤凰来。”踏歌历经数千年,至今仍可见传承之迹,甘青民族地区流行的锅庄舞,即是踏歌的实物材料。

马家窑彩陶瓮于1950年出土于临夏安集乡三坪,以器形高大,图案精美而闻名全国,被称为“彩陶王”,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瓮高49.3厘米,口径18.4厘米。口平如切,短颈调肩,腹部逐渐下收。口下有4个突角,腹饰对称的环形耳。器外壁以黑色绘三层纹饰。上腹施旋纹间以圆圈点,犹如黄河奔腾,巨澜翻卷;腹下似微风鼓浪,玉珠轻溅。具有流线韵律和强烈的动感。说起彩陶王,还有段故事呢。

新中国成立之初,土匪骚扰,三坪村群众避难黄河沿。1950年下半年,社会治安开始好转,群众开始返村。8月的一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第二天一早,年轻的戚永仁、戚永礼兄弟从河沿窝铺往家里转运东西,走至塬地咀忽见斜坡处有一窝清水,被太阳照得光怪陆离。黄土坪上从不留积水,兄弟俩好生惊奇,止住脚步探其究竟。他们仔细详察,一窝清水好似盛在盆中。惊喜中便卷起袖子,伸手往水窝摸去,水较深,于是挽袖至臂,再向下探去,摸着一个小陶瓮,往上硬拉时,给扳裂了,掏出看时,里面没装什么东西,就随手扔了。立刻又扒去周围泥土,是件高约尺五的黑彩精美的大陶瓮。双耳口沿上有四个突角,于是兄弟俩小心翼翼地将其挖出带回了家,放在上房的板柜上。顿时,见精美绝伦的陶瓮很是亮眼,墨色如新,光彩照人。此后,家里把瓮当馍罐用。说也奇怪,六月天,做了2升小米面馍,放进去,三五天不坏,到了三九天不冻,家里人认为,此物得天地灵气,是个宝贝。闲暇时,戚永仁瞅那繁缛瑰丽的彩陶瓮,觉得图案很完美,很像山下湍急的河水,水急、浪高、漩大,似“阎王砭”、扎地浪前的漩,一圈连着一圈,翻上倒下,水手漩进去,出不来。故老人传笩客子上游离笩上岸、下游接筏的故事。戚永仁眼望着彩陶翁,看着想着、想着看着,越觉得远古先民画的是黄河,那流转的漩涡,像诉说着远古神话、人类的童真。

时间如流,1954年的一天,黄河考古队甘肃分队文物普查员翟光伟来到三坪,见到彩陶瓮很是惊叹,动员戚永仁捐给国家,戚永仁同意了,让翟光伟带走。

离三坪不足10公里下游的水地陈家,于1975年出土了一件马家窑类型彩陶盆,也画着水波、漩涡纹,与彩陶瓮如出一辙。此盆高11厘米,口径29厘米,为泥质红陶,内外施以黑彩。内底核心有阴阳二神物或若太极,搅得深渊旋动,使点线流动的世界有了生命。中心绘以曲线圆点,以圆点定位,线动成形,点线变化中形成旋动的主次结构线,交弛盘旋地构成变幻莫测的图案,外绘弧线和圆点纹,似大浪翻卷,汹涌向前,生生不息,是件难得的精制彩陶盆。此彩陶盆于1984年参加全国出土文物珍品展,1989年又漂洋过海在日本展出,誉满海内外。

  色彩斑斓绚丽的马家窑彩陶纹饰,历经几千年不褪色,依然在岁月的辉光中散发着独特魅力。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