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经验之谈】促农增收的几点做法

来源/ 作者/ 时间/2023-11-14 09:39:04

邓廷涛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必须创新思路、用新办法,依靠市场主体,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嘉峪关主动顺应“三农”工作形势任务变化,按照省委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安排,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着力走出一条促农增收的新路子。

抓产业“不遗余力”。按照省、市发展乡村产业和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要求,持续推进“蔬菜、种业、奶牛、生猪”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狠抓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链建设,实施蔬菜产业园、现代农业物流园、千亩鲜果种植基地建设等现代农业项目,明确绿色有机蔬菜产业链、现代畜牧业产业链、经济林果产业链和都市休闲农业产业链4条分链任务,谋划延链项目,补充骨干企业和合作社。引导农户在保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基础上,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增加蔬菜、制种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进一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抓服务“精准滴灌”。成立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确保粮食稳产增效领导小组,及时及早做好农资农机服务保障和农资调度工作,确保春耕生产农资供应充足。深入开展农业政策宣传和科技培训,大力宣传各类惠农政策及农业相关法律法规。加大良种引进推广力度,引进推广抗病力强、产量高、品质好的粮食优良品种,抓好戈壁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技术服务工作,示范推广瓜菜高垄栽培、穴盘基质育苗、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农业技术。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春播技术服务,指导农户落实田间管理技术,科学合理灌溉施肥,确保粮食稳产增产。成立农机服务工作专班,组织农机作业供需对接,指导农机手对作业机具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保证机具以良好的技术状态投入粮食生产作业,降低粮食生产成本。

抓品牌“严进严出”。打好特色优势牌,培育形成一批具有甘肃特点和市场影响力的农业品牌。积极组织开展绿色食品宣传月、质量月、食品安全宣传周、农产品质量安全主题宣传日活动,大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提高生产经营者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严把投入品源头关,督促种植农户、合作社严格落实农药管理相关规定,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建立健全生产记录档案。持续推进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让农产品合格上市、带证销售。组织企业参加兰洽会、“甘味”农产品推荐、全省特色农产品贸易洽谈会等展会,推广线上线下联动促销,持续扩大“甘味”农产品影响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抓增收“主动出击”。大力发展“节会经济”,持续举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西瓜文化旅游节等乡村旅游文化节会,促进农旅融合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挖掘帮扶单位对接销售农产品潜力,进一步加大帮扶单位直接购买、推介消费农产品力度,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销关系,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扩大特色农产品消费规模,做大特色农产品“订单”,推进本地农产品进机关、进超市、进学校、进食堂。推进“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加快龙头企业引培和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建设种养基地,完善市场营销体系,保证农民增收持续稳定。

抓环境“锦上添花”。秉持几十年如一日抓生态的理念,以“515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为抓手,实施农村道路提升工程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启动架空线规范化治理专项行动,因地制宜开展乡村绿化美化。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持续打好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沟塘、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建好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的“三清一改一建”组合拳。在村一级建立“红黑榜”,每月由各镇对各村进行评比,每季度由市郊区办和市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进行检查打分,激励农民由“要我干净”向“我要干净”转变,建立农村环境建设的有效机制。

作者单位:嘉峪关市委政策研究室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